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闹海》观影感受

注意:本篇讨论的是刚今年上映不久的电影,以下内容有剧透,请谨慎阅读。

上一篇写了《哪吒 1》的观影感受,今天陪女儿看了《哪吒之魔童闹海》(后文简称《哪吒 2》),也是我自己看的第二遍,把观影感受记录下来。说实话随着《哪吒 2》电影取得的成绩越来越出色,我感觉这电影也逐渐变得不好说了。说好话似乎理所应当,说坏话似乎有破坏国产动画电影的嫌疑。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我在第一次看完后的一些比较强烈的心情也逐渐平复,似乎再拖下去就写不出什么来了。

我第一次看是在这个月 7 日和妻子去的,算是买的夜场,看完出来都 11 点多了。当时有一肚子的槽要吐,也是对这部电影观感最低的时候。现在印象不深刻了,回忆几个点吧:

  1. 为了搞笑抹黑人民群众。上一篇里我写到,陈塘关的百姓让我感觉很不舒服,这一部我想明白了,就是编剧为了搞笑,给普通百姓加了很多抹黑的戏份。上一部不提了,这一部里一开始为哪吒和敖丙重塑肉身,百姓们集体采摘莲藕,制成藕粉,结果不注意食品卫生,用手搓脚、擤鼻涕后不洗手直接继续操作,看得两位主角反复干呕。然后做好两“坨”藕粉后(太乙就是用的“坨”这个字,画面上也故意把造型弄得很像两坨屎),让哪吒和敖丙附身上去,雕刻好外形,哪吒还从嘴里吐出了一个东西,结果是一位百姓头上贴的膏药,导致两人再也忍不住恶心了。这明显不符合我们的普通人的想法,这种严肃的场合,让百姓来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做出这样恶心的事情,绝对不会让人看了舒服。有人看电影会把自己代入主角,但实际上我们如果在电影的宇宙里,99% 的可能性只是陈塘关一个小小的百姓,我会做饭这样不讲卫生?说的我自己都有点恶心了。可能我过于敏感,但我感觉这绝对的是在丑化。再看看这些人的外形吧,这个场景的人类,除了李靖夫妇外,其他人基本上找不出个好看的,这时候没有人拿杜班加纳说事了?老者代表村民感谢三太子挽救了陈塘关,结果眼神不好对着太乙的猪座骑的屁股当成哪吒一顿夸,猪贴脸放了几个屁,以为是哪吒没好好刷牙。然后一堆人忽悠报班的、说媒的(恶心!),我不说电影里他们是反派,但都是很让人反感的角色。往好里说,可能国产动画片的导演还不大会描写日常?反正让我这个看了还算多日漫的人觉得很辣眼睛。而且,不好笑!
  2. 对四海龙王的描写,让我觉得一部 2025 年的全年龄向的动画,竟然依旧没有脱出“三观跟着五观走”的逆向窠臼。东海龙王是正面角色,出场让身边老婆赞叹“好帅”;西海龙王是女性,算是龙族反派的头领,刻画的比较偏美型,反正前几天女儿的小天才账号昵称已经改成敖闰了;那么,南海、北海两位龙王,刻画的是个什么鬼?!一个钢铁异型,一个野蛮人憨憨,看了之后简直让我一口血憋在胸腔不吐不快。哪怕是反派,把他们画的好看一点会死吗?龙族,原本就是美型、耽美的重灾区,让他们男俊女靓不行吗?结果搞这俩基因变异的玩意,让我感觉一下子把电影的层次拉到宝宝巴士的水平。还是以动画产业比较成熟的日本来举例,《圣斗士》里反派的神,波塞冬、哈迪斯,无一不是大帅逼,几代冥界三巨头,也是柔美有米诺斯、英武有拉达曼迪斯,不影响他们当反派。《龙珠》里比较非人的,沙鲁虽然有明显的虫子的特征,但也很难说是丑,布欧更是还很萌。比较近代的民工漫,宇智波斑、友哈巴赫都是各有特色,也很被认可。国漫也不都是这个风格,我看得比较少,但是《刺客伍六柒》里的血魔(临时忘了本名了)、《一人之下》里的全性妖人们,多数也是美的居多。
  3. 还是剧情老套的问题。我猜是不是跟哪吒、封神演义这个 IP 有关系,可发挥的余地比较少,写来写去哪吒就是个冲动的混小子(在这部电影里不那么典型,还是有很正面的人物弧光的),阐教里就是有很多老阴逼,这些年网络小说写得都比较多,让我从一开始就基本可以想到结尾。然后穿插比较刀人的亲情剧情,让电影的前三分之二在我看来非常无聊。有趣的是,我近期看的几部电影,《哪吒 1》、《哪吒 2》、还有《唐探 1900》,都是一个路数,就是前三分之二或无聊或乱搞一通的剧情,到了最后三分之一来上一个你无法忽视的高潮,让你忘记前面的尴尬,一脸满足的走出电影院。

