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读林海草原的一篇文章《广东大学生请假事件分析》,我就文章中提到“社会的戾气”这件事发了一条评论,进而与作者讨论到背后引导社会的“手”。作者发了我他之前写的一篇文章《警惕背后的那只手——读和菜头《重开博客》有感》(后面要提它,简称《警惕》吧),里面对“手”有所讨论,我这篇文章是我进一步的答复。
早上我打开《警惕》这篇文章看了一遍,发现这篇文章我之前读过。文中对互联网、app、博客等的观点我很赞同,不过作者对文章中“手”的讨论我一扫而过,没有深入思考,因为这类话题含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立场性,前者导致它很难被我想得明白,后者导致讨论到最后还是归因于立场,所以我没有敢深入去想这事。
今天重新读了几遍,也是为了写一个答复,我结合当前这篇文章中我们的讨论,重新进行了一番构思。坦率的说,从我之前第一次读到关于“手”的内容时,我本能的想要反对——它并不是我一读之下立马可以共鸣的观点。我认真的分析其中让我不能马上接受的差异,最终总结为关于“手”的定义。
《警惕》中用粗体写了“国内互联网背后有一只‘手’,无时不刻在操纵这一切”,我之前读的时候将“手”当成了政府、互联网平台,总之是站在我们对立面的主体,他们做了这一切,其目的就是让我们可以被更好管理。当然,这是我作为读者的理解,可能与作者的本意存在一定的失真。这种论点总让我感觉有那么个地方不顺,今天多少想明白了,我认为不是某一个或一些主体来操纵了互联网,相反,这是我们自然而然的选择。这也是我理解的“人民史观”的意思。换句话说,“手”其实并不完全是我们的对立面,里面一定还包含着所谓的“集体意识”。就好比我们今天普遍认为,不是希特勒一手造就了纳粹德国,而是那个历史时期全体德国国民选择了纳粹一样。或许没有希特勒德国就不和走向纳粹继而不会引发世界大战?历史不能假设,但我们总体认为大势不可改,社会矛盾不会凭空消除,历史的惯性总会存在的。
看看身边的互联网用户,除了我们比较少数的“顽固分子”,有谁是抗拒短文字、图片和短视频的吗?是有主体有意识的培养了人们这种习惯吗?我持否定观点。我认为人这种生物从天性上讲就是“好逸恶劳”的,可以看短文图片短视频获得娱乐,何苦去嚼那些长文?近期也发生了一些事情引起社会讨论,前有陈梦孙颖莎,后有吴柳芳管晨辰(后者我也想写一篇文章但还没动笔),人们各选一边激烈发言,其中毫无逻辑的论点、流露出来的戾气,读的我也血压升高甚至想开车去撞死他们。从百花齐放的博客时代,到现在的微博抖音小红书,如水之就下,甚至都不需要那些主体进行引导。
这也不是国内互联网圈子的特性。过去我认为外网是一片“桃花园”,现在看来外网也是一个样,工具的多样性并未给他们带来更加秩序性的沟通。看看前几日之美国,大选让人民分了派系,互相指责,连带着媒体也让我们见识到了更多的玩法。你说这种纷争对社会是有益的吗?至少这一届上似乎是比较难体现了。在里面是有哪只“手”在起作用吗?很难想清楚,因为谁会愿意把所在的社会搞成这个样子呢?
总之,以上是我关于“手”的观点的一家之言。毕竟身在此山,说的结论很难说客观。近期网上也有不少的言论多少对我有影响,让我对人性产生了偏悲观的情绪。至于是否需要对“手”警惕,笼统的说是肯定要的——这种事情总归不是让人多么舒服的。但警惕有没有作用,至少我现在看来就像堂吉诃德向风车发起冲锋,扛不过人性呀。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再飞一会儿,再飞一会儿。好,洗洗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