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Just For Fun》有感

昨天晚上 11 点半上床时,我开始阅读前几天买的Linus Torvalds 的自传 Just For Fun。我本来以为不会读很多呢,毕竟时间比较晚了,没想到开始了就停不下了,一直读到今天凌晨。整本书一共 260 页左右,我读了 100 多页,讲到了 Linux 刚发布后的一段时间。

这本书目前给了我三次冲击。

第一次是开头的时候,Linus 与本书第二作者 David 交谈时,说的 Linus 对事物发展的认知。Linus 认为,一项事物的发展有三个阶段:一是生存、二是社会秩序、三是娱乐。Linus 拿“性”、“战争”举例子,读了他的解释,我一下子觉得好有道理。比如“性”,最早是生命的延续,然后发展出了所谓“家庭”的关系,然后到了今天,“性行为”更多的成为了娱乐的手段。我过去对 Linus 的印象是“技术呆子”、“极客”,从没想到他能有哲学思考。也从一方面印证了,人的兴趣要广泛,知识面要宽广,才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更高的成就。

第二次是 David 以旁观者的角度描述 Linus 一家的生活。书中原话是:“这对夫妻提到在硅谷买一幢‘真正拥有后院的像样房子’这种想法有多么不切实际时,不带一丝心酸的语气。更令人惊奇的是,夫妻俩一点儿也没察觉他们的这个想法其实是很有讽刺意味的。”我过去知道 Linus 不在意商业,但没想到会有这样的情况(他们又不住在中国)。这种情况在硅谷英雄(特别是意见领袖)中应该很罕见,美剧《硅谷》给我的印象是有个idea就有投资,然后上市、暴富、成名、party……一幢像样的房子还不是小意思。我想这根美国与欧洲对待商业的态度有关,美国自然是商业至上,从小灌输创业精神。欧洲则注重名誉,爵位还有市场就是例子。自己的东西不让自己获利容易,但自己的东西让别人发财,自己却不直接获利,能够淡然处之,这种精神我不得不佩服。

第三次是读到 Linus 从一个终端仿真器开发成 Linux,让我觉得也就是这样的教育环境才能催生出 Linux。这要放中国,绝对不可能。Linus 的母亲说,Linus 很好养活,把他跟一台电脑放一间屋里,定时投食就行,这在中国,岂不是要放杨教授那儿戒网啊。Linus 的母亲这种放养在中国也许会被批评不称职,好在 Linus 是在编程而非沉迷网游。开发 Linux 的时候,Linus 在上大二,可以每天用大量的时间编程,在中国高校也不可能。Linus 家里不富裕,家里没有出钱供 Linus 在电脑上的消费,Linus 靠助学金等收入攒电脑,另外芬兰的大学免费,这也是我国可望不可及的。

这本书我挺早就有所关注,一开始是在国外不好买,后来我一直在等这本书的电子版。我觉得跟计算机相关,有没有复杂的代码排版或图形,没理由不出电子书啊。从亚马逊上关注了几年,还真没有。几个月前我一直执着于看电子书,觉得纸质书占地方、还笨重,要淘汰了吧,因此一直没有购买。直到前几天,我想通了,才开始重新购买纸质书,这书就是第二批购买的。虽然并不厚重的一本书 49 元,也就三天能读完,不过给我的乐趣倒是实实在在的。

虽然我仍然觉得没有电子书是一个遗憾。

发表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