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单了适马 35 1.4 Art

趁着还不到晚上 11 点,我从京东上下单了适马的 35 1.4 Art 镜头。这个头我是近一周才考虑购买的,原本想着要买一个 35 的头,不过当时没有考虑适马,想的是尼康原厂的。我之前在用索尼微单的时候,买过一个索蔡的 35 1.4,非常喜欢这个视角。后来换门尼康的时候和机身一并出掉了。买尼康 D850 后感觉花费挺大,当时先买了尼康 50 1.8G 标头,再买了腾龙的 24-70 二代,那时感觉自己要先收手,不然经济上支撑不住。现在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时期,于是经过了不短时间的思考与权衡,我今天终于下单了。其实买一个镜头没什么值得说的,写这篇文章是记录了这次买这款镜头背后的思考。

年前有一次,我在家给姑娘拍了一组连拍。我让姑娘站在墙边上蹦蹦跳跳,我用 D850 的低速连拍模式拍摄,镜头是腾龙的 24-70 二代。我本来以为这是水到渠成的很自然的事情,但令我吃惊的是拍出来的照片糊了大半,当时的拍摄环境不差,光线良好,背景是白墙,人在前面非常鲜明,这让我感觉非常的沮丧。我之前用索尼 A7R2 的时候,带着去了一次日本。我们到达神户的那天下午,我带着姑娘在酒店餐厅外面的平台上玩,姑娘那时挺高兴,在那里一边蹦蹦跳跳一边拍手,当时我相机上挂的就是索尼的 Distagon 35mm 1.4 镜头,切换到连拍模式拍了几组照片,效果都非常好。这次我换了相机,怎么就成了这样的效果了呢?

我把问题归结到 D850 的超高像素和没有机身防抖上,因此那一瞬间特别怀念我卖掉的 A7R2。然后这个时期,A7M3被评为了 2018 年度相机,综合素质非常出色。好的是 2420 万像素的拍出的照片体积也小,我用电脑上处理 D850 拍出的照片时明显感觉更加缓慢一些。然后索尼的视频拍摄功能远不是 D850 那种残废能比的。更重要的是,之前用 A7R2 时困扰我的电量问题,也在 A7 第三代产品线得到了全面的解决提升。我盘算了一下,把 D850 卖掉,然后再买 A7M3 或 A7R3,应该都能多回一点现金,从经济上也可以接受。

我对 D850 还有一项重大不满是它太重了。之前拿在手里还没有太大感觉,但 2018 年中秋节期间,我休假去了香港。那次没有带姑娘一起,因此我有更多的机会拍照。我临行前刚收到 Peak Design 的 Capture,把它安装在了 Peak Design Everyday Backpack 20L 的左边背带上。我感觉这样子应该可以比较轻松的携带相机了吧?结果第一天下来就感觉不秒,一直坚持到第三天,我左边肩膀被摩的简直让我想哭,那次就让我对 D850 怕了,回了后都没有怎么去拿它拍照。索尼的微单比单反自然要轻一些。

但有一点让我有些犹豫,那就是我的心结。我在 2018 年 5 月 24 日下单了尼康 D850,当时心中的一个念头就是单反相机的用电模式真好,不用关机也能有几天的电量,正是我想用的。再一个是我之前一次去香港迪士尼的时候,晚上看睡美人城堡的焰火演出时,拍照速度让我感觉实在是迟钝,当时心想要是相机能更利索一些该有多好,于是从那时就盯上了单反。后来 D850 推出,我那时刚去日本度假回来,立刻去了青州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考试。晚自习的时候,我学习累了就看 D850 的种种评测以及相关新闻。结果越看越心动,结果到了考完试一个月后,我等价格合适了,就下单买了。当时已经有种论调,微单已经是未来的趋势,单反必将被微单取代。不过那个时候一些论坛上,单反的拥护着还更多,还没有那么多人换门到微单阵营,因此当时买单反,并不像现在买单反的,有种 49 年加入国民党的那种感觉。但是,我的 A7R2,才刚卖了没多久啊!D850 到了后,我就把我过去的摄影器材全出了。A7R2 出的还顺利些,手里的 55/1.8 也很顺利,问题是我最喜欢的 35/1.4,竟然在闲鱼上长时间无人问津。在我卖出去一次后,买家又嫌镜头上有坏点,又退了回来。那段时间可真是让我等的心焦。我有一次和买家交流,问为什么这么好的镜头怎么没多少人问呢?他说因为适马的 35 1.4 也推出了。我当时没用过适马,心想副厂镜头何德何能和主厂竞争。总之,这个我最爱的 35/1.4 是我最后卖出去的器材。结果刚过了大半年,我又想要把它买回来了,实在是不甘心。

