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个预防,本文中含有我心中的民族主义情绪,也有一些我这些天心中积攒的不满,字里行间可能不会招一些人喜欢。
起因
几周前的一个周五,我和妻子吃坐在电视机前吃盒马生鲜买的小龙虾,妻子请我打开了电视机,她在手机上投屏了一个马东主持的娱乐节目。我之前没怎么听过,看名字叫《喜人奇妙夜》。看了一下我感觉应该和《欢乐喜剧人》差不多的性质,其他的一概不了解。一开始我没什么跟踪节目的兴致,后来边听边看,看完了第一个作品《熬人奇妙夜》之后我产生了兴趣,加上里面参加演出的有我之前就知道的刘旸,所以我就这样看了下去。看的过程中我得知这个节目是刚开始播,我算是比较早的观众了。
因为是网络节目,时间比较充沛,因此一个个节目看得比较过瘾。每一期分了上下集,我现在有些记不清前两集我是怎么看完的了,第三和第四集分别是前天和上个周五晚上看完了的。从上个周五看完了第三期,我不满足于在微薄上看演员们发表的内容和在知乎上看大家对节目的评价,心想刘旸会不会在《无聊斋》播客中说一些参赛的经历呢?于是我在小宇宙上对它进行了搜索,找到了一些探讨它的节目。我选了一些 shownotes 写的比较完整的听了一些。这些人的讨论观点,有些给我提供了不同的思路,有些让我感觉想阴阳怪气,加上这些天知乎上评论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让我有些情绪不吐不快,于是把想到的一些点积累起来,写成这一篇文章。下面分段展开。
我无意对每个节目和每个选手逐一点评,但有些印象深刻或者我的想法和其他人争议比较大的,我会写一写。
马东
之前听说他的时候,对他的印象就是马季的儿子,长相与其父有神韵上的相似之处,其他的点都不了解。对他有比较直观的印象,是《奇葩说》。关于《奇葩说》,我也曾经想说一说,后来想也没啥意思就算了。这次《喜人奇妙夜》在马东这个角度上面给了我相同的印象,我想有必要点一下。
马东做的《奇葩说》,一开始我会说是一个电视辩论节目,后来每当我用辩论赛的视角去观看的时候,就会觉得浑身不得劲。到后来几季我说它是以辩论为基底的娱乐节目,然后到最后我拒绝承认它与辩论赛的关系,认为它就是纯粹一档的娱乐节目,这样我觉得自己会少上些火。《喜人奇妙夜》也有类似的感觉,你说它是纯粹的小品、喜剧节目吗?给我的感觉终极目的还是娱乐。至于你作为基底的东西是否成立,我感觉马东不会关心。
另外一个马东节目的特色,就是光明正大的念广告。我不确定是不是这几年没看电视落伍了,过去我以为广告应该植入,或者用一些跟节目相关的东西自然顺滑的引入,结果到了马东这里似乎开创了一种新的模式——我明摆着告诉你,我节目需要赞助,我就是需要把广告念出来,至于效果怎样,咱们都知道,心照不宣,懂的都懂。
还有一个点,在第三期开始的时候,马东带这嘉宾们玩起了“当然了”游戏。我一开始还心想是不是多少得有点创新,结果万万没想到就跟韩国《情书》节目里的“当然了”环节一模一样,只是没有面对面站立以及胜负的部分。这让我感觉实在是太 low 了。你说国内的跑男引进韩综 running man,好歹是个流行的节目,你米未搞个节目,居然用了人家二十年前用过的点子,这可真是一言难尽。
总之,我对马东的印象随着当年看《奇葩说》已经起起伏伏了。一开始感觉他做出这样的节目真是挺牛逼,后来慢慢的感觉也就那样,算是祛魅了吧。
嘉宾
这个点是我听《硬核说》播客《喜人奇妙夜:用喜剧解构一切!让春晚汗颜!》这一期节目中感觉很赞的一个点。包括我自己,看到的评论也好,播客也好,都是对各组参加比赛的表演进行点评,但跳出这个思维,对节目嘉宾进行点评的我还是第一次在这里听到。而就像这个播客节目中说的那样,这些嘉宾并非一点问题没有,确实他们贡献了比较特色的评论和表现,但依旧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其中比较有问题的一点是,以他们作为资深演员的角色说,他们应该对参赛作品进行比较专业的点评。
