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书与离散阅读
我越来越喜欢数字化阅读,无论在手机上还是平板上读书,给我感觉是既便捷又酷。便捷是两方面的,一是可以在一台设备里携带无数本书,并且可以在不同设备间同步进度,另一方面,如果想划线、做笔记,电子版的图书相对更容易一些。至于酷,我想不用过多说明吧。
所以,在过内,我相对比较早的购买了 Kindle Voyage,在亚麻逊的 Kindle 商店,购买了一些书,也读过一些免费的书。后来渐渐的用它少了,因为额外带一个设备,对我来说还是会有些障碍。不过我挺喜欢 Kindle 的模式,因此手机与平板上也安装了 Kindle 的应用,从上面读了更多的书。再之后,Kindle 退出了中国市场,我渐渐的也更少的读了。这时我转移到了微信读书里。虽然我对腾讯颇有微辞,但读书应用还是相对比较合规,感觉也会更容易持久。在上面,我除了读书外,也会听书。特别是适合骑行的日子里,我在上下班通勤途中多数情况会听书,在上面读完了不少书。
从今年 2 月开始,我渐渐沉迷到了华为阅读里,因为偶尔会有赠书,我这段时间几乎没有打开微信阅读应用,以至于都不清楚会员到期了。后来我退回了鸿蒙 4.3 系统之后,我发现之前通过种种活动获得的华为阅读会员资格失效了。尽管显示要到 11 月份我的会员才能到期,但我之前阅读的书已经无法读了。我那时正在重读《乔布斯传》,自从我 2016 年第一次读完之后,我重读了好多遍。这次我从第一章读下来,特别看了那些我之前因不喜欢而刻意跳过的讲述乔布斯年轻时期的部分,继而又想到了里面提到的《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这本书。之前我买过,但一直没有读下去。这次去大连,最后乘船返程,路上有 7 个小时没有互联网,我于是下载了这本书,计划期间读它。与上次不同,这次我阅读的精力更加集中,所以读的比之前那次要更多。
晚上我想起来之前其实 Kindle 商店还没有电子版的时候,我买过它的实体版,于是从书橱里找出了它,又通过纸质版来阅读。读到最后,我发现了阅读电子版与纸质版的明显区别,以及纸书那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读这本书的纸书,我是从后往前读的。先看了最后一章,第 49 章,其实这时候我也没有深入阅读,因为我还等着接着从之前在手机上阅读的进度向下一章一章的读的。但后来逐渐的读了进去,从最后一章一章的往前翻。当然中间也有跳跃,但再向前翻,又看到了感兴趣的内容,于是我就继续读下去。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大概读到第 12 章了吧。
通过纸书,我对每章的篇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能感觉到这本书的每一章节的篇幅都不长,远比《读库》里面的一篇文章要短。这个情况既让我对此书的内容产生了质疑,也同事降低了阅读的负担。这种直观的感觉在手机上是不大容易发现的。
同时,我也在想,这样的阅读体验其实还挺好的。特别是对这种书,前面的章节未必会让人如此感兴趣,反而是后面的核心章节会更加吸引人。另一个例子是我刚读《乔布斯传》的时候,我读到乔布斯小时候的故事、他养父母的故事、以及他参加里德学院的那些事,刚开始时我都读睡了,几次放弃后,我发现跳过这些内容,直接读我比较感兴趣的研发 Mac、iPod、iPhone、iPad、音乐等那些部分,反而很容易的就兴致盎然的读完了。当然,当时我是在 iPad 上读完的,如果手中是一本纸书,或许我会更快发现这一事实。
不清楚你们是不是也会这样,我特别喜欢逛书店,喜欢抽出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从中间随便翻开一页,然后就一直往下读下去。用纸书,并且打破连续阅读的模式,通过一种离散的方式来阅读,对我而言是更轻松有效的阅读方式。当然,连续的阅读也有其适用的对象,在我的体验上看,读一些小说类的书籍,我还是更喜欢连续的阅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