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S Office

体验现代的办公网络

近一段时间,借调到主楼的省级单位,要在此干一年的工。前天我们从临时办公的地方搬到了固定的办公室,昨天提交了联网的申请,下午工程师上门来给进行维护。

我档案所在的市级单位与目前干活的省级单位同属于一个建筑,省级单位在主楼,市级单位在旁边的副楼,具体应该叫副楼还是附楼我一直没搞清楚。两楼之间在一些楼层是相通着的,但两个地方的联网方式非常不同。

在市级单位,是通过网线连接。平时主流办公室都是内网办公,网线默认连着的就是公司的内网,几年前加强网络安全建设,给每人配了一个优 Key,开机后需要插着它,运行一个“上网助手”类似名字的小软件,登录后方可连接。部分办公室,在负责人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向信息部门申请开通外网访问,有的办公室安装了无线路由器,供成员使用自己的电脑上网,或者使用移动设备上网。我们的一些在线培训还是需要使用外网的。2020 年 我参加遴选进了一个互联网平台业务相关的部门,全部使用外网办公,这在市级单位中算是独一份。我们房间除了每人的台式机连着外网,还有一台无线路由器,供我们的移动设备上进行测试,此外,还有一台比较老旧的电脑连着内网,用来上 OA 看通知。外网台式机也是用的网线,因为机器上也没有无线网卡,房间里有一台小的交换机,网线都连它上面。

这次来了省级单位就十分不同了,因为我们是短期借调,所以日常使用自己的电脑来办公。早上提交申请的时候要报自己电脑的 MAC 地址,我以为跟过去一样,从墙上端口拉网线连着用,等工程师上门后才知道,整个楼覆盖了无线网络,用电脑连上无线网络,就可以访问外网了。在这一层做了 MAC 地址的白名单,昨天提交申请的时候我想着把手机等移动设备都报上,结果临时的负责人有顾虑,就都没有报。等工程师带着我们的优 Key 到了给我们配置的时候,发现我的是苹果笔记本,说没有苹果的优 Key 驱动,应该是没法在苹果上使用。我说我还有一台电脑运行着 Linux,有驱动吗?他说有,不过功能可能会有差异。我说实在不行我就在 Linux 电脑上跑个 Windows 10 的虚拟机,他说明天试一试。之后工程师给其他人做了配置,我看了一下,装上优 Key 驱动后,安装了一个 VPN 软件,复制粘贴了服务器的地址、每个人的登录码进行配置。配置好后每次使用内网,需要运行那个定制后的 VPN 程序,然后选择认证方式后,进入浏览器,在里面选中优 Key 里的证书,还要输入一个用户的口令,之后会弹出一个新的浏览器,这就是内网环境了。除了浏览器之外,还在硬盘上创建了一个沙盒,与外侧是隔离的,内网系统上下载的文件都在里面,如果要复制,需要在 VPN 软件的工具箱里进行提取操作,这些都是有记录的。更严格的是,我同事要在内网的聊天软件里复制同事发给他的文字,发现竟然在外面无法粘贴。然后在工具箱里看到了有文字复制工具,点击后确实可以把文字复制到外面的剪贴板里,但前一步有提示,说所有复制的内容都会留档并被审计。

这是我在单位第一次使用无线连内网。问了工程师,连内网这一步跟 MAC 地址还有 WiFi 环境并不绑定,也就是说,只要带了优 Key,完全可以在任何地方完成工作,不存在休假了就无法办公的情况,很 6。

今天,我带来了另一台笔记本。早上把这台笔记本的 MAC 地址发给了工程师做配置。我还问他能否把我的 iPad 的 MAC 地址也配置上,理由是需要用它来上网络学院,他让我把地址也发了过去。过了一会工程师来了,说配置好了,我测试了 iPad 无法连上外网 WiFi,工程师尝看到了我的系统,就惊呼国产电脑!我这段时间对一些专业人员对 Linux 系统的了解也有所认知,也不再感觉到惊奇。我给他解释说我这是联想的 ThinkPad 笔记本,我安装的是 Fedora Workstation 操作系统,严格来说不算是国产电脑,也不清楚他听进去了没有。他上网找了找优 Key 的驱动,只找到了 .deb 包,没有 .rpm 的。我给他说不行我解包后直接把文件复制到相应位置来完成安装,他可能并不理解我说的意思,双击 .deb 包后打开了解压缩软件后就一筹莫展了。之后说干脆用虚拟机吧,我也没有坚持。其实,我对这些软件也不怎么放心,也宁愿它们装进虚拟机中去。工程师在往虚拟机里复制文件遇到了的困难,之前用拖进虚拟机窗口的方式这次没起作用,后来直接把他的优盘映射到虚拟机,优 Key 也一并映射,之后倒是很顺利的配置好了。但又有一个问题,就是 Linux 笔记本连不上 WiFi,没找到问题所在,工程师先用他的手机开热点完成了内网 VPN 的配置。

