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865 到手也有几天了,这几天使用下来,让我感触良多——我没想到几年的发展之后,Mac 的使用体验竟然会达到如今这个水平。
我第一次详细的了解 Mac,是在一个名叫 OS X Leopard: Apple’s Official Guided Tour 的视频(mov、zip)。这是苹果官方推出的 Leopard 宣传视频,当时 10.5 系统刚刚推出,这个视频中介绍了各种 10.5 系统的新特性。其中一些特性深深的吸引了我,比如 Spotlight,那段时间我对系统搜索比较痴迷,尤其是看了 Nat Friedman 录制的 Beagle 的演示视频后,我就一直想在我自己的电脑上弄上这么一套系统。到后来我在用 Linux 的时候也弄了 Beagle,虽然那时候已经没多少人用了,它本身的效果也不怎么样。后来看了 Spotlight,我突然感觉到一个把搜索功能集成到系统级的操作系统,一定不错。除此之外,还有其它一些比较贴心的功能也很不错,比如从收到的电子邮件里直接提取出约会的日期并自动在日历应用里添加项目,还有通过 iChat 聊天时,可以分享桌面,替对方操作机器等等。这个视频我看了很多遍,每次都看的津津有味,也就是这个视频,让我对 Mac 系统的印象一下子从非常遥远拉近了很多。
后来在留学时,有一天我的室友买回来了一台 2007 年出的 MacBook,他不是学计算机的,有些问题就需要我来解决,我也趁机的亲手试了一下 Mac,有些设计我还是觉得非常贴心的,一改在不了解时的古怪感觉。比如键盘,亲手复制粘贴了几下后,我发现 command+c/v 比 Ctrl+c/v 按起来更加舒服。巧的是我自己的 DELL 笔记本的显卡出了问题,在大陆之外又没有保修,时间还正好是学期末尾,用电脑的重度时期,我的室友就把那台 MacBook 借给我来救急。那段时间我渐渐的开始了解 Mac 系统。从新手开始用起,中间也走了一些弯路,比如写程序不知道有什么好的编辑器,只好买了 TextMate,到后来我知道了 CarbonEmacs 后,我用 TextMate 的次数用十指都能数的出来,不过我的写作课的论文都是用 TextMate 来编辑的 LaTeX,也算是有点用处了。学期结束,我也要买一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这个时候我就考虑要不要买一台 MacBook。Mac 之外的选择是可以跑 Linux 的本子,在用 MacBook 之前我在笔记本上用 Linux 工作了半年左右的时间,感觉也非常好,我还想继续用下去。最后考虑了之后,我还是向 Mac 的方便、完整妥协了,买了开箱即用的 MacBook,一直用到现在。到今天看来,我对 Linux 在桌面领域的发展非常感慨,如果我当时选择了 Linux,当时需要很长时间为兼容性折腾不说,到今天也许会陷入 Linux 桌面上使用不便的苦恼吧。
当时实际上使用了 MacBook 后,我还是有一些失望的,比如说在邮件中自动添加日历项目,我基本上没有用上的时候。更重要的时 Spotlight,我发现它的效率是使用它的一大障碍。我启动它之后,要等上数十秒钟才能够让我搜索,这根本就是违反了桌面搜索的真谛了吗!有了这十多秒钟,我干脆进 Finder 自己去找文件算了。到后来我基本上没有再使用过 Spotlight。还有也是效率问题,是 Dashboard 的。它也特别慢。开始的时候我在里面添加了字典、便签、单位转换这些 widget,但当我启动 Dashboard,它要读一阵子硬盘,然后才能让我输入,这就太让人痛苦了。偏巧我还经常用单位转换来转换汇率,每次都要等这么一段时间,非常难受。到了后来效率问题更加严重了,这次是整个机器的效率问题。我现在印象里刚买回来的时候 MacBook 工作的还是相当流畅的,虽然好像比我的运行 Linux 的 DELL XPS M1330 要慢那么一忽忽,但也是非常流畅的系统了。后来苹果推出了 10.6 Snow Leopard,我用原版的光盘升级后,速度就慢慢的开始降下来了。我后来写了很多苦恼于效率的博客文章,都是在这之后发生的。几年前我的 MacBook 就处于这种状态了,我最后也只能忍了,一直忍到了现在。
这次我买电脑,因为受了效率问题的教训,我比较执着于内存。开始的时候因为考虑价格,我想买 13 寸 MacBook Air 最低的那款配置,觉得 4G 内存应该差不多,后来从网上看了人家的经验,我就渐渐的转向了 8G 内存,实在是吓怕了。当然也有其它的考量,我最后买了 rMBP,这些在我之前的文章中有叙述。
经过了这几天的使用,我发现这台电脑跟我之前的 MacBook 比起来,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感觉真是不能比啊。最明显的其实还是效率,我开始时没有安装 Launchbar,所以用了几次 Spotlight,结果非常让我吃惊。打开后直接就可以让我输入不说,我输入后没一会儿就出现了丰富的结果,还包括我邮箱中上万封的邮件,这效率让我感动的想流泪。
还有其它的一些我一直没发现的改进。比如 Mail 应用,我在刚买来 MacBook 的时候,就用 Mail 来管理我的 Gmail 邮箱。结果不是非常好,出了会在我的邮箱中建立一些新邮箱外,用到后来还会有两者同步不起来的错乱问题。到后来我重装了一次系统,直接就把 Mail 从 Dock 上给拖出去了,宁愿用网页版的也不再用客户端了,到后来我用 Gnus 管理过邮件,感觉也比较好。更换了邮箱地址后,我学会了用归档功能来清空收件夹,而在我的 MacBook 上的 Mail 程序还不支持归档的功能。我用三星手机时就感觉到邮件客户端不支持归档让我非常不习惯。我这台新电脑到货之前,我在 MacBook 上试用了一次邮件功能,结果感觉比较糟糕,设置上的困难就不说了,没有归档功能,而且对话都分散开了,难用。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苹果对 Gmail 这个流行的邮件系统支持的这么差,过去苹果对第三方邮件系统支持的最好的时雅虎邮箱,从它们的宣传视频上就能够看出来。
没想到在 10.9 Mavericks 系统上的 Mail 程序有了很大的改变,Google Apps 账号我从 System Preferences 里的 Internet Accounts 面板里就添加了,然后在 Mail 程序中自己就出现了。不过 Mail 隔了很长时间才开始下载邮件,不管我手动刷新多少次都没用,害我以为没有配置好,还要去 V2EX 发帖询问呢。结果我帖子快编辑完了发现 Mail 开始下载邮件了。这之后就正常了,我发现 Gmail 归档功能可以很好的支持,本地的垃圾过滤邮箱跟 Gmail 自己的 Spam 邮箱也可以很好的配合。当我把归档的按钮拖到工具栏上之后,我发现 Mail 客户端已经基本完美了。
我的那台 MacBook 最高只能支持到 Snow Leopard,所以后来推出的 Lion 和 Moutain Lion 我都没有用过,可能在这当中我也落下了一些东西。这次我才发现原来 Contacts 和 iCal 都可以很好的跟 Google 账户同步了,在过去它们只支持 MobileMe 的。现在这样已经让我觉得非常完美了。
总之,现在这台电脑让我非常满意。我想不光有软件的原因,硬件上的强劲应该也是让电脑运行流畅的重要因素。现在这个样子才让我觉得真正发挥出来 Mac OS X 的威力。
《现在 Mac 的体验更好了》有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