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note

开始试用为知笔记

今天,我注册了一个为知笔记的帐号,开始试用为知笔记。

之前,我一直在使用印象笔记,也听说过为知笔记的口碑不错,但一直没有关注,因为我不大想从印象笔在记上切换出来。我用印象笔记的历史很长,在 Evernote 刚刚发布试用电邮申请注册的时候,我就开始用了,那个时候 Evernote 仅仅有个 Mac 客户端。开始的时候我也没觉得 Evernote 有多么好用,一般我是用它当作一个网页收集器,遇到了不错的内容就用它保存一份,其它自己真正在 Evernote 上起草的东西没有多少。

Google Keep 和印象笔记

昨天我从 LinkedIn 上认识了 elya,从她的博客上看到了她制作的关于 Google Keep 分析幻灯片。这是将近一年前制作的,不过读过之后我也挺有感触。

Google Keep 出来的时候,Evernote 早已不知道流行了多久了,所以可以说 Google Keep 有些生不逢时。毕竟面对 Evernote 这样一个相对成熟的产品,Google Keep 的亮点也就是 Google 这部分了。可惜的是,Google 最近的表现不力,关闭 Reader 之类的服务说明了 Google 并不能保证你的数据永久有效。没了这一点,这个产品真的没有什么太吸引人的地方。

印象笔记和个人 wiki

昨天晚上我找到了解决 Launchbar 不索引文件链接的方法。事情是这样的,我通过 Homebrew 安装 Emacs,之后 Homebrew 会把 Emacs.app 文件软链接到 /Applications 目录下,这样就可以在 Launchpad 里找到它运行了。可 Launchbar 不索引这样的文件链接,导致我过去基本没法通过 Launchbar 来启动 Emacs,只能把 Emacs 的图标拖到 Dock 上,用鼠标点击运行。当然 Launchbar 也不是完全不能启动 Emacs,我进入 Launchbar 后,先找到 /Applications 目录,再按方向右键,然后再搜索 Emacs 就可以了,不过这样也就失去了用 Launchbar 的意义了不是。

印象笔记是成品化的 Google Docs?

过去我是 Google 产品的忠诚用户,基本上 Google 的每一个产品我都用过,就算现在没有需求,我也要先试试再说。Google Docs 就是这么一款产品,当时看到了可以在浏览器里随时用 Office 的功能,真是让我觉得惊为天人,这是 AJAX 的高级成果啊。后来 Google 将 Docs 进化成了 Drive,还出了客户端。我曾经想着将我的所有文件都放进去,这样既可以云端备份,也可以在浏览器里编辑。后来我渐渐的发觉我从来没有需要过编辑过这么多的文件,然后渐渐的就没有再用它了。

用印象笔记写博客草稿更好

从我在青州时用手机写过两篇博客文章时,我开始养成了在印象笔记中写博客草稿的习惯。

最早我写博客是即兴的,脑中有了想法后组织成大体文章,就找时间写出来。后来有时会有脑中有不止一个话题的情况,还有有时有想法但没时间写作的时候,我会把想法记到草稿纸上。我那时写作业、记笔记什么的有很多背面可以写字的纸,在上面记下几个话题非常方便。有时我会在一张纸上记录好几个话题,有时间慢慢的写,能写上几天。后来还有一种情况,我写一篇没有时效性的文章时,可能在没写完又暂时不想写的情况下,就发布成草稿。不过这种方法不大好,我又好几次存了草稿后就一直没有继续写完的情况,最后导致失去了写下去的兴致,也忘了当初想好的写法了。

更深刻的认识了 Evernote 和印象笔记的不同

昨天夜里,跟远在美国的 @izh 同学聊了几小时的天。因为我最近写了一些关于印象笔记的博客,所以他问了我一些关于印象笔记的东西。

当时我正好有个笔记,想跟他分享一下,于是就找到了分享功能,用电子邮件给他发了一个链接。结果他收到后点进去,说是要注册印象笔记的帐户。我说在登陆里应该有个可以切换的地方,然后就可以用 Evernote 的帐户登陆了。结果他登陆成功后,却不能看到我分享的笔记。

我改主意了

昨天晚上,我看了一些关于印象笔记的视频。印象笔记官方的视频库在优酷上,里面多数视频是直接从 Evernote 的宣传视频里转到优酷上的,有些视频做了翻译,少量中国区自己制作的视频。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视频,这些视频的质量都很高,非常有启发性,让我觉得我可以用印象笔记做更多的事情。

没有买印象笔记 X Moleskine

我挺早就知道了 Moleskine 这个品牌,忘了从谁的博客上看到的了,反正对当时的我来说是一个比较遥远的东西。虽然是简单的一个本子,不过它的各方面的参数与细节都比较吸引我。当时我在读书,当然需要记笔记,Moleskine 这么好的本子我都觉得记笔记可惜了。

这是个玩笑吗?

今天从印象笔记的博客上慢慢的看到了他们的视频库,里面介绍 Evernote 点点滴滴的视频都非常好看,除了这一个:

“这是一个玩笑吗?”是我看这段不算短的视频的唯一想法。

我没有用过 Windows 8,连 Windows 7 都没有碰过几下。这时候突然见到这么一个视频,这么一种操纵计算机的方式,不由得让我不吃惊。可以看出,Windows 8 想改变人们跟计算机之间关联的方式,它想让计算机变得跟我们的纸张、笔一样的自然,所以设计了这种界面。只可惜计算机始终是计算机,从目前的技术来看,无论如何我们都没法把它做成一张纸。以目前的技术妄图实现这个目标的结果,只有制造出反人类习惯的产物。

Evernote 的白板

最近我用印象笔记比较多的。虽然我从 2008 年 Evernote 开放注册前就注册了帐号,但我多数是用它来保存网页上的内容的,自己往里写东西的时候还真是较少。虽然抓取网页内容也确实是 Evernote 的一项功能,但我觉得它脱离了笔记本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