重新启用 OneDrive

这一周,我实在是忍不了阿里云盘的问题,重新开通了 OneDrive 文件同步。

虽然 OneDrive 有各种问题,但它提供的 1T 存储空间可真是太贴心了。我之前至用它做正经同步的时候,所有的工作文件都在上面。里面有个 Work 文件夹,从我 2014 年正式需要文本工作以来,每年一个文件夹,所有的文件随身携带。自从开始用 OneDrive 之后,我的工作就直接在云盘文件夹上,只要一保存,办公文件就自动同步了。我的工作文件,只有找不到,从来没有丢失过的情况。当然也不是完全那么丝滑,OneDrive 在国内的表现也是一个比较经典的主题。有几次我也遇到紧急要一个文件,但就是同步不下来急死人的情况,不过总体来说,1T 的空间,已经是非常厚道了。

我一开始也没有专门买 OneDrive 空间,当时也没有感觉有那么大空间的需求。我是需要使用 Office 软件,买的 Microsoft 365,里面带了 1T 的空间,于是就这么用着了。后来随着我渐渐的转移到 WPS Office 上面,我就开始考虑 OneDrive 到去留。当时心里想,花钱买 Microsoft 365,结果放着最有价值的 Office 软件不用,只用 OneDrive 也挺神经的。所以当我开始使用 WPS Office,我就感觉 OneDrive 对我来说有一点点鸡肋了。

于是我就找一种方法来替代 OneDrive。在我的体验中,OneDrive 最不可替代的就是它的空间。我为了方便跟 Linux 下同步,注册了坚果云。它的速度很快,稳定性也挺好的,就是空间远远不及 OneDrive。WPS Office 自带了很大的云空间,我一可是也寄予厚望,但它的同步功能我一直没有弄明白。经过测试与研究,我感觉 WPS Cloud 想让你把文件都放进他们的云,反正 WPS Office 软件都可以打开云上的文档,这样本地甚至都不需要存储文件了。我不喜欢这样,我感觉这样除了给 WPS Office 拓宽护城河外,对用户没有多少好处。我要横跨多个平台使用这些文件,而且我还希望可以同步一些非文档文件,比如 Org-mode 的一些文件,总不能让 Emacs 与 WPS Office 交互读取他们云上的文件吧。后来因为我在 Telegram 上加入了一个电影资源群,里面都是用阿里云盘来分享的,我于是就尝试了阿里云盘,还花钱注册了高级会员,获得了与 OneDrive 相当的空间。我当时感觉就是最终解决方案找到了,开着阿里云盘来同步我需要保存但不是立刻就要用的旧文件,然后坚果云同步本年度时刻要用的文件,我感觉这个方法解决了我所有的需求。

然后就是遇到了开头说的阿里云盘的问题了。一开始感觉还不错,选择一个本地文件夹同步,本地文件夹里的文件一旦有变动,就被同步到了远程。在另一台电脑上也设置一个相同的文件夹,变动的内容,改了一边,在另一边同时生效。结果是,在我的电脑上,前面的几项内容基本都实现了,反而在打开的这一步出现了问题。我是把 2014 年至 2022 年所有的工作文件都同步了,需要找旧文档的时候,通过 Listary 搜索找到了目标文件,然后就打不开了。要么提示没有权限,要么提示文件损坏,结果是我需要打开阿里云盘客户端,用里面的搜索框找到这个文件,然后从里面打开预览。从我开始使用阿里云盘来同步个人文件,没有一次不是这样的。这真的让我感觉阿里也在加深自己的护城河,但这种方式,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我感觉比 WPS Office 更加可耻。WPS Cloud 好歹没说提供本地文件夹的同步功能,阿里云搞的很像是可以同步的样子,结果文件也找到了,就是打不开,这就有些不厚道了,拿用户的文件来加深自己的护城河,这让我很不能接受。前几天,我又一次遇到了这种情况,我告诉自己这是最后一次了,之后阿里云盘对我就是一个存电影等资源的工具,我不再往里面放严肃的文档了。

