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溃的 Windows 7 网络设定
帮别人倒腾电脑真是个累活,昨天下午同学请我帮忙设定一下 Windows 的网络。他在国内买了一台新的 DELL 笔记本,装的系统是 Windows 7。
我过去帮别的朋友在 Vista 下设定网络的时候就觉得很有有心无力的感觉了。可能是因为是自从 Windows XP 之后,我很长时间没有使用 Windows 了原因,很多参数的设定都没有什么印象了。所以那次我就搞了一下午,最后也不知道是怎么弄好的。弄完了之后的感觉是想吐,恶心的要命。这次感觉也是这样。
帮别人倒腾电脑真是个累活,昨天下午同学请我帮忙设定一下 Windows 的网络。他在国内买了一台新的 DELL 笔记本,装的系统是 Windows 7。
我过去帮别的朋友在 Vista 下设定网络的时候就觉得很有有心无力的感觉了。可能是因为是自从 Windows XP 之后,我很长时间没有使用 Windows 了原因,很多参数的设定都没有什么印象了。所以那次我就搞了一下午,最后也不知道是怎么弄好的。弄完了之后的感觉是想吐,恶心的要命。这次感觉也是这样。
MT5 有非常不错的主题,名为 pico,很符合我一贯喜爱的简约风格。我从 MT4 的时候看到介绍后就很像用了。
升级到 MT5 之后,虽然我之前做了一个三栏的白色模板,用起来一直也不错,不过在看了 pico 的缩略图之后,还是觉得想试一试。于是我就在升级不久就把主题换到了 pico。
由于 MT 的效率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因此人们找了各种方法来提升 MT 的性能。在 MT4 中,我用了 AnySQL 的方法来缓存了搜索结果。因为 MT 的 tag 是基于搜索动态生成的,所以这个方法在第一次访问一个 tag 的时候会在硬盘上生成缓存,在一段时间之内再次访问这个 tag 时,直接从硬盘上的缓存来输出页面,速度自然就上去了。
最近上网感觉很不爽,因为突然觉得浏览器都不大好用了。
我目前机器上安装的浏览器有三个:Safari、Firefox 和 Chrome。其中时间用的最久的是 Firefox,在目前对我来说是排在第一位的。过去我一直用 Safari,因为这是系统自带的,过去用着也还不错。但自从升级到版本 4 之后,新东西倒是有一些,但效率就不敢让人恭维了。过去我的首页还是默认的 top sites,每次启动 Safari 的时候系统生成首页上的那些缩略图就足以让我的机器卡一阵子了,后来我忍无可忍把首页设定成空白了。之后发现效率越来越差,就改用了 Firefox。Chrome 是最后开始用的,自从出了 for Mac 的 beta 版我就开始试用了,因为在 Windows 下用着感觉不错,所以就希望也在 Mac 上用。但那时 Chrome for Mac 的实现还相当不完善(其实到今天我也觉得缺少一些功能),而且不能安装扩展,这让习惯了 Firefox 下的 AdBlock 之类的插件的我很不适应,所以就放弃了。
在 Mac OS X 下编译 Emacs 非常简单,从 BZR 上下载(记得要用“–stacked”参数)最新的源代码后,运行
./configure --with-ns
make
make install
就可以生成 .app 程序包。自从我知道了这个方法之后,我一直在用最新的 Emacs。
实在是忍不了了,我在创建了一个 wiki 来做日常的记录之后,经常用它来记笔记什么的。Wiki 的便捷性就不用说了,只需要浏览器,不需要其余设施。内容放在服务器上,也不怕丢失。但最让我头疼的是 MediaWiki 的快捷键的问题。
9、10 号的时候从 Twitter 上看到有人说 Google Buzz,简单的了解了一下,说是 Google 的微博服务,与 Gmail 集成的。我那时候还没有见到过 Buzz 的页面,只是从 Twitter 上看别人在讨论。有人说他不会用 Buzz,有人说可以把 Twitter 同步到 Buzz 上云云。
有些时候最可气的是,明明有个东西你知道见过,但用的时候就是找不到了。
我这学期网络课的项目要求在明天之前交 Proposal,要求中说如果是用 LaTeX 排版的可以有加分。我这学期之前一直在用 ConTeXt,这学期一直在用 Emace Muse 和 org-mode,感觉很长时间没有用过 LaTeX 了。开始的时候我想接着用 ConTeXt,毕竟感觉熟悉一些,但在 Emacs 中打开一个 .tex 文件却提示错误。我才想起我这个自己编译的 Emacs 里面还没有安装任何 ConTeXt 的支持。后来为了方便大家一起工作,决定用 LaTeX。之前加上 AUXTeX 插件的 Emacs 也用惯了,于是我就自己装一次 AUCTeX,既为了这次使用,也为了将来编辑 ConTeXt 时用。
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断断续续的研究 wiki。主要的目的是想用 wiki 来做首页,因为我厌倦了一直依赖手写 HTML 代码来更新首页。因为这样弄起来麻烦,所以过去我的首页基本上都是常年不变的。我一直觉得首页应该是一个站点的门户,所以我在 2007 年第一次建立这个站点的时候就决定把 blog 分离出来。那时候有很多人的首页上来就是自己的 blog,我觉得作为一个学计算机的,网站应该保留一些传统,所以尽管我的主页常年不动,几乎是个废物,我还是一直留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