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G 内存的机器要被抛弃了吗?

我对我的电脑的运行效率不满不是一天两天了,其实这台笔记本电脑用到现在,我已经比较习惯了。硬件上来看,这台 2008 年 4 月份买的 MacBook 到今天来说还比较正常。除了手腕托板的右下角掉了一块外,就是电池已经将近寿终正寝了。除了充满电量后只能坚持十分钟外,电池本身也发生了膨胀,本来电池的外壳是跟电脑的地板严格合缝的,现在已经突出来有三毫米了。

说起来我本来都觉得人类已经解决了记忆效应问题的,可惜事与愿违。普通人们到今天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观念,比方说新买的电器第一次要先充满电、充满多少个小时、还是不用管它都没有一个定下来,广泛推广的标准。第一次充满一定的小时数,这是我母亲经常给我灌输的理念;把电充满这种说法我记不清是从哪里看的了;可是我们经常接触的电器,比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它们在刚开封的时候电池并不是空的。这说明厂商在发货前已经给电池充了一定的电量了,那么这个“第一次充电”的说法,应该不适用了吧?反正我的手机、iPod 什么的都是直接用,不管电池这一块。因为如果我们还像 20 年前那样像对待传家宝一样来对待电器,那电器也就失去了它们的意义了。

之前看到一篇关于锂电池的文章,说正确的充电方式是不把电耗光,不把电充满,维持一个不上不下的状态。至于有没有确切的证据,我就不清楚了。不过,以我的手机来说,电量低于 14% 报警后我一般就会给它充电,一直到充满为止。这跟目前智能手机的耗电量也有关,每天都要充电,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另外,我记得中国在推行数字机的时候就开始用锂离子电池了,到今天我们用的还是锂电池,这之间已经过了有至少 15 年了。我觉得我们应该也要有更新的技术了吧。之前我在国内家里有一台 DELL 笔记本电脑,它的电池也是锂电池,用了几年后充满电时后只能坚持不到五分钟;我这台 MacBook 也是用的锂电池,到现在也不行了。这让我对锂电池技术没什么信心了,之前可是听说锂电池没有记忆效应啊。

至于内存,我在出国前买电脑的时候,觉得 2G 就了不得了。我出国前买了一台 DELL 笔记本电脑,内存就是 2G 的,在那时算是高端配置了。在这台电脑之前,家里用的 IBM 笔记本的内存是 512M 的,我们也没有觉得多么的卡。没想到几年过去,内存的容量也没有更新的太夸张,不过是翻了一到两番。想想看,从 2G 到 4G 的差别,能有从 512M 到 2G 大?

不过,明明觉得这么大的内存,为什么我用起来经常会卡死呢?我的经验是跟软件有关系。

我现在用的浏览器是 Google Chrome,其实不管我是用 Firefox 还是 Safari,它们都一样的占内存。有时我只是开了浏览器,浏览几次网页,内存占用量就上去了。现在浏览器成了我电脑上的第一耗内存大户,我都有些怀疑那些只有 2G 内存的上网本要怎么样,它们不也是只启动一个浏览器吗?

Chrome 浏览器是分进程的。从 Activity Monitor 里能看到一大堆的 Google Chrome Renderer 的进程,它们占据了很大的内存,有的时候有一两个这种进程,它们的内存占用比 Google Chrome 主进程占据的都多。好在 Chrome 分进程,我经常在 Activity Monitor 里杀死占用内存过多的进程,它们有的时候能达到 400M,把空闲内存的量压倒 8M,杀死一个进程后,整个系统马上变流畅了。开始时我让 Activity Monitor 按照 CPU 占用的比例来排列进程,后来我变成了让它按照内存占用来排序,真是讽刺。

我常常想,图形化的浏览器的代码量很大,但内存管理方面应该不用太复杂吧。简单粗暴的在关闭标签时回收全部的内存,我就不相信还会有这样的问题。结果我现在在 Chrome 里关闭一个标签,内存竟然不释放,也许是为了重新开启网页的时候考量。我怀疑如果内存不经常释放,那么就算是在 4G 或 8G 大内存的机器上,应该也会有内存被占满的情况吧。

除了浏览器之外,现在网页的编写也越来越大胆了。在过去我们总是想尽量的压缩网页,把运算放在远程,我们常说“瘦客户端”。我想现在“瘦客户端”这个名词应该不经常用了吧,充斥了大量 JavaScript 代码的网页还算什么瘦?我过去从来没想过一个正常的网页会把整个系统拖垮,结果没想到现在我开一个 Google Plus 电脑立马就慢下来,导致我不敢在电脑上上 G+。

《2G 内存的机器要被抛弃了吗?》有4条评论

  1. 2007年的thinkpad 2G,现在升级到4G,不过实际能用的就3G。换了SSD。 感觉把这台老电脑扩充到极限了,仍然觉得卡。。主要就是在操作网页的时候

    回复

发表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