而贾冰在这一季喜提“碎碎冰”的称号,从情绪上陷入了表演之中,自然无法犀利的点出不足。而塑造了很多经典喜剧角色的黄勃,据播客里说或许经过了节目前两季,跟很多选手都熟了,在点评方面就有些顾虑了。秦昊在第一集特别犀利,好几个我感觉不错的节目都没有得到他投票。后来有一个环节,秦昊讲述了他的投票标准,据他说他要求同时在形式与内容上都达到标准他才会投票。开始的时候我感觉会有些不近人情,后来我也慢慢理解并接受了,以致于到了第二集,秦昊的打分放松了,我还感觉有些不平。另外很多人对节目要求秦昊非要给伊能静打电话感到不满,实际上确实如此。高圆圆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个明星观众,来谈感受居多,专业评论较少。
傲慢给我的负面感受
这是听了这几期播客,以及近期看知乎上给我的感受。有很多观众给予节目的评价,是从相对比较专业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的,比如“结构”、“底”、“game 点”、“上番”、“一番”、“两番”等等。用这些行话来评价一些作品,我感觉就已经有些不爱听了。一顿天花乱坠的对作品进行分析,说作品多么多么符合喜剧的结构,但为什么最终就是无法把我逗笑呢?说到这里,我想起小时候看台湾综艺节目中,黄国伦对黑涩会美眉中一个队员唱歌的评价:“你唱歌只有一个缺点……就是不好听”,何其经典?用比较中式的语言来说,就是太“曲高和寡”,用这么多学院派的理论拼凑出来的结果没有生命力,甚至不如乡土的民间作品更有生命力,过去我们不是没有这样的例子吧?
如果说这些我可以忍,不爱听我可以不听,但有些播客或者知乎上的评论说起“sketch 喜剧”、“漫才”、“吐槽”这些名词,我是真的觉得有些反感了。从开始的“sketch”来说,很多人对一个作品上来的评价是“它根本不是 sketch”,“一喜的时候不是 sketch 都不让上”,我心想这节目也不叫《Sketch 奇妙夜》呀?第一集还是第二集里一个嘉宾,可能问了一句“什么是 sketch?”,节目里也对它进行了解答,我依旧没有听懂。我之前听过不少单立人的播客,能理解这是一种喜剧的形式,但我没明白它高贵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一个作品偏“小品”而非“sketch”就不行?
听了一些评价之后,我感觉这是一种傲慢,用不客气的语言说,就是“听喜剧听出优越感来了”。特别是一些观众,从《一喜》、《二喜》一路看过来,甚至之前也看过线下的一些表演,言必称“一喜”、“二喜”,这一季水平比前两季降得厉害,是古非今的不要不要的。人本身是一种喜欢划分阵营的生物,这我理解,但这种言论对我这样没看过前两季的人完全是一种暴击,似乎在哀叹我生不逢时,没有看到前两季真正优秀的作品,只能受到第三季这种冲击,真的让我感觉到一种优越感的不适。
还有就是一些人,不知道脑子怎么长的,把日式喜剧跨上天。他们特别喜欢土豆、吕严的表演,说是典型的“漫才”。首先我想说,“漫才”这种喜剧形式,在中国大陆并不是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表演。我也看过二次元,杉田智和配音的一些典型角色我也看过,从来没觉得“吐槽”有什么可笑的。一个人装傻,另一个扮演正常人进行吐槽,恕我百分百 get 不到笑点。当然我尊重“漫才”这种表演形式,前提是他在日文语境与文化中,从小培育了受众。作为日本的民族特色我是认可的,但你要把这一套强加在我这个北方中国人身上,我是轻则地铁老人脸,重则红脸。从小没有这种文化的氛围影响,你漂洋过海西渡中原,首先要进行的是教育市场。通过二次元作品潜移默化的教育一部分人是可以的,但现在这些评论给我的感觉是强制教育:告诉你吐槽的时候就必须笑,这放谁身上谁不难受?
