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

拿回我送修的 ThinkPad X250 后,我发现我在送去的时候,才刚安装完 ArchLinux,很多东西都没有来得及配置,一些东西都比较诡异。我当时觉得换个键盘而已,几天就可以完成,结果没想到从 10 月 9 日一直到 11 月 8 日左右,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让再次打开 X250 的我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于是这两天我抽空重新将它配置了一下。最近其实也没有什么时间,重点是今天才开始配置多数东西,我陆陆续续的到了今天晚上才弄得差不多了,当中也有一些收获,当中的“第二次效应”也体现的比较明显。所谓“第二次效应”,是软件工程中的一个说法,大意是你第一次不会把事情做完美,所以你会把你的第一个结果扔掉,在第二次的时候把它做好,因为到那时你已经对这个项目有了宏观的认识,做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

我这次安装 ArchLinux 后,直接安装了 i3 窗口管理器。我觉得它不需要太多的配置,而且管理窗口足够好。安装的时候,回忆我在努力适应 Awesome 的那段日子,觉得 i3 简直是贴心到了极致,几乎不需要配置,就可以很舒服的工作了。不过可能我还没有测试全面,所以话说的太满,结果今天下午我发现了一个让我很难受的地方。

GVim 的程序不知道是怎么写的,在窗口的下方有一块比较厚重的边框,十分难看。如果把字体调大了就更不得了,这个边框就更大了。GVim 的渲染我觉得很不符合直觉,我在设定字体字号的窗口里修改了字号,结果整个 GVim 窗口都收到了影响,按理说窗口是窗口,字号是字号,属于窗口的内容部分,它们应当是互不干涉的,结果这样弄得很不好看,无法单独的把字号调大,而不影响窗口。

ArchWiki 上有个办法可以把这块隐藏,但有副作用。这个区域似乎是为了给横向滚动条准备的,似乎我隐藏了它,就不在有横向滚动条了。而且就像上面说的,我调整了字号,导致窗口的下半部分跑到了屏幕的外面,连提示都看不到了,不好。我又从网上搜到了另外一个办法,修改 GTK-2.0 的配置,改它的底色,让它和窗口内的背景一个颜色,但效果不好,终究这块区域无法显示文字,空着这块也不好看。

到了晚上我想,之所以会这样,应该是 GVim 没有考虑窗口拉大的问题,如果是按照默认大小的窗口,这个问题是不会显现出来的。i3 做不到这个,我又想到了 Awesome,考虑了一下,觉得还是可以换回 Awesome。我之前觉得它的配置麻烦,那是因为刚刚入门的缘故,现在我像只要我不添加一些太复杂的功能,应该问题不大。所以,我安装了 Awesome。进去之后脑子一片空白,连从哪里开始调整配置都忘了,只好去网上看资料,渐渐的才开始回顾起来。

之前我为了想调整 SSD 分区大小,心一横重新分区,结果原先 $HOME 下的东西有些就丢失了,其中就包括 Awesome 的配置。这次相当于重新配置,不过我还没有把上次的知识都忘掉。奇妙的是,在按照我的习惯进行了一些改动之后,我突然觉得 Awesome 很好用,似乎比 i3 还有些更加顺手(毕竟 i3 的方向键是 jkl; 而非 hjkl)。我想这只好归功于“第二次效应”了吧。

按照文档给 Awesome 添加了执行外部程序的函数,加了几个 applet 后,我觉得目前的系统很好了。当然,GVim 的问题也解决了。

发表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