吐槽方面我现在能想起来的就是这么多。下面说一下这部电影让我感觉好的地方。

和上一部差不多,就是国产动画的制作水平上来了,画面不再是过去那种大头儿子小头爸爸那样一眼假的风格,更多了写实,让我感觉,有了好的剧本,中国动画电影真的可以腾飞。更何况这部电影里还有几个让我眼前一亮至今仍然深刻的场景:一是天元鼎挪移的时候,配上背景音的低吟,让我感受到了这件法器的厚重;二是捕妖队全员配合大 BOSS(电影里用的应该不是《封神演义》小说中的人名,现在有些记不清是“无极”还是“无量”了)镇压主角一帮人,最终在天元鼎上形成了一幅世界树的图景,挺震撼的;再有就是哪吒“三头六臂”的场景,乍一看很帅,但再一看怎么就一个头?恍然又是电影的改编,多两个头就不帅了(小吐槽)。

电影的结构与制作让我感觉很舒服、自然。具体说来,就是画面和声音非常平衡,不会有哪一方特别突出的感觉。近期看的一个反例是《好东西》,里面加了很重的音乐,明显是偏另一种表达的风格,好比詹姆斯古恩导的一些电影,比如《银河护卫队 3》,有时让我觉得在看部音乐剧。不是说哪种更好,只是我还不大习惯。音乐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力,只是《哪吒》里的音乐让我觉得更加自然。今天看到《哪吒 2》的配乐是阿鲲搞的,怪不得,牛逼!

另外,还是想说一说中西方文化对待神话态度的差异。今天看电影的时候我又想到了这个话题,实在是让我不吐不快。中国人看待神仙,哪怕再小的神仙,就好比《西游记》里的土地吧,每次被孙悟空揪来问事情,也是个道貌岸然的小老头。可以说中国正神就没有容貌猥琐的,中国神仙也绝对不会有希腊罗马神话里引诱、强奸、兽交这些行为的。看看《哪吒》电影里面吧,从太乙开始,不光长得丑,行事也很孟浪。今天看到一个剧情,两只结界兽被夜叉逃跑了,想办法互相把对方打残,来假装自己受伤,掩盖被犯人逃跑的事实。这已经够猥琐了,然后被太乙看到后又互相推诿,我只想说,收手吧,饺子!前几年费翔演的《封神》上映,我至今没去看,但看过网上分析导演乌尔善在电影画面里夹带私货,误导观众对上古商朝的认知,是因为他受西方势力指使而有意为之,说的有鼻子有眼的。你说《封神》这种服化道这种捕风捉影的都可以说,《哪吒》这种改写传统神话的,是不是更加明显了?

因为近期这部电影还很火,因此我们为了买到好一点的位置,选了中午 2:20 开始的相对冷的场次,导致中午没睡觉的我在里面犯困,睡了几次,略有惭愧。在影院里我想,我近几年在电影院二刷的电影有《寻梦环游记》和《流浪地球 2》,每次都是全神贯注的看完,和这次二刷差别很大。我想一是因为这次是我不得不陪孩子来看的,原本我就不是特别喜欢这部,会让我容易犯困;二是因为电影本身的剧情其实还是比较单薄,不像球二那样有太多的细节可以反复咀嚼,在周日下午这个时间点确实比较容易犯困。

发表评论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