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ter

我的Plurk的使用感受与想法

说起来,我得知Plurk还是因为它在中国被封锁的新闻。当时我上去看了一下别人的页面,觉得不过是又一个Twitter的复制品,因此也没有再关心。后来我在这几天看了不少台湾人的blog,发现Plurk这个东西在台湾挺火的,很多人的blog侧栏上都加了Plurk的gadget。特别是传奇的“Twitter女王”林凯洛blog侧栏上同时摆了Twitter和Plurk的gadget。林凯洛的Twitter数目比我多了大约20000条,我当时就觉得在Twitter上有了27000+条记录的人要同时用Twitter和Plurk两个,于是就点了她blog上的Plurk注册按钮,注册了一个帐号。

与其它的仿Twitter微博不同,Plurk给我的感受就是界面做得相当精美。整个页面分成两部分。上半部分是更新的条目。与传统微博不同的是条目按照时间先后横向排列,可以动态的显式出更新的顺序。用鼠标滚轮可以使线条左右滚动。另外交互线程也比Twitter有了改进,可以清楚的显示出来一个条目的回复过程。这部分也支持一些快捷键,比如V浏览、U更新之类的。页面下半部分是发送更新与用户信息区域。与传统微博一样,Plurk每条信息也是140个字符。信息前面可以在下拉菜单里选择动词,比如“想”、“说”、“觉得”什么的,这样发出的信息就成了“liufeng 说 XXX”这样的话。信息框右侧也有下拉菜单可以选择条目的表情。

Blog在我的身边没落了

今天清晰的感到我周围的人不爱写blog了。

意识到这一点已经很长时间了,但今天真正让我感到详细的感慨。起因是我看到了“憂鬱馬戲團”的一篇Movable Type教学文章《Blogrolling 使用教學》。Blogroll我一直以为就是blog页面上的友情链接,给blogger们建立关系用的。而Movable Type貌似没有默认提供这个功能,所以要花一点功夫自己来修改模板。看到了文章后,我就在想我要不要也弄一个,然后才意识到我不用Blogroll好久了。

从Twitter更新校内状态成功!

继续上篇文章,紧天吃午饭的时候觉得那里说的两种方向都不太容易解决。Python的那个最诡异,实在不知道是哪里的问题,而且Python那个脚本,用了几个库,好像我目前手上能用的虚拟主机上(Dreamhost和SDF)都没有;Bash的那个,我实在是不想把目前的宝贵时间花在学习一门新语言上。然后就想到了我过去最喜欢的Perl,既然它被称为是一门“粘合语言”,应该在里面可以直接调用yegle写的wget语句,而且前两天用Perl写过海词客户端简化版,里面就用了正则表达式来处理了HTML。相对与海词的那个排版混乱的HTML输出,Twitter给的XML可简单清晰多了。

我不知道Perl里怎么解析XML,不过Twitter的XML很简单,我几下就弄出了需要的最新的tweet文本和那一条tweet的时间。然后用yegle的wget语句提交,一下子就成功了。然后就发现了一个困扰了我长时间的问题:如果tweet里面是中文,就无法提交(实际上是提交了一个空信息)。然后让程序打印初那条tweet的文字,发现都成了写这样的东西,然后就到处研究怎么把它转换成正常的文字。后来从这里知道了需要用HTML::Entities来处理(代码里第38行)。做了这一步后那些wget语句就又好使了。

校内状态更新有进展

不愧是水木的Linux版主,yegle直接用wget就能成功的修改了校内的状态。不过话说wget、curl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命令行工具还真是牛屄,man了一下yegle的代码里面wget的参数,感觉我过去只把wget当成一个下载软件只是大材小用了。

我测试了他的代码。刚开始的时候一直不能成功,后来经yegle在Twitter上指点后也成功了。只是不会更新“目前”的状态,而是修改的“目前”的上一条状态。换句话说,目前的状态显式“什么都没做”,但从个人主页上可以显式状态被修改的历史。

这已经相当程度的解决了问题了。我对用shell处理xml还不熟悉,不能做到一直在后台更新Twitter的消息,有待以后研究。或者再继续修改那个Python脚本。要么就干脆结合Python和Bash,也可以解决问题。

被Python字符串弄崩溃了

受发芽网上的一段“校内网发帖机”的启发,最近想修改那段代码,让它可以部分的实现Twitter状态和校内网同步。之所以说“部分的”是因为我不知道怎么样让它像Facebook的Twitter插件那样Twitter的消息发送完毕后几乎同时(相差不到10秒钟)把Facebook的状态一并更新。另外一点很惭愧,就是我对HTTP编程不熟悉,目前还找不初修改校内的状态要提交的代码,只能修改一下原来的代码,在写日志上面做文章。

