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照片的洗礼

上个周五的中午,因为我在单位食堂的秤上称了一下体重,想起第一次去三亚,在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玩滑杆,需要确保 100kg 以下才能玩,尽管我不确定,但我还是在告知书上填写了 95kg 的事情。时间过的很快,我现在都不大确定是哪一年第一次去三亚了,于是吃完饭,就在手机上翻看之前的照片。

自从我买了专业的数码照相机,基本上每次出游,特别是出市这种的,我都会用相机拍摄很多照片。这次,翻看旧照片,看到了很多之前用相机拍的。然后看一下相机的参数,有些照片竟然不是我认为的相机拍出来的,时间有些错乱感的同时,我也不禁感到惊讶——我当年拍的照片,当时不觉得怎样,今天再看竟然出奇的好!而我现在用手上的尼康 Z6II 拍出来的照片,却时常让我感觉拍到了屎。

我之前经手了机台相机,除了第一台索尼 A7R2 之外,没有哪个是让我觉得非常顺手,甚至拍出了感情的。我今天也时常回忆我的那台相机,虽然我可以肯定,它的一些基础的功能我都没有用明白。毕竟是第一台相机,刚拿到手时什么也不懂,看说明书也不得要领,都是摸索着来。现在还记得我试出来的第一个技能,是先中央对焦再构图,当时也不知道这个名词,反正这样弄焦点是我期望的位置,以至于我养成了习惯,一直用这种方式拍照。后来看网上视频看得多了,才学会这些名词。至于怎么用 A7R2 直接选对焦点,我一直没研究,之后一直到我下一台相机,有了对焦拨杆,我才慢慢的放弃了先对焦再构图的拍摄方法。

现在犹记得我买了蔡司 Loxia 35/2 手动对焦镜头,现在还依旧想起它,一度想等经济条件允许后再买一个这样的头。我第一个镜头是很普遍的 FE 55/1.8,后来感觉在日常给孩子拍照的时候距离不够的情况,于是就想选一个 35 的头,翻了无忌后选择了这枚手动的镜头,当然跟蔡司的牌子有关系,也和大家的好评有关。买来之后苦练手动对焦,那时还是纯小白,自己摸索着让 A7R2 放大对焦点来确定对焦,峰值对焦的功能还是我卖掉这颗头之后才学会的。这枚蔡司的手动头,对焦的体验十分好,对焦环阻尼是我在其他头都没有体验过的。后来看了影像新势力的一系列视频,里面对索尼的 35 1.4 Distagon 镜头有不错的评价,我于是就对这款镜头比较心动。之后找到机会,我在第一次去三亚前,把 Loxia 卖掉,买了索尼的 35 1.4。

这个镜头后来成为了我最常用的挂机头,不过直到 2017 年 11 月上旬去三亚,我才第一次让这一整套索尼的设备正式派上用场。那一次我们买的是晚上的飞机票,到了三亚要晚上九点多,提前预约了机场近处的一家酒店临时过夜,酒店叫车把我们接了回来,到了之后发现很安静、房间很大。第二天我醒了睡不着,就上网看各种相机有关的视频,学会了峰值对焦等一些设置,也对手中的这台 A7R2 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那次在三亚,我基本上都用这一枚镜头,后果就是遮光罩被磕了一个小伤口,让我挺心疼。那一次其实也拍了不少满意的照片,大光圈虚化拍出的人像其实很棒。到此为止,我一直没有嫌这枚镜头沉,虽说它在索尼那时的镜头序列里,算是体积比较大的了,但或许是微单系统,没有给我笨重、头重脚轻的感觉。至于镜头的成像,网上很多人不是很满意,对我的水平来说,我是看不出什么问题来的,自己拍的很开心。

时间转头来到第二年(2018 年)4 月初,我们一家三口第一次踏足日本关西,在那次依旧是这套组合拍到我满意的照片。我们的行程第一天是京都,主要游清水寺看樱花,那时的印象还不深刻。第二天我们到了神户,我在日本呆得最舒服的城市,我的印象很深。下午抵达,我们在酒店餐厅喝点饮料休息,女儿吃饱了跟我在外面玩。海风吹过非常舒爽,我福至心灵第一次把相机打到连拍模式,冲着女儿按了一阵快门,把女儿玩耍的一系列动作连贯的拍了下来。得益于索尼优秀的对焦能力,这几张照片基本上没有一张对不准焦的,之后每次观看都让我非常惊讶,之后我似乎再也没法拍出这样好的照片来了。

