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考虑,我终于在今天购买了 OmniFocus 2 for Mac,这下子算是把 iPhone、iPad、还有 Mac 版本都给配全了。
对于 GTD 这类的应用,我从一开始的敬而远之到现在的渐渐投入有一个过程。最早我了解了这个名词,但不觉得对自己有用,也没想过要试验一下。原因之一是这个词在当时很时髦,而我觉得赶时髦——不管是什么方面——都是一件很逊的事。后来我渐渐的需要管理自己的时间,也需要一个应用来帮助我变得容易忘事的大脑回忆起想要做的事,于是我尝试了一些方法。
最早我用 Mac 的日历来记录,通过一个插件来跟我的诺基亚 E50 手机同步。那个暑假算是我的黄金阶段,每天按时起床,走路去学校,自习、读完新闻组的每一个帖子、吃饭、上课、跟朋友运动,回家。到后来又开学后,我的生活规律被打破,之后也没有继续使用这套方法。
然后我试验了一些工具,比如 Remember The Milk,不过也仅限于试验。
有段时间我觉得很需要一个简单的 TODO List,而且对 Clear 这个应用很是动心。不过我当时用的是 Android 手机,找遍 Play Store 也找不到一款类似的应用,有些 Any.DO 之类的,我觉得都太沉重了——我只想简单记录我之后想要做什么,或者想要买什么,不需要确定这些事是几点几分开始做,几点几分必须做完,所以我没有继续用下去。
后来我用了 iPhone,那时候我已经工作了。不规律的工作上的任务需要我随身记录,以免落下什么事没做。那时候我可以关注我之前仅仅是听说而没有使用的一些 Mac 平台的工具了,比如说 Things,还有 OmniFocus 系列。我开始使用的是 Things,因为他的手机版本是免费的。实话说他的几个 Next、Scheduled 弄得我有点糊涂,Move 功能应该怎么用,也是需要学习,还有我也没有找到如何定义一个事件的截止时间,还有重复任务
后来经过去别家的博客上调研,我开始试用了 OmniFocus,这个倒是挺容易理解的,可以比较方便的设定一个任务的各项属性。上下文这个东西也挺不错,在创建任务时进行简单的设置,就可以方便的按照各种属性进行分类,跟 tag 一个作用。还用项目也不错,我用它管理了婚礼和蜜月,把一些没有头绪的工作挨个维护进去,就能把它们串成一串,一次完成,的确减少了焦虑感,也不必有一处是一出了。总之对比起 Things,我觉得是各种适合我,看来它跟我的相性比较相符。
另一个让我对 OmniFocus 有好感的是它同厂的其他产品,最让我感兴趣的是 OmniOutliner,我觉得我上学时最需要这么一个东西来记笔记。我曾经下载了试用版,尝试用来写报告,结果并不算好。我觉得这东西有点像过去我用的 org-mode,不过在使用上和美观性上各自走向了不同的方向。有了同厂其他软件的加成,我自然对 OmniFocus 感觉更好。
当然,OmniFocus 也是需要学习的,说实话这方面我还真算是刚刚入门。直到我在 Mac 上装上了之后,我才知道如何把一个事件设成每个工作日重复,而不是周六日野出现。现在我觉得有点渐入佳境的感觉,当然有些高级的功能我还需要关注一下。
最早 OmniFocus 的价格让我只是在手机上安装了它,因为我觉得这是急需的一部分,不管在什么场景下,手机自然是最容易掏出来的工具。之后看到 iPad 上的版本有折扣,于是就在 iPad 上也装了。说实话之前我觉得用处不大,虽然屏幕大了,看那些事件列表也更清晰了。不过前几天我买了 iPad 蓝牙键盘,这个问题算是解决了。有了比较方便的输入手段,我就可以在不带电脑的时候用 iPad 工作,这样编辑起 OmniFocus 的列表也很方便。而我最近 Mac 用的则不算太多,要是我上学的时候,那就是不一样的情况了。不过因为我在分析数据的时候,需要用 Mac 来运行程序,所以这两天我一直带着它,感觉价格也可以接受,于是就买下了。当时还想在 mou.li 之类的团购网站便宜点购买,不过最后还是不放心,直接在 App Store 上购买了。我看了一下 pro 版的功能,觉得用不大着,就没有买专业版。当然,这下对我的帮助很大,很对之前还比较模糊的概念,这下子就比较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