于丹在“百家讲坛”里的节目是我最不爱看的百家讲坛节目之一。我过去想不出来原因,但就是对她的节目感到莫名的厌烦。昨天晚上和母亲的一番电话里,我突然有了一点明确的感觉,刚才洗澡的时候总结了一下。
我母亲算是半个于丹的fans(也许是全个,但我没见过其他的于丹饭,因此不好说)。首先是于丹的“心得”她几乎都看,还劝我一块看。于丹出了《论语心得》,她在书店看到了就很想买一本,于是最终我们就买了一本。昨天电话里说,之前什么时候她又看到了于丹的书,于是又买了两本,但也没怎么看。我不知道其他于丹的fans会不会在买回于丹的书之后努力研读,不过我猜真正能从头到尾读完的也不多吧。
后来我总结过为什么身边的人只有我不喜欢于丹,结果发现,似乎只有我读过《论语》。初中时教育部推行的“中学生必读文学XX本”时,家里买了全套。其中有一本就是《论语通译》,后来成了我的“厕上”读物之一。那时候我不敢说全部,但我感觉80%的话我都能背的差不多。当然不是按顺序背,而是只要有人起个头,我就能把那一段背诵下来。而里面包含的故事道理则是再清楚不过了。后来看于丹讲的,也无非那样,因此就一点也提不起兴趣来。
相对于“百家讲坛”的其它节目,我就觉得比于丹有意思多了。后来仔细想原因,发现主要是我对他们讲得东西不是很了解。如《三国志》我就没看过,因此觉得易中天还不错;《红楼梦》我也没有读全,因此觉得刘心武说的也有那么些道理。
后来我想到的是,《论语》中的道理就是那么多,就放在那里。其实那些道理在《论语》之外照样看的到。道理有不同的传播方式,而于丹的工作,相当于把道理用《论语》来包装,然后再在观众面前把这层包装给剥开,把道理展现在观众眼前。经过这么一“剥”,原本观众所熟知的道理,则又变得那么“新鲜”了,因此观众觉得从于丹那里学到了新东西。而事实上,“尊师重教”、“民贵君轻”、“平息干戈”的道理我们还不知道吗?只是于丹用《论语》这个你所不了解因而畏惧的东西来狐假虎威罢了。
因此,别人讲的历史与文学我不敢说,但于丹讲的“道理”却是这么回事。我们在看于丹《论语》心得的时候,看的是“于丹心得”而非《论语》。不过于丹的外部形象又适合她去做这个“秀”,她也有这个作秀的能力,而这一点则实在巧妙。因此我觉得,于丹要是想在像我们这种人身上再捞一笔的话,出一本名叫《于丹“于丹‘论语’心得”心得》的书来教给我们怎么作秀,应该会大卖吧。
《我为什么讨厌《于丹 “论语/庄子” 心得》》有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