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目前对姜萍的质疑
最近这一个月,姜萍事件在一些网络平台上讨论的挺多。现在大数据搞的信息茧房的事比较多,因此我观察到的情况可能做不得准,多少有个参考吧。我常刷的平台里,小红书最多,知乎第二。知乎上的观点相对比较中性,小红书上正文中看到支持一方的观点很多,评论中支持与质疑的比例大概在 6:4,而且很多评论也往女性、中专生上贴,也有一些实在脑残的评论,看的我血压升高,不过,我跟与他们争辩没有兴趣。
最近这一个月,姜萍事件在一些网络平台上讨论的挺多。现在大数据搞的信息茧房的事比较多,因此我观察到的情况可能做不得准,多少有个参考吧。我常刷的平台里,小红书最多,知乎第二。知乎上的观点相对比较中性,小红书上正文中看到支持一方的观点很多,评论中支持与质疑的比例大概在 6:4,而且很多评论也往女性、中专生上贴,也有一些实在脑残的评论,看的我血压升高,不过,我跟与他们争辩没有兴趣。
有这个想法很长时间了。
主要是工作中有一些分析表格数据的工作,如果人工的在 Excel 里面用眼睛去看,实在不是一个健康的活。于是我自然的用上了计算机。需要用的操作其实很简单,就是计数、Excel 的 VLOOKUP 功能找出对应的数值再求乘积、求和,我写过几个程序来自动统计。
Emacs 是我最喜欢用的编辑器。最早我是在大约 2005 年从王垠的网站上知道它的,同时听说的还有 VIM,后来经过尝试,我觉得 Emacs 更加符合我的口味,用起来更为自然,因此从很早起我就用 Emacs 来写程序。
前几天偶尔上 Twitter 的时候看到别人的一条推,说是 Twitter 可以导出自己过去发布的所有消息了。这是我一直想做的,原因之一是 Twitter 自己限制了它是一个快速更新的消息发布集中地,而已经发布了的消息就不是它所关注的了。所以过去你要是在 Twitter 页面上不断的点“上一页”,能看到的页面是有效的,印象里好像回退到 20 几页就不能再往前看了,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改进。因此我很早之前就有把我所有的 Twitter 条目都导出来的想法,可惜 Twitter 的 API 也有类似的限制,因此这个想法一直没有实现。
过去我对 JavaScript 非常不感冒。原因估计是刚开始学的时候的心理阴影。
最开始在我的印象中,JavaScript 是一种给网页提供动态效果的工具,这跟我一向的“内容最大”的观点相冲突。由于我开始上网后有好几年都只能用慢速的电话线拨号上网,为了节约流量,提升速度,我特别讨厌网页上的花里胡哨的效果,重点关注的只有内容。早期的一些国内的网页,尤其是新浪、搜狐提供的 blog,很多人非常烂俗的在里面添加各种效果,比如动态背景、背景音乐等等,这些在像我这样用慢速网络上网的人来说,绝对是一种灾难,从那时我就对这些东西深恶痛绝。连带着对 JavaScript 的观感也不好了。后来出国后有了高速的互联网连接,但我这种“抠门”的习惯是改不了了。现在我的浏览器也一直用着 NoScript 插件。
前几天看 LISP 资料的时候看到有文章提到 LISP 的分支有 Logo。我当时十分怀疑这个 Logo 是不是我小学时计算机课上讲的用于绘图的 Logo 语言。今天专门看了一下维基百科的介绍,发现这竟然是真的:
我最早是在上高中时,从王垠的网站上知道了 Scheme 这门编程语言,后来洪峰的一些文章也提到了不少 Scheme 的功能。那时我比较迷恋 Scheme,一方面因为我从来没有接触过函数式编程语言,Scheme 这种用小括号堆砌出来的代码,比起过程式编程语言来说新奇了许多;另一方面也有 LISP 光环带来的效应。所以当我得知了有一本书,名为 Structure and Interpretation of Computer Programs,中文名为《计算机程序的构造和解释》,堪称 Scheme 语言的“圣经”,并且是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系的初等课程教材后,我就一直像一窥这本书的风貌。
和很多人一样,我第一次听说 Ruby on Rails 的时候知道了“10 分钟内写一个 blog 系统”的视频。Rails 的创始人 David Heinemeier Hansson 边讲边做,七搞八搞,伴随着一声声 “whoops”,一个简单的 blog 就完成了。
Mac OS X 下我常用的终端程序中,Terminal.app 和 iTerm 都有一个 command+k 的快捷键,作用是清除终端里的字符,回到只显示一个 shell 提示符的状态。这个操作是终端软件自己的,而不是执行 clear 命令,因此效率上会高一些,在远程终端里尤其明显。而且按两个键远比输入五个字符再按回车要舒服,因此我很快就习惯了这个快捷键了。
一个人对于编程语言也有自己的倾向,我最近和同学一起完成学期项目时,有了深刻的体会。
我们的学期项目是网络课上要求的,让我们写一个socket程序,让几个客户端可以通过服务器来玩NIM游戏。我们第一次小组讨论的时候决定用C来做。我同时修一门计算机组成的课,作业是用C语言写虚拟机。我看了老师给的答案后,感觉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一扫以前对C语言的恐惧心理,所以也信心满满的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