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日读到了一篇文章,讲了在 Linux 下面的 5 款笔记应用。其中第一个就介绍了 Joplin,软件的截图一下子吸引了我。于是我下载安装了一下,并在上面记录每日笔记。
每日笔记的事情我忘了是从哪里看的了,很有可能是赵赛坡发来的邮件订阅。我特别希望有一个这样的每日笔记,记录下来每天发生的事情,完成的工作,读到的内容,以及心中的思考。之前有过几段实践的经历,但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坚持下去。最早我因为一直在用 Day One 写日记,就在里面建一个日记本,设置了一个每日记录的模板,来让自己填写今天完成的事情、思考、明天计划要做的事情等等。之后因为它不跨平台,至少在 Linux 下面不能用,于是我找用开了当时比较火的 Obsidian,并且为了顺利同步手机还买了一年的同步会员。后来感觉还是不大方便,最终也没有坚持。Notion 有些人用的风生水起,可我一直也不大习惯,坚持时间更短。Logseq 也短时间尝试过,也没有坚持用下去。我在办公室里还放了一个 A5 大小的 Filofax 活页本,专门用来记录每天的工作,这样等每周一写工作总结的时候方便回忆。但有的时候偷懒,没有及时写,就导致写总结的时候抓头皮了,尴尬。
我看到 Joplin 之后,去网上调查了一番,说是功能很全面,只是界面不是很美观。我实际尝试过程中,对软件总体还算满意。特别是两点,一是支持 WebDav 同步,这样可以方便的使用坚果云来完成数据的同步;二是支持端到端加密,这样更有一份安全保障。于是从 9 月 5 日开始,我开始记录当天发生的事情,然后是 9 月 6 日。等到昨天 9 月 7 日,我感觉就已经不是很想记了,今天更是可以的让自己没有记录。
原因是我更加希望每一个记录都是一个完整的节点,包括记录的时间等等。我现在在用并且比较喜欢用的是 Org Capture。自从我配置好了 Capture 模板,我就用它来记录各种事情。我分了四个文件,分别记录个人生活、个人 todo、工作记录、以及工作 todo。现在总结发现,todo 方面我还没有习惯使用,毕竟我也在用 Todoist,操作起来应该更加方便。Org Capture 可以把每一条记录都记上标准的时间,并且按照年、月、日的架构进行缩进整理。去年下半年开始使用的文件我已经保存在了 2021 年的目录下面,2022 年启用了新的目录,也不会造成干扰。当看到满满的记录,那种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Org-mode 也不总是完美,最大的问题是手机端怎么用,我还没有研究透彻。iPhone 上有 beorg 和 MobileOrg 两个应用,我算刚刚弄好了 Webdav 的配置,让他们可以同步,但在新增记录的时候怎么按照模板添加当前的时间,这一点还没有搞明白,总之感觉复杂度不亚于学 Emacs。
所以目前,我还是在犹豫,到底要用什么来做日常记录。或者用回 Day One,把没个记录都当作一篇日记,一天来好几个,虽然感觉散一点,但也不失为一种手段。或者坚持使用 Joplin,研究一下有没有模板一类的东西。org-mode 在手机上使用,我感觉应该还有挺长的路要探索。或者要不要试一下 TiddlyWiki 呢?
友情提醒,Joplin 官方提醒过不建议使用坚果云 WebDAV。
具体为:坚果云对同一文件夹内的文件采取分页传输的机制,导致 Joplin 一次不能获取全部文件列表,认为有些文件在服务器端不存在,即该文件应该被删除,Joplin 就会删除本地对应的内容。直接的表现就是当笔记达到一定数量后用坚果云 WebDAV 同步就会出现频繁的丢笔记现象。
记日记我最终选择了一个单独的应用 Diarium,买断制,全平台支持,很好用。
感谢提醒。另外问一句是所有 WebDAV 都不建议还是只是不建议用坚果云家的?目前在国内好像没有很好用的 WebDAV 服务。
Diarium 我之前有印象,也一度调查过,现在也记不情当时没有选它的原因了。目前在用格志+flomo,虽然从模式上不是我特别想要的。有时间我再调查一下 Diarium 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