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这篇文章是今早读杨绛先生《我们仨》的感受,标题是目前心中郁结的文字。另外本文有些许剧透,请有选择性的阅读!
今天早上早醒,打开微信阅读。之前读的一本昨天刚好读完,心中想起了上周和妻女去西西弗书店时,看到的那本杨绛女士的《我们仨》。当时正感慨现在书也更贵了,在里面没见过低于 50 元的书,然后这本书进入我的眼帘,不到 30 元的价格似乎在向我展示老一辈文学家的良心。当时想买下它,因为我从初中起就看到过这书,多次想读总是各种机会错过,后来看微信读书上有,就没有买纸质版。
或许也是与杨绛女士有关,我唯一读过她的文字是《围城》的后记,她以作者夫人的身份,从一个很近的角度,向我们读者补充介绍了作者与这本书相关的信息。其中一点让我们印象深刻,就是虽然这本书成为大家公认的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但钱钟书本人对这小说并不太过在意,多次拒绝别人关于这本书的采访,其中有一次甚至在电话中较为不客气的说“如果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是否会去认识一下下这枚蛋的母鸡呢?”或许是对这一点印象很深刻,因此我也不曾对钱先生一家做过特别的调查。我并非文学专业,对钱先生比较自得的《管锥篇》等大作也没有任何涉猎,唯一知道关于他们本人的故事的书就是这本《我们仨》了。
我在初中阶段,在新华书店挑书的时候,看到书架上的这本书。那时后书不像现在,很多都加了塑封,还可以随意翻阅。我当时出于对他们夫妇的兴趣,也拿起书来翻了翻。没有过多的读其中的文字,否则也不至于对它的了解造成了如此偏差。当时时间有限,我看了看里面的一些照片,包括他们一家三口还有往来书信的照片,得知他们有一个女儿,看了少量文字,了解他们女儿似乎在他们之前去世,最后杨女士写的“剩下我一个人思念念我们仨”的句子也挺让人动容的。因为没有深入阅读,所以我一直以为这本书就是一本回忆录,记述一些他们家的往事,比如我们津津乐道的钱钟书深夜起床拿竹杆帮自家的猫和邻居林徽音家的猫打架的故事。
我在初中班上有个要好的朋友,名叫曹蒙,蒙古族,瘦高个。我俩可以说是对文学有类似的爱好,经常在一起交流因此成为好友。他以文学家为人生目标,日常向这个方向努力,喜欢写一些散文,有时会拿给我看。有一次在作文中写到曾与巴金见面,被我们班主任语文老师叫了出去,课下我问他,他说是一次巴金先生与小作者们见面的活动,我无从考证真假,默认为真了。我记的有一次,似乎已经初中毕业,我在家接到了他的电话,说他刚读完了《我们仨》,给我描述了一下书中的内容,我现在已经全然忘记,也只记得他说到最后“剩下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句话,让他感觉很伤感。这是我人生历史中唯一的对这本书的了解了。
今天早上开读,完全颠覆了我对这本书回忆录的印象,可以说上来就把我晃了一个狠的。一开始写了父亲和女儿的一次游戏,从前面照片里的信中我了解到,钱钟书是一个顽童的性格,常跟女儿开玩笑,因此我也以为这也是一次日常性质父亲逗女儿的记录。里面提到了女儿的鞋被放在了倒放在床上的板凳上,其中一只放了女儿的笔筒,另一只放了扫床的扫帚,还提到了女儿的书包,让我以为是女儿小学阶段的事。之后来了电话,通知 80 多岁的钱钟书第二天 9 点开会,还不准请假,第二天车来接他,司机给钱钟书开了门,等他上了车马上把门关上,似乎生怕杨绛跟着,这一段描写的很诡异,期间透露着不详,整个一副盖世太保前来抓人的样子,让我一度怀疑这是文革时期的故事。后来又说女儿打听到了父亲的住处,带着母亲去探望,结果提到了客栈、小船,越发让人迷惑。微信读书又读者划线评论功能,我从这些评论中才知道,这是在用隐喻的手法写钱钟书住院。我想应该跟我对他们一家人的历史太过不了解的原因,看了好心读者复制过来的内容,得知钱钟书在人生最后两三年是在医院度过的,期间发生了女儿圆圆因为癌症去世的事,也提到了钱瑗的两任丈夫的事,让我多少能看懂了这些文字。总体来说,杨绛写的主任公“我”(是的,读到这里我已经无法把这本书当成回忆录了,我认为它算是一部小说了)每天来船上陪丈夫,按照这里的规定离开后在客栈中做梦梦见女儿,包括女儿住院、隔壁病友夫妇对女儿病情的交流、女婿与女儿婆婆对女儿病情的讨论,都是在梦中体现的,给这一切描写带来了奇幻的色彩。