当然,我再买 35 焦段的镜头,也不一定要买同款了嘛。我在卖 A7R2 的时候,实在是没有想到有一天索尼 FE 卡口也能有这么多丰富的镜头。适马、腾龙推出了原生 FE 卡口的镜头,前段时间腾龙 28-75 简直在 YouTube 上占据了摄影主题的全版面,而且福伦达也推出了原生 FE 卡口的手动镜头,小巧、复古,让我太心动了。我原本在持有 A7R2 的时候就考虑过买一些 ZM 卡口的手动头,用天工等转接环安到 A7R2 上用,保持系统的小巧,后来没有实施。现在这些镜头看的我是眼花缭乱,更别提索尼原厂也推出了很多好镜头,让我心中那股后悔的劲直泛滥啊!

然后我还考虑了富士。2018 年,富士 X-T3 相机获得了非常高的评价。过去非全画幅的相机我是不考虑的,现在看到 X-T3 获得了那么高的评价,让我也很心动。富士的外观对我无所谓,因为它毕竟不是徕卡,既然不是徕卡,那就做成尼康的那种好了。X-T3 的外观就是普通微单,我并不感兴趣。而且,上面的三个拨盘,是否真像人们说的那么好用,我心中还有疑问。富士的镜头相对价格较低,这是吸引我的地方。而且 X-T3 机身的价格也相对较低,一度让我非常非常心动——既然人们都说它好,那我试一试又何妨?不过让我犹豫的是 X-T3 没有机身防抖,而且它本身的电池也不是特别牛。

基于以上考量,我下单适马 35mm f1.4 ART 镜头就非常犹豫。首先镜头本身方面,我原本考虑的是尼康原厂的 35/1.8G,不过过去用的是 1.4 光圈,现在降级到了 1.8,心里也不大甘心。而尼康的 35/1.4G 的价格又上万了,虽然比起索尼的 35/1.4ZA 的 9600 元也多不了几百,但超过了万元大关还是很有冲击的,于是排除。然后当前适马 ART 系列的口碑也很不错,过去我对跑焦这一点很担心,后来我仔细学习了调焦底座的用法后,对自己调焦也有了一点信心了,因此就决定买这一款镜头。

更严重的考量是在相机机身上。我当前拥有的镜头有两个:尼康原厂的 50/1.8G,以及腾龙的 24-70 二代。如果我要换门到索尼,或者富士,那么现在就是最后的时机了吧。一旦我买了第三个镜头,我想我自己也不大愿意再费那个功夫去出我当前的器材了吧。于是我在 Bear 里面列了一个表,主要是尼康和索尼系统的对比。我列出了机身本身的价格,以及我想要拥有的镜头,然后找出他们的价格和重量,然后对比。这是上个周末的事情了。

经过这几天的考虑,我心中的天平又倾向了尼康 D850。首先,再看看别人的评价,D850 的的确确是一款优秀的机器。我对这个机身本身的功能都没有用全,就这么出了感觉太浮躁。这几天,我又找出了从 Steve Perry 那里买的《尼康自动对焦系统的奥秘》这本书,又听了一遍 Tony Northup 的尼康 D850 教程,还看了影像新势力频道春卷老师用 D850 在香港拍摄的一系列共 10 期的小视频,也学到了很多知识。这两天重新鼓起勇气,拿起 D850 每天拍摄,渐渐的又找回了手感,重新有了些心得。而之前考虑过的索尼和富士,又各有一些不足:A7M3 的 EVF 和显示屏被很多人诟病;X-T3 没有机身防抖且电池一般。

经过这一次考量,我最终下定决心,下单了适马 35mm 1.4 ART,暂时还是留在单反阵营。至于 D850 的缺点,先克服吧。一是我平时很少用相机拍视频,在用 A7R2 的时候就没大拍过,总是还没有入门。二是关于重这一方面,还是加强锻炼吧。

发表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