WPS 云文档惊魂

今天遇到一件事情差点让我崩溃。

今天单位里需要提报一项成果报告,是我这两天一直在考虑的一项工作。本身完成了有 75% 左右,之前我起草了框架,完成了开头,然后移交给同事。同事把她部分完成之后,剩下的一小块内容交给我来写。我本来打算昨天晚上弄完孩子的事情,等孩子睡了后熬夜来完成,结果因为这两天实在太累,坚持不住,就订了一个今天凌晨两点的闹钟,上床先躺一躺。结果等再一睁眼,一看手机,大概 5:30 了。房间的大灯都没关,闹钟也完全没有听到。心里有点慌,于是赶紧洗漱之后就出门去上班。好在岳父母在,白天孩子不需要我来照顾。

我出车库的时候看了一下表,正好 6:00,到单位办公室门口前印象也挺深,6:12。坐下之后就开始工作。等到 8:00 多同事们都到了后,我断断续续把工作推进到了 98% 左右的进度。当中我也看到了,WPS Office 右上角的云文档标志显示未上传,大概意思是因为某些原因,导致这篇文档没有正常上传到云上面。不过我当时没有在意,因为发生问题的几率很小,而且我也多数情况下不会忘记进行本地保存。

发生问题的时候,我想把现有的文档发给合作的同事看一下,让她先填写我标黄的部分数据。我为了防止文档被锁住,就先在 WPS Office 里面关了文档,然后找到这个文档,把它拖进微信里。之后我偶然点开发给她的文档,发现我发给她的是上一个版本的,几乎还停留在 75% 的状态。我赶紧把信息撤回,然后在本地打开这个文档,发现依旧是 75%。我这时候还没有太过担心,选择去 WPS Office 里找保存在云文档里的这个文档。结果打不开,显示错误信息,具体的我记不清了,反正没有给出什么有用的内容。这个时候我才开始慌张起来,反复进行测试,云商的文档就是打不开,本地的文档还是 75%。这个时候,我怀疑如果是一个人的话,我大概会把手里的鼠标狠狠的扔到墙上,并骂一声“操!”吧。

如果是一个我从零开始写的材料,我或许还没有那么担心,因为我可以再次把它写出来,反正“第二次原则”我是比较相信的。但是这篇报告是和同事协同完成的,我在她完成的 75% 的基础上,除了补充完善我需要写的部分外,还要理顺她之前写的不通顺的句子,削减她写的啰嗦的内容,并且在前部分补充了一些符合国家行业政策的句子,这些工作都太过零散,实在不是第二次编写就可以优化的。

结果多次尝试了大概有 20 分钟的时间,最终用手机上的 WPS Office 应用,在 WPS Office 的云文档里找到了 95% 的版本,这个时候我心里只剩下谢天谢地了。

在这 20 分钟的过程中,我除了懊悔自己没有认真的把云同步不成功的文档及时在本地保存之外,就是在骂 WPS Office。我是 WPS Office 的付费用户,之前购买过两年的会员。当中有好几次后悔自己当时购买的时候头脑发热,因为我也是 Microsoft 365 家庭版的用户,Office 和 WPS Office 软件功能上重复了。WPS Office 编辑文档的基本功能我比较满意,一些特色功能也有独到之处,就是一些使用习惯方面的问题让我非常难受,比如标签页模式。后来我看了网上的一些介绍,加上对自己经济实力的评估,下决心克服这些不适之处,自我感觉已经适应的不错了。目前我的办公和个人电脑上都只安装了 WPS Office。

前几天 WPS Office 推出了高级会员 Pro,在原本的基础上,还增加了 1TB 的云空间。我当时看了特别兴奋,因为我仍然无法停用 Microsoft 365 的原因就是舍不得 OneDrive 1TB 的空间,我可以把几年的工作文件全部保存过去,在多个设备上同步。坚果云空间没那么大,我只能保留最近两年的工作文件,多了还是不行。这下子 WPS Office 给了 1TB 的云空间,我就可以把文件保存在这里了,也就可以彻底放弃 Microsoft 365 了。结果有些不尽人意,WPS Office 的云盘还是那种比较封闭的模式,基本上只能从 WPS Office 内部访问,除了我一开始上传的工作电脑上,可以在本地保留一个目录进行同步外,在新电脑上没法建立本地的目录,因此也很难实现 Dropbox、坚果云那样的同步。或许是我还没有找到方法,不过就算它真的支持这么做,也要说这个功能藏的够深。还有就是文件大小的限制,有些特别大的文件,WPS Office 云文档不收。我是不明白总空间都给了 1TB 了,为什么还要对单个文件大小做限制,反正结果是我有些单位的晚会视频无法同步。不过我安慰自己,WPS Office 云空间还是初级阶段,或许将来会有所改进吧。