我想,如果没有读者的评论,我在读的过程中一头雾水,不知道作者写的实际上是两位至亲的离世。但当我到看到写女儿弥留之际灵魂迈者轻快的脚步前来与父母告别,母亲送女儿回去时女儿音容笑貌犹在,下一刻突然散开,“我”扶者树如何心痛,以及有一天怎么也找不到丈夫的船,然后看到有一男一女拿了丈夫船上的东西走,“我”晃晃忽忽的回到了家,但从此这里只是她的客栈这些内容时,我一定会明白作者写的是什么。我是提前知道怎么回事,看里面的文字常被悲伤笼罩,因此无法想象一直被蒙在鼓里直到最后一刻恍然大悟,被巨大的悲伤所冲击是什么感觉,也不好说两者带来的冲突效果哪种更强烈(我猜大概是第二种),但以我目前这种读法,悲伤的感觉已经足够强烈了。
今天早上的时间我读完了书的第一部“我们俩老了”和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第三部标题是“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我看了几行,是讲他们年轻二十几岁时的事,我至此掩卷暂停。一是该起床了,我想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体悟这本书;二是前面写的内容太过悲痛,我也需要一些时间进行消化;三是这本书让我大开眼界,我读到这里已经按耐不住想写文章记录一下了。
读了那么悲痛的情感,把自己抽离出来写我对于文本的感悟,似乎有些过于冷血。不过这本书给我的冲击,让我真正的感觉到了文学的力量。我过去一直以为是回忆录,因此对它也颇为轻视,甚至对杨绛先生也不甚了解,惭愧的说,我是把这本书当成《我的区长父亲》一类的文章对待的,只不过钱钟书比起“区长父亲”的名声差距过大,让这本《我们仨》也“鸡犬升天”。读过之后感觉我大错特错,以我浅薄的认知,杨绛先生就算没有其他的成就,单论这本书就足以让她在文坛占一席之地。单以我读的这一部分来说,不说用了多少比喻、暗喻等修辞手法,单说两位至亲离世的悲痛,就把我能想到的描述力度拔高了很多。作者用开会比喻丈夫住院,还用梦境来展示去对女儿的探望,虚实相生的手法把主人公“我”写的十分迷茫,似乎不到最后一刻都不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总体以平淡的叙述,直到最后暴起发难,只能让我感叹一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对于悲痛的描写,我无法形容,请允许我直接截取一段: 单读这段文字已经足够感受到悲痛与难过了,再结合前面描述他们的场景,怎么不令人感觉到揪心呢?
至于书的第三部,看介绍是一些他们过去的一些故事的记录,比较像我之前想象中回忆录的样子。我现在还没有读到,或许读了之后会另有一番感悟吧。其实他们一家作为相对比较有名的人,一些佚事其实已经被大众得知,杨先生再写一遍往往会有种狗尾续貂的微妙负面的感觉。但是加上前面了部,似乎整书成了一种倒叙的手法,让读者再读后面文字的时候,联想到前面的那种悲痛,真的会有“惘然”的感觉。当然,我并没有读第三部分的内容,这一切不过是我的臆想。
读书的时候,我心中还浮现过一个不大恭敬的想法——杨先生写的时候,是有意为之还是顺其自然呢?也就是说,这写隐喻意义的文字,是她作为作者精巧构思出来的呢,还是脑中自然浮现出来,她执笔写下来的呢?如果是前者,未免有种“吃人血馒头”的感觉,如果是后者,那真是天然的文学家,我辈望尘莫及。我知道这样去想这位老人的确大不敬,只是自然浮现的念头,莫要当真。
《围城》后面杨绛的跋,读起来就很难受,跟小说的幽默氛围完全不搭。可能喜欢上价值观就是她的习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