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六

《读库》20 年与阅读焦虑

晚上,我读完了《读库 2500》。

今年 1 月下旬,我在 flomo 的微信公众号上看到这篇文章:《flomo × 读库:2025年全年阅读计划》,因为我同时是这两样的用户(或者用过),因此第一时间点进去。里面推广的是 flomo 和《读库》的联名套餐。我是《读库》的早期读者,已经 10 多年没有碰它了,这次被唤醒了之前的情怀,于是就订阅了 2025 年的《读库》M 计划,准备重新恢复《读库》读者的身份。没有买这个联名,是因为我用 flomo 也不多,而且还有近一年的 Pro 订阅,在《读库》的天猫旗舰店里用了优惠价格更便宜。

我喜欢剧透

人们对于剧透这件事情的认知有好有坏,不过我在现实环境中总觉得是反感剧透的居多。我在国内上大学的时候,有个室友就特别讨厌剧透,每次我们围在一起看电影的时候,一旦有人要剧透,他总会厉声制止。网上这种情况更多,我记得有一次看了一集Heroes,可能是那一集剧情特别跌宕起伏,我不禁在Twitter上赞叹了一句情节,结果立即有人回我“不要剧透”。老六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表达了他对剧透这一行为的愤慨,里面他讲的被剧透的事迹悲惨的可以用催人泪下来形容了。在维基百科上,很多关于影视作品的条目,在介绍剧情的片段时,常用技术把剧透的部分给隐藏起来,并提示下面内容可能会降低观赏性质云云,手动点击后才能看到。在美剧论坛里,在有剧透内容的帖子的标题上标明“剧透慎入”已经不是一种美德,而是一种基本的道德了。

推荐《疯狂的博客》

今天在Google Reader里看到了王小峰的文章《关于DV》,大概是长期远离国内人民的生活,视频网站只看YouTube的原因,一时间没有想起里面说的“鸡巴6”到底是说的谁。于是上页面上看留言找提示。找到答案后,顺便往后面拖了一下,发现有长篇留言,仔细一看马上就被吸引住了:

话说王三表答应好好考虑一下新浪博一客的建议,其实他真的很认真地考虑了,因为这不单是钱的问题,而且是很多钱的问题。…… 期间王三表还出了《文化@私生活》,但那些平时在网上叫得老响的粉丝抠得厉害,只喜欢到他博客来看免费的,不愿意到书店把它买回家,即使有到了书店,也是左脚站着看”给你自由过了火”,右脚站着看”人人都爱塞林格”,然后蹲着看”十面埋妇”,最后揉揉大腿回家去。…… 王三表给老六发了一条短信—-老六,如果我不去牛博而跟老罗翻脸,你还当我是朋友吗?少倾,老六传回两个字—-嗯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