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 的触控板坏了
今天下午,发现我的 MacBook 的触控板(Trackpad)坏了,可要了老命。
坏了的部分是下侧的按键部分。我不知道是不是卡住了还是怎么样,总之这个键没办法按下去了,上方的触控部分倒是正常。
今天下午,发现我的 MacBook 的触控板(Trackpad)坏了,可要了老命。
坏了的部分是下侧的按键部分。我不知道是不是卡住了还是怎么样,总之这个键没办法按下去了,上方的触控部分倒是正常。
最近我又从 Firefox 换到了 Chrome。
我选择浏览器的主要标准是:
速度流畅,占用资源小
除广告、脚本功能(也就是类似 Firefox 的 Adblock、NoScripts 插件的功能)
我之前在 Chrome 出了 for Mac 的版本之后,使用了一阵子 Chrome。但后来我发现对我来说,Chrome 有严重的效率问题。其实这可能不算是 Chrome 的错,因为我的浏览器使用习惯导致我用着用着,打开的标签数目就上了 60、70 了。估计标签页开多了,在硬件的限制下,哪个浏览器都不会有很好的性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因为 Firefox 里面 AdBlock Plus 插件表现不错,就在 Chrome 里也安装了这个插件,结果非常让我失望。还有禁止页面脚本的插件我没找到。这导致我打开一个页面(多数是国内的网页),突然出现了背景音乐,还有低俗的广告,让人的心情好不起来。
我在挺早之前看 Apple4us 上的“工具癖”系列文章时,在这一篇里知道了 MarsEdit 这个离线写 blog 的工具。我尝试的时候,感觉不错。毕竟在写字的时候,用浏览器的输入框并不是很方便,速度是一方面,有时候的误操作就让人特别头疼了。离线写作工具的好处就在于此,解放了很多东西。
什么样的操作系统造就什么样的操作习惯。
在过去用 Gentoo 的时候,很多动作都是在终端下面完成的。而在 Mac OS X 中,我虽然每次开机后一定要启动的程序就包括了终端,但很多动作都无法在这边完成了。久而久之,我对这些动作的命令也记不太清了。
自从 2008 年 4 月 1 日我把目前使用的这台 MacBook 买回家后,一直用到了今天。总体上还是令我满意的:操作系统上虽说我从一些细节上更希望用 Linux 一些,但 Mac OS X 与 Linux 也算是各有千秋;我看中 MacBook 的主要还是它的硬件。我上一台笔记本电脑 DELL XPS M1330 的差劲质量实在让我怕了,那台电脑属于 DELL 的家用机系列,没有全球保修,所以一旦出了我修不了的问题,就直接天地不应了。上次就是在学期中间电脑的屏幕坏了,实在给我带来了很多麻烦。
最近上网感觉很不爽,因为突然觉得浏览器都不大好用了。
我目前机器上安装的浏览器有三个:Safari、Firefox 和 Chrome。其中时间用的最久的是 Firefox,在目前对我来说是排在第一位的。过去我一直用 Safari,因为这是系统自带的,过去用着也还不错。但自从升级到版本 4 之后,新东西倒是有一些,但效率就不敢让人恭维了。过去我的首页还是默认的 top sites,每次启动 Safari 的时候系统生成首页上的那些缩略图就足以让我的机器卡一阵子了,后来我忍无可忍把首页设定成空白了。之后发现效率越来越差,就改用了 Firefox。Chrome 是最后开始用的,自从出了 for Mac 的 beta 版我就开始试用了,因为在 Windows 下用着感觉不错,所以就希望也在 Mac 上用。但那时 Chrome for Mac 的实现还相当不完善(其实到今天我也觉得缺少一些功能),而且不能安装扩展,这让习惯了 Firefox 下的 AdBlock 之类的插件的我很不适应,所以就放弃了。
在 Mac OS X 下编译 Emacs 非常简单,从 BZR 上下载(记得要用“–stacked”参数)最新的源代码后,运行
./configure --with-ns
make
make install
就可以生成 .app 程序包。自从我知道了这个方法之后,我一直在用最新的 Emacs。
过去我上课的时候总喜欢坐在第一排,因为那时觉得自己英文可能还不够正常理解老师说的每句话,坐在第一排可以帮助我集中精力听清楚。这个学期以来,由于心态的变化,我开始喜欢坐在后面。这样的好处是有更多的自由度,听起课来也更轻松一些。当然,需要记很多课堂笔记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分析》课我依旧是坐在前排。
有些时候最可气的是,明明有个东西你知道见过,但用的时候就是找不到了。
我这学期网络课的项目要求在明天之前交 Proposal,要求中说如果是用 LaTeX 排版的可以有加分。我这学期之前一直在用 ConTeXt,这学期一直在用 Emace Muse 和 org-mode,感觉很长时间没有用过 LaTeX 了。开始的时候我想接着用 ConTeXt,毕竟感觉熟悉一些,但在 Emacs 中打开一个 .tex 文件却提示错误。我才想起我这个自己编译的 Emacs 里面还没有安装任何 ConTeXt 的支持。后来为了方便大家一起工作,决定用 LaTeX。之前加上 AUXTeX 插件的 Emacs 也用惯了,于是我就自己装一次 AUCTeX,既为了这次使用,也为了将来编辑 ConTeXt 时用。
今天中午发现了一个相对比较严重的 Mail.app 程序在垃圾邮件检测时的问题。
在回复老师的邮件时,我突然想到了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检查 Junk 文件夹了,于是就顺便过去看了一看。在往下滚动的时候,我看到了有很多我希望保留的邮件被标记为了垃圾邮件。不止是中文邮件,英文文件也有好多。其中最明显的可能是来自 Flickr 和 Orkut 的邮件了吧。我之前在曙光博客上的留言回复通知也被过滤了。还有之前我同学给我发送的邮件,以及上个学期我们《密码学》教授群发的邮件也被过滤了。Site5 发来的 Adsense 优惠码也被挡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