对于很多评论,几乎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的评论者都认可的,土豆吕严《父亲的葬礼》这个作品,我找来了录像看了一下。我是抱着朝圣的心情来看的,结果看下来简直让我出离愤怒了。的确,这个作品是非常标准的“漫才”风格,也符合他们点评的结构,以一个很清晰的低,一番一番的往上翻,还有大家津津乐道的土豆吕严那种所谓“无厘头”的脑洞大开的那种风格,但是,我想肯定不是所有人都会感觉到好笑吧?我个人看下来,只有一点点的冷笑,完全没有发自内心的笑出来。当然,我不会以此否定其他人喜欢这个作品,但大家都在推它,让我感觉智商有点被侮辱。
说到喜剧理论与形式,我之前在听单立人的播客听到过一些。我从《日谈公园》知道了石老板,之后认识了单立人喜剧,知道了脱口秀这种表演形式,也从网上购买并观看了刘旸的专场《庄谐不二》,在那个专场开头第一次对徐志胜有了比较直观的印象。我很喜欢单立人的一点,是他们在讲喜剧理论的时候很自然,完全没有这几天听的那种“秀名词”的不适感。从他们接底气的聊天过程中,我对脱口秀这种表演形式没有那么高端的滤镜,可以接受一些场很炸、一些场会冷掉的这种情况,因为他们表演者自己就有清晰诚恳的定位。刘旸的那次专场就不会每个段子都让我笑出来,也没有说让我感觉特别好笑的内容,这也让我对脱口秀对我的逗乐程度有所认知。后来因为一些单立人的成员参加了脱口秀大会,我也看了一些这些节目的节选,有些情况让我特别不解——明明让我很平静的段子,嘉宾席上都笑得特别疯癫,比如大张伟他们,我实在是猜测是不是当中有表演的成分?所以,我一直对脱口秀、sketch 这些表演形式保有一种谨慎的态度。当没有了他们一定会搞笑的预设之后,我再看一些作品,以及当镜头扫到观众席上大家的捧腹场景时,我收获的更多的是尴尬。
关于上价值
一些播客中的点评中,有一项我比较在意,就是关于上价值。确实经过几年春晚小品的洗礼,多数人对上价值这事比较反感,但如果见到上价值必反对,我感觉也是陷入了教条主义。关于第一集的几个节目,比如年终大奖、小品的世界、八十一难这些本身成绩不错的节目,评论们也都对上价值这事给予了批评。我听了这些观点,感觉似乎就是对乱来的评价高,但凡能让观众悟出一点意义来,都是不好的。
我的想法是,感情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观。有些剧情,只要不是特别浑的,其实到了那个点,自然而然的就要流露感情,否则事情就不能往下进展下去。比如《年终大奖》,其实整个剧我看着大多数时间都会感觉尴尬,不怪刻意这样,而是演员演得太好了。当为代入到职工或者老板的角色,事情发展到那个阶段,我真的是不知道该如何收场。节目中的收场形式即有温情,也很自然,否则我能想到的只有老板翻脸员工辞职这一种可能,到这里尴尬就到达了顶峰。而有很多评论就批评这个节目到了结尾上了一波价值,不管把上价值这事描绘的多么可以掩盖创作的不足,在这个场景里,剧情走向温情,我觉得是自然的选择。如果不选择自然的道路,只能沦落到追求刻意,我觉得反而落入了下乘。
关于老观众及场外因素
前面可能提到过这个观点。我是从今年《喜人奇妙夜》开始看的,而网上的评论中很多人从一喜、二喜就开始关注这个节目了。在评价的时候引用前两季的作品我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们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让前两季的场外因素来影响了节目的评论,我是觉得不好。比方说作品《断片山》,这个节目我感觉太过于单薄,单薄到我觉得承受不住上面的这些梗,让我全程没有笑出来。