从日本回来之后的两个月,我手机里没有保留照片,似乎很平静。这段时间,我去了青州,参加了为期半个月的学习加考试,如果考试不通过,单位不给报销学费,还是有一定压力的。这段时间,我在学习之余,一直在关注相机相关的新闻。这段时间看了一些关于单反的视频,比如一位 YouTube 视频博主,买了佳能 5D4,并且讲了她没有选择索尼的原因。然后就是尼康刚刚发布了 D850,一台具有历史意义的单反相机。我现在已经忘记了当时是怎么想的了,反正看了 D850 的外观,还有功能介绍,当时就心动了。索尼相机的二代从功能上来说,比起三代来说还比较原始,有些功能还是比较麻烦。总之基本都是借口,总之光看那台相机的外观就足够我心动的。D850 拍照方面的功能在当时又是那么的不得了,当时让我犹豫的主要是价格。后来我如愿考试通过,妻子也得知了我想买 D850 的想法,也劝我买下来,再加上当时的经济实力还有一些,于是就在卓美网上下单了,一共两万出头。收到之后我也是爱不释手,不管去哪里都拿着它,也是花了一些时间才渐渐的适应操作。一开始买相机的时候,买了尼康的 50 1.8G,虽然很轻便,但性能的确是一般。这个时候我看官方的镜头,感觉还是价格偏高,于是我给 D850 配了腾龙的 2470 2.8。到了六月初,我们一家去了天津玩,于是我相机里保存的下一张照片就是在天津拍的。在天津还发生了一件事情,在酒店入住的时候,我在换镜头时,新买的腾龙镜头从桌子上滚了下来,导致对焦一直都有杂音,让我非常的郁闷。之后我经过测试,虽然还有不快的声音,但使用上基本上是没问题。D850 加上大三元,整体重量直线上升,没办法,也只能尽量克服吧。之后基本上就是这套组合挂机,虽然也一度想再添置一些镜头,但直到后来才买了 35ART。

看了一下相册记录,9 月份我们去了香港,没有带孩子,纯粹是两人散心。刚到香港淫雨霏霏,拍照也很不方便,好在之后还是拍了一些让我比较满意的照片。在前往香港之前,我从 YouTube 上得知了 Peak Design,买了一些他们家的产品。去香港前,我收到了肩挂,把它装在 Peak Design 的背包上,相机不用时可以卡在左边肩带上,用的时候可以快速取下来。这个东西给我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心灵创伤。9 月份正值夏天,我日常穿 T 恤,造成左边肩膀被相机的重量磨出了血痕,那种若有若无的疼痛真的让人怀疑人生,这也是我后来放弃 D850 的原因之一。因为没有带小孩,而且是第二次来香港,可以更加自如的打卡一些景点,比如正逢中秋,我去大坑附近看了当地的中秋晚会,虽然基本听不懂他们台上说的什么,之后看了传统节目,大坑的舞火龙,这也很值得一说。在那条街道,我们人挤人等待火龙的到来。因为是晚上,光线很不充足,而且因为人很挤,我也无法用取景器对焦,因此打开了尼康的 LV 功能。加上火龙的速度比较快,D850 一直举着也很吃力,拍摄的体验很受影响。特别就是 LV 对焦,那速度抽的呀,让我感觉自己这个冤大头当的冤死了。周边有人用一台索尼黑卡、佳能的小相机,或者对焦迅速,或者机身轻便,还有翻折屏,让我一下子成了原始人。之后几天因为孩子在家里老人带不了了,妻子只好改签飞机提前回去,我有了两天的单独行动的时间。我一天去了太平山顶,这是上一次来没有打卡成功的地方,上面的蜡像馆里我拍了大量照片,效果很好;还有一家 Bubba Gump Shrimp Co,虾主题的餐厅,也是阿甘正传的主题餐厅,我的印象也很深。在上面点套餐,好吃不说,还获得了一个啤酒杯,是我一直到今天都非常喜欢的。另一天我去了石澳和大澳,特别是大澳,我没想到会在这么偏远的地方,我手机一度收到深圳运营商的信号。因为语言不通,让我挺紧张,到达之后也黑天了。在那里遇到一位热情的大叔,请我去他家聊天,看他家的房子,我给他和他母亲拍了照片,加了 Facebook,让我了解了一些当地人的生活。

继续翻动相册,当中也发生了一些日常的事情,可以看到我后来有段时间特别喜欢用 50 来拍,现在想应该主要是为了轻便吧。后来有段时间喜欢用 35ART,但说实话重量跟腾龙 24-70 比也没差多少。时间转眼来到 2019 年的 3 月底,我们一家和另外两家一起带孩子去无锡玩,我不例外的带着我的相机。虽然这次拍了我比较满意的照片,但相机本身一直让我耿耿于怀,就是电量。为了记录照片上保存了 GPS 信息,我选择打开 SnapBridge 软件,也可以即时把拍好的照片传到手机上,可以随时分享。结果副作用就是相机的电量尿崩。单反相机给我的印象一直是耗电极低,因此我事先也没有准备。当我拍着拍着看到电量低的提示后,那种惶恐的心情怎么也遮掩不住。到后来相机真的撑不住了,我背着相机,用手机拍照片,那感觉就像是被心爱的人背叛一般难受。这次之后,换相机的想法就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不去,怎么也压抑不下来。此时索尼的经典之作,A7M3 发布了,那种方便的对焦,让我一下子回想起之前在日本拍照的体验来了,最终在 4 月初,下单买了 A7M3 和 24-105G,又回到了索尼的怀抱。买回索尼之后,恰逢又一次去日本,这次用索尼也拍了很多照片。相机跟上次不同了,拍照的速度也加快很多,无脑按快门即可。