就算这样,也还是遇到了不少问题。我目前的打算是像过去WordPress上用过的一个插件,名字大概叫twitter-post那样,总结一天的Twitter消息,成为一篇文章,发送到校内上去。我开始用的是python-twitter这个包,很方便的就能弄到Twitter的消息。不过在它的GetUserTimeline()方法的说明中说到里面有一个since参数,提交一个“HTTP-formatted time”,就可以获得从那个时间点以后的消息。我觉得它应该能让我获得前一整天的所有消息,虽然需要做点处理,删除今天的消息。但这个“HTTP-formatted time”我实在是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昨天下午几乎找遍了我能从网上找到的所有表示时间的格式,怎么测试,它都只给我默认的最近20条的消息。可笑的是,python-twitter的代码里有test可以运行,而里面测试since参数的用例里用得Twitter帐号居然总共才不到10条tweets,这样GetUserTime()返回了所有的tweets,当然都是他要的时间段的啦。没办法,我只好去它的Google Groups里发问,结果今天居然找不到我提交的帖子了,难道是开发者觉得我是捣乱的?!!

Twitter上follow谁?

Twitter上follow谁?今天看了月光在Google Reader上分享了一篇来自”望月的博客”的文章《45+或许你想follow的twitter帐号》后,突然有了明确表述的想法。当然,我不是Twitter专业用户,讲得都是我自己的想法,并不客观。

首先我想说一下”微博”的作用以及由于作用所带来的它的性质。与传统网站、新兴的论坛、blog一样,微博的作用同样是发布信息的媒体。他们之间的区别是成本不同:传统的静态网页需要发布者有编辑的权利,而论坛、blog则只需要一个帐号。Twitter则把这种成本进一步降低,可以说是使成本无限接近与一个标准。这里的”标准”,被我不严谨的描述为”越接近这个标准,人们越有意于发布一篇文章/帖子/信息…”。

Motion Rocks!

Motion是Six Apart公司新推出的网络信息聚合程序,包含在最新的Movable Type Pro (4.25)中。在它的页面上是这么描述它的作用的(我翻译的中文):

从Twitter到FaceBook,你已经用社会化媒体来与客户在线的建立关系了。但这些服务无法让你完全的控制你的品牌。现在Motion在确保你的社区仍然与外界关联的同时,带给你一种统一管理你在所有这些社会化网络上的信息方法。

手机上的Twitter客户端——cTwitter

今天从洪波的Twitter页面上看到了他试验用cTwitter更新Twitter的消息,便顺着链接去了cTwitter的主页上去看了看,发现了这个好用的手机Twitter客户端,让我高兴了好一阵子。

我立刻下载下来用用,发现它是用Java写的,在我的Nokia E50上跑挺稳定的。它的界面很简洁,与手机版Twitter的界面挺类似的。运行时反应非常迅速,是一款非常优秀的Twitter client。除了支持手机更新外,cTwitter还支持查看自己、好友和公众的时间线,以及回复或向好友发送私信。可以说,这些功能已经使cTwitter大大的超越了手机版Twitter了。

好玩的Twitter

我注册Twitter的时候,是国内的几个有名的blog介绍它的时候。对于这种东西我一向是不放过的,于是立即注册了。注册后,我有些茫然,这么一个不支持中文、只能输入140个字符的东西,有什么用呢?有谁会一天到晚的抱着别人的Twitter看个没完呢?

Twitter,饭否,还是叽歪de?

我在Twitter上说我刚刚有点想通了Twitter的意义。这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过去我一直不明白短短的一句话有什么意义,这与一些菜鸟建的blog上每篇只写几句无聊的话有什么分别?现在有点明白了,但也不怎么好说,这种事情还要靠悟。

现在问题又来了。原本这种服务只有Twitter一家,倒不至于有什么选择上的问题。现在提供这种服务的网站虽不至于说是“过江之鲫”但也差不多了。光国内能上的了台面的就有饭否叽歪de。这两家的中文化做的不错,Twitter现在对中文的支持也不错了,因此我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Nings写了一篇文章题为“叽歪de进行式”,对比了叽歪de和饭否这两家网站。得到的结论是除了支持OpenID,Nings喜欢饭否更多一些。除了叽歪de的一些缺陷外,Nings最大的理由是他的大多数朋友都在饭否,这直接决定了他用叽歪de很不方便。在我眼里,Nings属于“博客圈”里的知名人物,这也影响了他的选择。然而对于我等小民,网上的任何圈子基本上属于现实中的朋友的,基本上很难通过这种途径来选取服务网站。而且,相对与我的圈子里的其他成员,我应该是最早玩Twitter的一个。

我分别在饭否和叽歪de上注册了帐号试用。其实我已经从很多blog上读到关于饭否和叽歪de的消息了。虽然那些blogger们大多推荐这两款服务,但我一直没有碰过它们。因为我总感觉它们都是Twitter的克隆作业,不太值得使用。在我读到Nings的那篇文章之后,我才感觉它们也有点自己的长处。相对起来我还是比较喜欢饭否,叽歪de给我一种简陋的感觉。而在饭否里我一直无法上传头像,这时一个不足。或许如果可以成功上传头像,我就用了饭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