很多人的评价也是这样,但是也有很多人提到了他们组合的名字“又一轮”,提到了他们两人在前两季第一轮就被淘汰的事,说这一次的表现上去了,因此给了这个节目比较高的得分。我对这种观点非常不感冒,或许我就是没有看前两季,对这个团队没有这种悲情滤镜,也许一旦我有了这种滤镜,我会作出相同的评价?但这些都是假设,未发生的事情。从我现在站在新观众的角度,我感觉场外因素干扰了对节目的评价,这也是不专业的。从客观角度,不好笑就是不好笑,get 不到箫点就是 get 不到笑点。
还有一个作品是《导游老师》,这个作品我看了特别不喜欢,更别说把我逗笑了。在我接收的剧情里,节目前半段对老师风格的导游进行了讽刺,让旅客会觉得非常尴尬,而到了后半段,感觉导游的身份被抛开了,阎鹤祥成了单纯的老师,之前带过的“学生”都回来了,营造了一种老师桃李满天下的气氛。但别忘了,他本质的身份还是一个导游,这样前面贬低,后面捧高的做法,让我十分困惑——你是批评还是表扬?我感觉这个节目不行,但评论中还听过说阎鹤祥、李丁两位资深相声演员,用于跨界探索新的喜剧形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戏外我觉得可以说两位创作者很勇敢,值得表扬,但这不应该影响对这一个节目的评价。节目让我笑不出来,我只能说他们这次的跨界失败了,不能说因为“哥哥”努力了就说他的作品好,这是饭圈行为。
关系户
有部分作品,我个人是 get 不到笑点的,但无论是嘉宾、得分、还是播客、知乎上的评论都比较积极,比如《史上第一大劫案》。我听来的评论多数是对于表演者酷滕和天放,他们的那种搞浑的风格会吸引人来笑。谦虚一点说可能是我对这种形式接受程度不高,有些人会称为“无厘头”,我不知道这是粤语来的还是哪来的,但过去我们说周星驰的电影“无厘头”,但他的电影我从来没有感觉到这种莫名其妙。周星驰之所以被大家认可,是因为他的幽默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管用,不存在观看的门槛。而在大家评价《喜人奇妙夜》的时候说的“无厘头”,真切的让我有懵逼的感觉。以至于让我感觉到酷酷的天放这个组合是“关系户”的感觉,嘉宾、主持都在捧他们。不过到了第三集,他们的作品《质子的愿望》我看着不错,在我这里倒是消除了一些这样的印象。
CP
作品中有一类让我很困惑的,就是男女情感类的。这一季刘思维和朱美吉组成了“思念成吉”组合,专门搞 CP 类的喜剧。第一集的《爱在飞机降落前》与第三集的《渡口》都是这样莫名其妙的作品。在作品中炒 CP 我没意见,但我们演的是喜剧,这两个作品都让我笑不出来,我实在是给不了高分。《爱在》这个中间好歹还穿插了一些笑点,而《渡口》我就感觉在 CP 上更用力,导致了中间的笑点没有发挥效果。
我看了这些喜剧作品,感觉搞笑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零碎的,可以放在作品的任意位置,随时就能把人逗笑,还有一种是放在结尾的大招,可以是单独的,也可以是把前面的梗层层推进,到最后来一个大的。两者能够结合,会是喜剧精品,而有的节目可能开发的不是那么完善,只做到了第一种,那我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虽说是虎头蛇尾,但也可以说是好的喜剧作品,至少可以把我逗笑。《爱在》有种第二种的感觉,中间有些笑点,虽然让我笑得很矜持,《渡口》就是让我全程笑不出来。但偏偏这种形式会很让观众上头,比如贾并评价《爱在》,看得他泪眼婆娑,说十分种让他再次相信了爱情。但这是喜剧,怎么让悲情来裹胁着送出高分呢?
