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 Firefox 插件的记忆

没有了插件,Firefox 就成了一个平庸的浏览器,这时我曾经的想法,从几年前开始,随着一步步的迭代,Firefox 本身自带的功能也经过了数年的调整,已经可以不需要插件就完成了大部分的工作了。

早期的网友,对于 IE 4-6 时代的浏览器,多半是深恶痛绝的。人们对浏览器的改造,最早起源于添加外壳。我记得初中有年在准备计算机奥赛的时候,我在机房里看到同学赵凯在用一种我没有见过的浏览器访问网页,在屏幕上偏右上角的地方,还有一个小的悬浮窗,也是浏览器的一部分,似乎还有特殊的作用。我好奇的问他这是什么东西,他神秘的开玩笑说“不告诉你”,不过我还是看到了这个东西的名字是 GoSuRF。有了名字,我很快的搜索到了它的网页,知道了它是一个 IE 浏览器的外壳,看了一下功能,让我有种惊为天人的感觉,于是,几乎是马上,它就成为了我的主要浏览器。

我特别喜欢这个软件的功能有:标签页控制、拖动功能等,似乎老板键也挺有用的,帮助我顺利的访问一些不方便被别人看到的内容。我用这个浏览器一直到了我换成了 Firefox。GoSuRF 似乎是浏览器外壳方面的先行者,后来渐渐的流行起了世界之窗等东西,而 GoSuRF 似乎从来没有大范围的流行,也许是名字不好传播,但它有一大片的铁杆用户。我后来也下载了世界之窗浏览器试试,看功能和 GoSuRF 差不多,而且我有怀旧情节,就把世界之窗扔掉,专心致志的用 GoSuRF。

后来 Firefox 开始传播,我大概在 2005 年上大学的前后开始使用。现在我已经记不得我为什么要从 GoSuRF 换到 Firefox 了,或许和 Firefox 的非 IE 内核有关系。Firefox 并不像它标榜的那样快速,至少在我当时用的 128MB 内存的老电脑上,它还是需要我等待的,所以我一开始也并不是很乐意用它。上大学之后,我没有自己的电脑,但 2008 年春节后,我买了一款第五代的 iPod,有 32GB 的空间。它可以当作移动硬盘来用,它就是我在国内大学期间的移动硬盘。我一开始找到了 PortableApps,后来我从网上找到了方法,直接自己就能做一个移动版的 Firefox,放在 iPod 里,需要上网,我就借室友的笔记本电脑,插上我的 iPod,启动 Firefox,既不影响室友的浏览器,也可以随身携带自己满意的浏览器。

那时候真正吸引我的是 Firefox 丰富的插件。那时 Firefox 的本体从功能上讲确实一般,比起 GoSuRF 来差远了。我首先要做的是,通过安装插件,给 Firefox 添加上之前在 GoSuRF 里动那些功能。我还记得有些插件我是一定要装的,比如 Tab Mix Plus、DragAndGo、Session 之类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这些插件有比 GoSuRF 还要多的功能,这自然更好了。那时介绍 Firefox 插件、技巧的博客文章也多,我见猎心喜,看到有功能不错的插件就网上装,记得我还安装了天气插件,现在想想,基本上用处不大嘛。

这过过程应该一直延续到我自己的笔记本坏掉。虽然后来我用了 Linux,但 Firefox 基本上是我唯一的浏览器。之后我买了 MacBook,之前没有接触过苹果的软件生态圈,所以决定一定要用原汁原味的苹果类的软件,才能体会到苹果系统的“优越性”,那么浏览器自然要用 Safari 了。

其实,我之前在 Firefox 上安装的那些插件,多数都有当时的历史原因。因为我没有高性能的计算机和免费的、高速的互联网,也没有自己的计算机,所以一些插件的必要性才显现出来,比如标签管理方面的。后来有了自己的电脑,长年不关机,需要移动就一扣屏幕休眠,到了地方直接唤醒,节省开机的时间。这样浏览器的标签就都会保留下来。而高速宽带对我普及了之后,也不许要先把要看的网页打开到一个标签后台载入,再断开网络连接慢慢的看,有些功能也就不必要了。所以,在 Safari 里,尽管没有 Firefox 的丰富插件,我还是用的很好。

也是 Safari 给了我一个重新学习浏览器的机会。在新的计算机网络环境中,我不需要像过去那样有些病态的对待浏览器,用平常心看待,那些必备的插件就不是必要的了。一直到了之后用 Chrome,我也没有装很多插件,用到的也就是去除广告的和禁止脚本运行的了。我一向有简单的习惯,用处不大的插件我是能不装就不装,总有影响运行速度的阴影。这种习惯也带到了最近。

近期,我重新回顾了 Zoom.Quiet 的《我的工具箱》演讲,其中介绍了一些插件,让我觉得似乎也有些矫枉过正。所以我在自己的 Firefox 里装上了 It’s All Text、ScrapBook 等有用的插件。这期间让我觉得,有些插件虽然已经淘汰,但有更多的插件的功能还是挺有用的。而且,我今天用的计算机,已经有了 8GB 的内存,还有 SSD 固态硬盘,性能远非前日可比,运行 Firefox 插件是不会拖慢速度的。所以,今天我给 Firefox 加上了 Tab Groups 插件,把我长年打开着的标签页进行了分组。而且,我用计算机头一遭,给 Firefox 安装了一款主题,过去我可一直觉得这东西占据资源,坚决不会装它的。

另外,我今天把智能代理服务器插件由 FoxyProxy 换到了之前用的 AutoProxy。我在安装 Firefox 后的几乎第一步,就是安装一个这个插件。过去我一直在用 AutoProxy,但近期安装的时候,竟然发现这个插件很久没有维护,似乎不支持最新的 Firefox 了。而且似乎 ForxyProxy 流行了起来,并且功能更强大,所以我也安装了 FoxyProxy。不过我一直对它不习惯,而且觉得它的智能切换功能有缺陷,常常不会按照 list 中的设定来用特定的代理,除非我手动切换到所有网站都用代理,才能方问之前的页面。今天我再次搜索了一下,发现了 AutoProxy-ng 这个新插件,而且更新日期是当天,说明它很新,而且克隆了过去的 AutoProxy 插件。花了几分钟安装它并配置好了后,它工作的相当好,比 FoxyProxy 更适合我,所以我删除了 FoxyProxy。

经过一开始对插件的痴迷,到后来的排斥,以及目前的正面心态,我想我在这几年有了很大的改变。Firefox 也在变,过去必备的 Session 插件,在 Firefox 更加稳定且有了恢复上次的全部标签后,就基本上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但我想,这种开放的精神与繁荣的社区,一定会继续发扬传承的吧。

发表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