我之前用相机基本上不拍照,现在因为网上拍 VLOG 的多了,我也尝试用 A7M3 来拍视频,最终也没有怎么弄明白。A7M3+24-105G 的组合其实也不轻便,我按照网上的视频,给相机配了斯莫格的兔笼,又加了一些重量。我还买了马小路 MT-5 桌面脚架,拿着这一套,手基本上已经举不大动了,拍出来的视频抖的基本没法看。重新回到了索尼的怀抱,我本以为我会很兴奋,结果反而有些索然无味的感觉,跟索尼三代机器太过方便也有一定原因。出色的对焦,让我构图后直接按快门就完成了一次拍照,似乎丧失了过去端着相机来瞄准的那种感觉。也有可能确实是相机玩多了后,丧失了一些神秘感。然后到了 5 月底,我干了一件也许算蠢的事——我折价卖了索尼的这套系统,买了佳能 5D4。现在回想当时,或许只是想玩,想给无聊的生活增加一些刺激。平时看相机评测,5D4 的机身加上红圈的镜头,外观的确很吸引我,看着就有一种机械的厚实的感觉。为了佳能的这套系统,我先后买了 50 1.8 STM、适马 35ART、佳能大三元 24-70 2.8,也算是出了大血了。其中 35ART 一开始是尼康口,买了后又买了佳能口,这一套折腾的,现在想来也有些后悔。24-70 大三元是趁京东 618 入的,到目前来看有些略微可惜,之后再也没有经济实力买更贵的 720 了。

5D4 拿到手时,我相对经验已经比较丰富了,也知道从网上看一些教你怎么设置的视频,上手比较快速了。对焦的操作其实比起上一台相机是落后了,对焦点选择也不比索尼来的准确与迅速,这都是很打脸的地方。令人称道的 LV 对焦速度又慢,而且录制视频那个体积简直让人欲哭无泪。我一次带孩子去上海迪士尼,最后的烟花秀,我想完整的录下来,结果这 30 分钟左右的视频,被分成了四块文件,前几块可能达到了 4G 多的文件大小限制,因此搞了这么多,画质其实也就了了。后来这段时间,基本就是为这次的冲动消费买单,其实我还是各种看 5D4 不爽,还是很怀念 D850。后来微单减成大势,我一度想把 5D4 置换成 EOS R6,结果因为价格不合适作罢。最后几经犹豫,还是买了 Z6II,做回了尼康党。

这段时间,因为经济方面的压力,我也没有给尼康配很多镜头。当然也没少配,还是有几个不错的镜头的。比如尼康 55 1.8Z、1430Z,我还买了 Fringer 转接环,可以把佳能 EF 口转换到 Z 口,这样佳能口的 24-70 F2.8、50 STM、35ART 都可以用了。我用的最多的是 1430Z 跟 EF2470,小痰盂性能太差,适马 35 又比较重。我这两年看到索尼 FE 口的镜头,特别是第三方的便宜头,倒是一支接一支的出,看得我很羡慕,特别想买迦百列的 FE-Z 转接环,特别薄,但不知道对焦性能怎么样。一看价格 1500 元人民币,所以打消了这个念头。

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昨天参加了女儿幼儿园的毕业典礼,考虑一番我还是带上了自己的设备,为了便携,我只装了 EF2470 一个头,然后装上了马小路 MT-5 脚架。去之前我还有点犹豫,因为前几天单位组织订货会,我也带着相机去拍照。结果拍出来的画面很多脱焦,对我非常打击。我当时想再用 BBAF,之前拿去扫街,感觉用超焦距拍的挺爽。这次拍完在相机的小屏上看着还可以,在电脑显示屏上就很差劲了。拍了那么多,最终我只选出几张还算可以的交差。这次拍女儿毕业,只有一次的机会,我特意确认关闭了 BBAF,不能再有脱焦的情况发生了。

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意外的好。对焦不成问题,我们坐在影院的第三排,距离也还算合适。我在尼康相机上喜欢设置一个镜头旁边的快捷键,可以迅速切换画幅。我在全幅和半幅之间快速切换,用镜头的 70 端,打到半幅下,焦距成了 105,也能拍一些长焦。我还打开了连拍,一下午拍了近 1000 张照片。回家后为了正确整理这些照片,尝试了一些开源的工具,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按照日期来整理到 NAS 上面,所以最终我还是续费了 Adobe Photography Plan。查看我拍的照片,对焦都非常的准确,只需要调整一下色调及曝光、对比度就可以使用了。

这样下来,我不禁感谢上次打开手机相册的举动,这让我回顾了过去拍的比较好的照片,就像是一次洗礼,影响了我对拍照的感觉,而且让我重新拾取了拍照的信心,给女儿人生中的重要时刻保留了一份精彩的记录。

《旧照片的洗礼》有3条评论

发表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