另一对 CP 高颖刘洋的《如果爱》和《给你惊喜》在我这里得分会更高。特别是《如果爱》,那种表演形式、节奏把握,让我有特别的耳目一新的感觉。当中插的男女之间观点差异的梗,也让我觉得非常有共鸣。可惜的是很多评论对这个作品评价非常一般,我还是感觉是人群问题。只有男女同居一段时间后,这些问题才会让人有所共鸣,而对于没有同居,甚至没有感情的人来说,节目中的点或许过于缥缈,无法引起共鸣。
现场观众投票的效果
在《喜人奇妙夜》节目里,每个作品的得分根据现场观众投票来计算,每人投一票是一百分。嘉宾和马东的票的权重与普通观众是一样的一百分,但如果五个人都投了票,在前两集可以让节目进入下一轮,之后相当于有头两票的权利。除了嘉宾他们,单说普通观众他们,我会感觉到有被节目引导的可能。比如一个节目,到结尾的时候煽情,会让观众不由自主的上头,给节目投票。有几个节目,比如就是炒 CP 那种的,最后让观众看得眼含热泪,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的情况,因为节目本身让我没有想笑,只是让我有点想哭。但毕竟这个节目是喜剧,给我的感觉是一种比较脏的招。
《喜人奇妙夜》与各作品之间的关系
这也是听播客的时候想到的视角。如果《喜人奇妙夜》给我们看的是纯享版,其实就是一个节目跟着一个节目,没有中间串场的废话,我感觉是一些参赛节目的整合。但现在,《喜人奇妙夜》自己是一个节目,因此包括马东、嘉宾,甚至宋木子,他们讲话的出发点,我甚至感觉跟单纯的喜剧是有差异的。现在这个主题经过了一天,我多少有些淡忘了,所以暂时先不展开讨论了。
关于融梗
我看的第一个节目,也可以说是我的入坑作,是《熬人奇妙夜》这个作品。我因为看了它觉得挺有意思才继续看的《喜人奇妙夜》,而且和身边的朋友讨论,他们都很喜欢这个作品。奇怪的是,我在听播客和看网上别人的评价,都给它比较负面的评价。这个节目在播放的时候,现场观众投票总票数是 20000 票,很多人感觉这个分数虚高。他们给差评的点是这个节目把一些网上流行的梗合起来,造成了这些梗没有时效性。或许今年看着很搞笑,但是五年之后这些梗的热点过去了,就无法引起大家的共鸣了。但是我的感觉是,这个节目表现的是喜剧,不能说是五年后不搞笑了,就说它现在不是好的喜剧作品。
之后我又听了一个说法,说这个作品,也是大锁这个人的创作特点,叫“融梗”,也就是把时下流行的梗整合起来,用一个比较密集的节奏爆出来。评论里比较反感这种做法,听意思是跟近几年春晚的小品节目有关。说过去经典的小品节目,可以创造热梗,比如“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而近年来的小品作品,是把时下流行的梗拿来用,给观众带来了审美疲劳。我的评判标准没有那么严格,对我来说,好的小品作品只要有一个要求,就是好笑。不管用的是什么方式,我要的只有好笑。这些评论实际上让我感觉还是傲慢的感觉。
结尾
这篇文章我写了六千六百多字,包含构思,前后用了我近一周的时间,写到这里我感觉已经失去了掌控。我还有一些点,比如谐音梗等主题想写,但是也不是引发我特别多情绪的点,所以还是先放一放吧。
今天早上,我在听目前找到的最后一集评论《喜人奇妙夜》的播客,心里想我不要继续听这些节目了,因为对于喜剧这种形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评价。我在听他们的节目的时候,对他们的一些言论,不由自主的产生了惊讶、诧异、愤怒并且想辩驳一番的心情,但是静心想想,他们的态度都很端正,没有乱评,这些是自己的真实想法,实在不应该冲上去反驳,也辩不出个结果来,到最后还是浪费时间。然后我觉得,这些评论的播客,其实也没什么必要存在。还是那个理由,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看法,也是一个人的偏见。说出来引发大家的争论,其实也是挺无聊的。一个普通观众,在微播上写两句一就是了,做一个比较专业的播客,还是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