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ry

记日记的习惯

前两天我重新买了一年的格志日记的会员,想尝试把记日记切换到格志。之前我在 Day One 上写,感觉 Day One 的每年订阅费用不低,心想是否可以“消费降级”一下。

其他日记软件我唯一了解且比较信任的就是格志了,几年前因为读了对他的作者的访问而了解了这个软件,之后看它不断演进,一直对它比较有好感。原因一是它的作者对日记这件事有思考,且一直专注于日记这个赛道多年;二是它近期开展了订阅制,软件的存续更有保障;三是它支持苹果和安卓两种设备。之前短暂使用华为 Mate 50 Pro 时尝试过一些其他的日记应用,多数不符合我的使用习惯,而且因为存续时长、名声问题,我不大敢用它们,非常担心某天突然停止服务。

关于用 Obsidian 代替 Day One 这件事

去年底开始,确切的说是 2022 年底,我曾经尝试过在 Obsidian 里面写日记。这个选择看上去有点顺理成章,因为 Obsidian 官方自带一个 diary 插件,可以按照设定的规则,每天生成一个新的条目,还可以自己设置模板。

尝试一下格志

上周,我听了 Flomo 的作者刘少楠的一节网络直播课,题目是《如何系统做好知识管理》,题目我非常感兴趣,课程的内容也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

我目前在工作中就面临着知识管理的问题。我现在在单位的一个 B2B 平台开发运营团队,因此日常办公电脑都是外网,团队之间和大多数中国企业一样,用微信群来交流或传输文件。没有任何文档沉淀的机制,经常一份合同,找不到最新的版本,还有同事在硬盘共享了一个文件夹,放供应商的信息,但访问起来还是不大方便。我个人角度,经常有各种各样的信息,时常一下子冲过来,我来不及整理,感叹一团乱。

2016 回顾 & 2017 愿望 & 冷清

在每个辞旧迎新的日子,很多写博客的人都会写一篇总结的文,回顾一下一年中做过的事情、读过的书、取得的成绩,我对此从来不屑一顾,凡是太过于形式的事情,我是从来不做的。偏偏今年想写这么一篇文章,我想主要原因是 2016 年发生的事情挺多,到年底想要倾诉的欲望也更加强烈吧。

转移日记

我在用三星 Galaxy Note 7 的时候,需要一个像 iPhone 上 Day One 一样的应用来记日记。很容易的,我找到了 Journey。

我用的很好,一方面 Journey 本身就不错,另一方面,安卓系统上有非常好用的谷歌拼音输入法,我觉得比苹果上的输入法要好用 50 倍,我在这一个半月写了几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