WPS Office 表格默认没有万位分隔符

还是在做上一篇文章说的数据分析的工作。一些交易额比较大的单元格,通过肉眼来看不大方便,于是我考虑加上万位分隔符,也就是对位数很大的数字,从右到左起,每四位数加一个逗号,这样就可以一眼看出来是几万几亿。我在用的是 WPS Office 里的表格,本来听说 WPS Office 的特色是对中文使用者支持的要更好,之前的经验也的确如此(比如文档里面方块可以方便的通过鼠标点击来打对勾),所以我觉得这个功能应该是默认的,或者很容易就能打开的。结果没想到事与愿违。

在我的想法里,右键点击单元格,选择“单元格格式”,就可以在里面进行设置。结果我只看到有千位分隔符,就是符合英语中数字读法的那种每三位进行分隔。我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去搜索“wps 货币 万位分隔符”,结果找到一篇官方回答。这个网站叫“WPS 学堂”,看样子是一个官方答复问题的社区。我找到的这个问题标题是“能否添加个万位分隔符啊,就像西方的那个千位分隔符一样,方便中国人读数字”,看回答的操作,是在单元格设置中使用自定义的方式来实现这个功能。

这让我直呼太逊了。如果是微软这样答复我也就理解了,但一贯号称符合中国人使用习惯的 WPS Office 这样答,我感觉属于失格了。

奇怪的 Excel 文件

这周需要尽快弄出一分分析报告,有些不那么复杂的数据分析工作,我不论是用 Excel 还是 WPS 表格都遇到了奇怪的问题。

我操作的是一个不到 60000 行的数据表格,从里面抽出两列来(一列商品、一列数量),排好序后进行分类汇总。很简单的操作,类似的操作(差不多的数据量)我上周日刚做过一便,很快就可以完成。但今天的这次操作,持续了数个小时,依旧没有完成。

发生问题的窗口截图单从数据量来讲,应该不是问题。虽然我目前是在 openSUSE 下面的 WPS Office 上面进行的操作,但是 Windows 下面最新的 WPS Office,甚至 Excel 我都试过,同样存在这个问题。我甚至怀疑是表格里面有什么奇怪的字符所导致的。但 60000 行的数据,让我有肉眼找问题,还是困难一些。

现在基本上处于一筹莫展的状态,或者写个 Python 脚本来操作,但我又嫌麻烦,算做最后的路子吧。

又一次萌生换成 Windows 的想法

我发现过一段时间,我心里就会来这么一遭。一般这种情况,总是随着实际上的需求发生的。

这一次是妻子被单位选去参加演讲比赛,需要制作一个 PPT 或者视频,在演讲的时候在背后的大屏幕上播放着。甚至为了演讲效果,还要加一些背景音乐什么的。本来这个东西不需要我做,可她同事给完成的非常粗糙,那种风格简直不忍直视,于是最终还是要我给她操刀。

为了妻子讲起来方便考虑,我选择了做 PPT。视频的话用 Final Cut Pro 来剪辑,甚至手机上用剪映来做都能完成,但要求时间卡的很准。一旦在台上卡壳,就可能造成声音和背景画面不同步,然后引起紧张等连锁反应,把演讲搞砸。用 PPT 来做,可以控制翻页,这样可以弹性的控制时间,比较容易一些。

甚至基调我脑中也想好了,背景音乐加上动态的背景,我考虑的是红旗,然后讲到那些元素,或者弹出字,或者弹出图片、视频,然后就好了。想象中不难,但实际上手却发现还是有很多需要关注的细节的。

最主要的是,背景要一个动画,其实就是一段视频。然后上面是要展示的元素,比如文字等。结果,我在 WPS Office 里面尝试了多次,制作的时候看着是好的,但播放时就只剩下背景的视频,前面的元素全都不显示,让我无比困惑。上网找的结果是,WPS Office 不支持这个功能,只能用 PowerPoint。

我之前有过长期 Microsoft 365 订阅的经历,后来因为工作中大家都在用 WPS Office,我也开始尝试使用 WPS Office。并在今年 4 月前后,没有给 Microsoft 365 续费,而且之前我也买了两年的 WPS 高级会员。这段时间虽然用起来还是有种种不便,但还是已经把 WPS 用的比较遛了,也有些习惯了打开 WPS Office 来处理日常工作。这次为了做 PPT,选择一个月试用,先安装上再说,于是我又把 Office 按照到了电脑上。

