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 App Store 还是某篇文章推荐了格致日记。之前听 IT 公论的时候有一期请来了格致日记的开发者当嘉宾,谈到了格致日记。当时我没有很深的印象,只是知道很多国外用户也很喜欢这个应用。这次又看到了推荐,而且描述的很好的样子,于是就先把它安装上了。
装上了之后,我就有点苦恼,因为我的手机上已经有了一个付费的日记应用 Day One 2 了,而且我为了方便,在 OS X 上也购买了这个应用,方便同步。之前也在里面写了一些日记了。Day One 有我不习惯的地方,比如说标题。它的每篇日记都有一个标题,默认是第一行,展示的时候是粗体。如果你不写标题,则正文的第一个自然段就成了粗体,很难看。我们正常写日记,有几次会写标题呢?不过它的其它功能都不错,所以我就给他凑上一个标题了事。
但如果比较 Day One 和格致日记,我还是更加习惯 Day One 的形式,毕竟这是我们传统的日记。而格致日记,采用了《晨间日记的奇迹》一书中的理念,把一天分成了好多格子,每个格子是一个主题,比如“我今天要感谢谁?”、“我今天为家人做了什么事?”等问题,可以给人一个自省的机会,但这种形式有点激进了,我还不是很习惯,事实上,我安装了格致日记后,一篇都没有写。我打算先买一本《晨间日记的奇迹》学习一下再来实践。
我不算是一个长期写日记的人。第一次知道日记并且亲自写日记是小学一年级暑假,老师要求假期里每一天都要写日记。我之前从来没有经验,而且写作文也很不擅长,所以为了诌一篇日记来费尽了脑筋,后来还是母亲口述我写下来的。后来的每一天就是应付着,每天短短的两行到三行,以至于我认知中的日记就是这样。小学三年级毕业考试,作文是要求写一篇日记,我就按照我人生中第一篇日记的样子,写了三行,得分自然不高,不但回家后让妈妈熊了我一晚上,到四年级也让教语文的班主任给不点名的骂了几次。
之后的日记,都是为了应付作业。上初中的时候,老师要求记周记,也是为了锻炼我们的作文能力。我用一个大本子,每一周日就在上面胡划拉,有什么写什么。到了初中,我不害怕写作文了,渐渐的找到了一些门路,所以这项作业让我挺轻松。
到了大学开学前夕,有感于自由自在的日子按天算了,每天惶惶度日,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就找出了一个软皮本,在深夜里记日记,借此理顺一下自己的情绪于思路。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了上了大学,我觉得每天有这么一个时间记录一天发生的事情,还是很有意义的。到了后来,渐渐压力没有这么大了,就荒废了这项活动。
日记应该记在纸上,还是以电子的方式存着呢?有的时候我会思考这个问题。去年,妻子看到同事在用 Midori’s Traveler Notebook,觉得挺好看,就给我也买了一个。我把它用作我工作上用的会议记录本。这个本子的纸质很好,但用橡皮筋把本子绑起来,让我觉得不大习惯,也不正式。不过因为这个本子,我开始接触了手帐。后来看了日剧《我的绅士时尚》,里面有一集专门介绍手帐的,我知道了 Filofax 这个牌子,于是我换了 Personal Malden,它的纸质让我难过的想哭,只好不用钢笔来记录。用了将近一年,我觉得 Personal 的对我来说太小了,2016 年初就买了 A5 Lockwood,它的纸意外的不洇,不过本子太漂亮了,让妻子看上了,我就又买了一个灯塔来用,把 Lockwood 让给了妻子,自己用灯塔来记录工作上的事情,用 Malden 换上 2016 年的内页记录一些日常的事物。
Personal 大小的 Malden 里,每天的空间不多,不过不用来记录会议,用来简要记录生活倒也差不多。有时一天的空间不够写的,就借用其他比较空闲的日子的。不过我也常常感觉检索起来不方便。我有这个博客,但私人的事情不能往上写,于是我也觉得记录电子的日记也挺必要。我在 2015 年开始用的 Day One,当时不觉的自己能记多少日记,只是因为好多人都宣传它,我就安装上试试,然后偶尔不经意键就写写。不知不觉中就记了不少。我开始时还不把它看的多重,因为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往里面写,以至于到后半年直接荒废了它。到今年看到许多关于 Day One 2 的介绍,才又一次安装上了它。不过我不觉得会把它也看的多重,它还没有好道上我爱不释手的地步,虽然里面已经有一些我舍不得丢的生活记录了。
有的时候我的记录很不及时,需要后来来补。有时绞尽脑汁也想不起来那天做了什么,一旦让我回想起来,就有一种没有丢失一天的庆幸。但我想我还需要继续寻找最让我满意的日记应用,我才能真正的放心安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