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
— netgeek動物 (@netgeekAnimal)
— netgeek動物 (@netgeekAnimal)
之前说好的 Pixel Watch 智能手表,也许已经被 Google 抛弃了 [https://www.ifanr.com/1094445?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2
看到这个消息,我一点都不感到意外。
之前没用过 Apple Watch 的时候,心中也是对智能手表有一种因神秘感而产生的向往。后来戴过一段时间的 Apple Watch 第一代,刚开始因为新鲜感,什么事情都想在上面完成,后来意识到自己举着手腕,费力的用另一只手点来点去,是一种很傻的行为。和软件运行的速度没关系,在手表上操作,速度再快也不过是和掏出手机来操作持平。有人提到运动、心跳记录,不过他们更像一种被动的行为,而非主动去操作。总体来说,在手表上做看时间以外的行为,都是一种装逼。
今天早上,读到了少数派《[送码] 以时间计划为核心,这款应用想要帮你更智能地管理任务:Sorted³》一文。如果是一般的时间(任务)管理工具,我大概也没兴趣仔细看,不过开头看到作者说他的 Todoist 快到期了,因此找到了 Sorted 3 这个应用。我想能替代了 Todoist,一定有过人之处,所以就略微仔细的看了看。
今天在读旧的电子邮件的时候,看到了一直没有读的《Getting Started With Ulysses》教程的第 7 课,就简单扫了一眼标题,其中这篇《Split, Merge, Glue》让我很有感触。
今天读到爱范儿的《老人被互联网「抛弃」,孩子也在面临新的「数字鸿沟」》,里面提到:
这位女士介绍,她经常听到人力资源开发的同事们抱怨,在为公司培训新员工时,这些孩子们会问一些让人感到困惑的问题。比如,电子表格中的单元格是什么?如何双击? 提出这样的问题太罕见了,他们怎么能不知道计算机使用最基础的操作呢?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随着智能手机变得越来越方便,有些学生从未摸过电脑。 这些使用手机上网的年轻人,他们不是互联网世界的外人。但是不会使用鼠标和键盘的他们,不具备具备未来工作所需的技能。因此,他们可能会成为办公室里的「弱者」。 我感觉颇不以为然。诚然这段文字初听上去很有一种“本领恐慌”的惊悚感觉,但心中又觉得有哪里不对。不知道基础的操作怎么了?学就是了,很难吗?学习这些技能都觉得困难的人,难道不应该被淘汰吗?要么就应该走向不需要这些技能、更适合的岗位,否则一家企业/机构为什么要养这样的员工?
今天,我在爱范儿读到一篇文章《英雄已死:老国货钢笔走在抄袭的不归路上》,虽然心中对钢笔的命运有些唏嘘,但文章本身的笔触虽然忧伤,但没有让我产生遗憾的想法。因此我想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对钢笔的感情。
从个人历史上说,我开始用钢笔启始于小学一年级,之前都是用铅笔的。第一支钢笔就是英雄,那个时候我们能买到的也只有英雄了。全班包括老师和所有同学的钢笔似乎都是千篇一律的,包头的钢笔,我一直觉得很丑。小学时候一直是懵懵懂懂,也不大知道笔的好坏,写字也没有什么心得。直到上了初中,看我们班的班长写字,领悟到了书写时的抑扬顿挫,写字这件事情似乎第一次变得有趣起来。那个时候父亲给了我一直派克的钢笔,我特别喜欢。首先它的外壳就很美观,不像之前用过的那种千篇一律的包头钢笔。派克的外壳很有特色,特别是笔的尾端,辨识度很高。之前我见识过其他的派克笔,这只是我的最爱,因为外壳不是派克经典的金属银色,而是蓝黑色的塑料。后来这只笔的外壳渐渐老化,螺丝口那里开裂,渐渐我也不用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