经过测试,PowerPoint 的确实现了我想要的功能。

之后我都是在 PowerPoint 上完成的剩余的部分。我发现我的 PowerPoint 知识,几乎全是在工作中习得的。之前读书时甚少用 PowerPoint,也不喜欢 PowerPoint 的风格。有少数几次需要上台发言,我用 beamer 来制作的。我电脑用的一直是 macOS 系统,当时 Mac 版的 Office 还没有,我最多在电脑上装一个 LibreOffice,用起来也是很麻烦。这也造就了我 PPT 的风格——极简。白色背景,少量的文字,有的时候我也喜欢尝试一下高桥流。

工作之后,使用 PPT 汇报的次数多了起来,在同事那种鲜艳的风格下,我的白底黑字就太明显了。极少有领导会欣赏我这种简明务实的风格,相反,还有可能给领导留下不重视的负面印象。于是我也开始学着制作 PPT。太高级的那种动画我没想着学(从一个同事那看过他把 PPT 当 Premier 来用),基本上就是加一些动画、翻页效果之类的,到目前也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些东西用嘴来表述其实挺容易,但要在 PPT 上制作,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弄好的。特别是我到现在还对一些动画激发的时间点没有搞明白,有的时候明明选的是“和上一动画同时”,结果播放时动画就莫名失效了,非得是“单击”触发才有效果。我没有认真研究过其中的奥妙,总之每次都是糊弄过去再说。

今天开始自我规训

今天,我尝试把 Office 文档的默认打开程序切换到 WPS Office,算是再次尝试使用 WPS Office(以下简称 WPS) 作为我的主力办公工具。

今天的 WPS 跟我最早接触计算机时已经是完全两套不同的系统了。当年的 WPS 是中文软件之光,求伯君也是无数学计算机青少年心目中的大神。但是一旦接受当今的文字处理系统的概念,就会发现,原始的 WPS 与今天的不同。我没有深入使用过原始的 WPS,小时候根本没有什么严肃的文书排版任务,等到开始严肃排版时,已经超过了 Windows 95 的时代了。不过凭我的回忆,我感觉原始 WPS 走的是 TeX、Markdown 的路子,文字以纯文本显示,格式控制靠在字里行间插入描述符来实现排版,然后还有打印预览,可以在屏幕上画出排版后的文档,想来也就是 Markdown Preview。当然这只是我比较模糊的记忆了。

工作后不久,有了一定的收入,我注册了 Office 365 会员,也就是后来的 Microsoft 365。这也有个认知转变的过程。

一开始我很抗拒 Office 那一套所见即所得的东西,一方面是对于正统的文字排版有所抗拒,另一方面是上学期间沉迷于阅读王垠的文章,受他影响,对 TeX 这一类的排版系统非常感兴趣。我不光大学的论文用 LaTeX 来写,上课也用 ConTeXt 记笔记。虽然除了数学公式方便书写外,没有获得很高的收益,但自己是乐在其中。之前记的我写过文章,说自己有一种找麻烦的病态爱好,放着大好的 Office 不用,反而喜欢老旧的工具,没法改呀。

第二次改变是我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用来玩 Linux,那时需要一个文书处理工具,来处理工作上的文书,于是我很自然的选择了 LibreOffice。这一点我想我受到蔡智浩的一些影响,看了一些他在教学过程中使用 OpenOffice.org 完成日常工作的文章。虽然他的文章很鼓舞我,但我在使用中还是遇到各样的问题。Writer 问题较少,安装好了公文字体后,显示、编辑都可以完成。Impress 也差强人意,我用它完成过一次讲课课件的制作。Calc 的问题最大,本身我对表格处理的一些功能就了解不深,加上界面与 Excel 相差较大,有些功能我上网搜索又说不曾实现,非常影响日常使用。

第三次转变是几个小事件,一个是我姨妈来开会,住在我家,让我帮她连上家里的无线网,她好处理文件。我看她用 Microsoft Word 打开了文件,显示的完美效果让我十分羡慕;还有一次是公司组织参加内训师培训,给我们培训的讲师在一台 Surface Pro 上面熟练的摆弄他保存的那些课件,以及他熟练的用 PowerPoint 完成各种各样的事情,还有在课程结束后我们要完成自己的课件并上台讲课,LibreOffice Impress 那不顺手的感觉。这几个事情加起来让我深刻的意识到,Windows 之所以成为最流行的操作系统,不是浪得虚名的,Office 也的的确确是世界第一的办公软件。于是,那段时间,我把我用来跑 Linux 的笔记本电脑装回了 Windows,在那个美好的乐园好好的用着 Office、Steam……后来,我还是忍不了 Windows 的沉闷,因为日常工作里有 Windows 电脑,家里需要的不多,也就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