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应该拥抱鸿蒙生态呢?

这是一篇想了有段时间的文章,一直没有写是因为我陷入了某种纠结,但今天夜里睡不着觉,考虑了一下这个问题,感觉再不写就不需要写了,所以还是坚持把它写出来吧。

查了一下 flomo 里的记录,我在今年 6 月份升级了纯血鸿蒙。回顾这一路的过程,总结下来,一开始是感觉挺兴奋,因为可以使用一个生态最先进的功能。后来发现配合卓易通与出境易,安装一些国外的应用反而比 4.3 更加容易一些,这时我还有点兴奋。后来我逐渐想拥抱鸿蒙生态,使用一些鸿蒙专属或者兼容鸿蒙的应用,这个时候其实心里已经有所犹豫。最终到了上周的旅游,我感受到卓易通里面的应用切实的不便,想要脱离的心态到了顶点。

还是顺着时间线记录一下吧。我目前使用的主要设备有两台:一个是 Mate 70 Pro+,一个是今年才买不久的 MatePad Pro 13.2。说起华为手机,真的是让我既向往又害怕,十分纠结。随着长时间使用 iPhone 带来的倦怠,我过两年就会有种想要“红杏出墙”的念头。过去一直是与三星手机反复横跳,对华为从一开始的陌生到后来萌生兴趣,但一直没有契机换到它身上。慢慢的,华为在国产手机厂商中异军突起,一下子成了口碑上的领头羊,我也在 2022 年国庆节假期后买到了 Mate 50 Pro 手机。那台手机我用了几个月,在年末去北京做手术期间一直用它,也给它配了华为耳机、平板三件套,最终在失望的心情下于次年初给出掉了。具体的心路历程我写成了一篇文章,做了详细记录。总体而言,那次的体验是令我失望的,以至我有段时间对华为的任何东西都深恶痛绝。

后来怎么又进入了华为的坑了呢?2024 年 9 月份前后看上了折叠屏,买了荣耀 Magic V3。按照我的习惯,我会陆续给它购入原厂的耳机、手表等外设。结果荣耀商城的耳机品类让我看得云里雾里,荣耀自己品牌的耳机网上搜索评价一般,还有一个荣耀亲选的品类,经过调查后才知道这算是荣耀认证的第三方品牌,品质更是无法保障。此时华为的 FreeClip 耳机已经卖得风生水起,看到网上的对比横评,那功能与品质也是遥遥领先。再有就是手表,华为的手表已经算是第一梯队产品,特别是健康检测方面的功能,有些方面可以与 Apple Watch 打得有来有回。当时我就心想,如果我离开了苹果生态,或许进入华为生态是一个相对安全的选择。之后因为 Magic V3 的拍摄功能实在太弱,我在今年 2 月份把它置换成了华为的 Mate 70 Pro+。

现在看来这个选择有冲动和情怀的部分。作为(自以为的)技术人员,鸿蒙系统之前的宣传是减分的,但换机的那段时间,一来是身边很多同事都在用华为,二是美国依旧在制裁我们,没有系统可用这种事情不是没可能的,再怎么说鸿蒙系统是不受这方面制裁影响的,尝试使用一下这个系统,也好为将来做准备。这台手机买来的时候系统还是鸿蒙 4.3,网上小红书、B 站上挺多人在讲纯血鸿蒙,其中有些功能看上去还是挺炫酷的。我知道有很多应用还不完全兼容纯血鸿蒙,比方微信、抖音里有些功能是缺失的,因此我没有马上进行升级。到了今年 6 月份,我终于在一个周五进行了升级。一开始我还没敢直接升手机,而是先升平板试试水。升级完成后尝试了一下,基本上我用到的应用都能正常用,没有原生鸿蒙的应用,跑在卓易通里面,应急使用也没什么问题。这给了我挺大的信心,于是在次日周六,我把手机也进行了升级。

应用适配这件事,打眼一看其实看不出什么来,表面上非常 charm,但真正用进去,才会真正遇到问题。我当时遇到对日常使用影响最大的几个问题有:QQ 群相册无法查看、提交,孩子假期打卡需要用;华为 Watch GT 5 Pro 无法与微信关联,也削减了手表随时提醒、回复微信的功能;抖音好友账户不显示备注名称了,我看他们各自给自己起的昵称,好多也分不清到底是谁;其他的主要是一些小的问题。我尝试了一些卓易通的应用,比如 flomo,除了启动会稍微慢一下,功能角度上来讲使用上没什么不同。再比如 Day One,我在上面使用,包括定位这些功能,也都支持。这个时候我是喜忧参半,不过遇到的问题多数是大厂的 app,心想或许哪天问题就解决了呢?恰巧过了一段时间后,QQ 就支持了群相册功能,也更加深了我对纯血鸿蒙的信心。还有就是今年 6 月份华为召开开发者大会,这也让我对华为未来的应用数量增加了信心。

卓易通里的应用的确可以应急,但日常使用感觉还是差点事,光是启动那延迟,就让我感觉日常不想再用它。于是我开始找适配纯血鸿蒙的应用。有的应用,升级后依旧保留卓易通版本,但实际上已经有了纯血鸿蒙版,比如京东、B 站。有的应用没有没有纯血鸿蒙版,未来也不大可能会有,比如 Obsidian,我从支持纯血鸿蒙的同类应用中找到了思源笔记,并切换了过去。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应用适配了纯血鸿蒙,但功能实现的非常基础,比如滴答清单,只有基础的待办清单的功能,正常的四象限、番茄钟的版块都还没有实现。我好像是从小红书上看到了关于便单这款应用的介绍,看到它的讨论社区比较活跃,开发比较积极,功能相对完善,价格也更加便宜,于是就安装了它。第三种情况还有不少,比如小红书上看到介绍一日记帐快手笔,这两个是我关注的成长类博主“静静教主”推荐的,快手笔相当于一个本地化的 flomo;还有一个奇妙工具箱,是我从作者的小红书直接种草的。另外,日记应用也受这个原因影响,我最终选择了在纯血鸿蒙上功能支持比较全面的一本日记

日子看似顺利,但一周后我开始意识到,这种原生鸿蒙应用有其约束,即把我困入了原生鸿蒙的软件生态中,即使作者可能是无意为之。

问题是这样的,在手机上和平板上,通过便单应用来管理待办,好似一片祥和,但至今尚无一个可以在电脑上运行的便单应用,无论是 Windows 版、Mac 版、或者 Linux 版。按照软件当前的发展思路,或许未来会有一个面向电脑上运行的鸿蒙版可以用,但上面三个版本,现在看来希望不大。即便软件开发者有计划开发“传统版本”应用,也两者之间软件架构也已经不同,相当于在另一个平台重写一遍这个应用。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宣传的软件开发方面的优势就会荡然无存。网上有关于这方面的讨论,事实是,将应用移植到另一个平台的工作并非很轻松,一些企业开发方因为不想负担一组鸿蒙应用维护团队的成本,至今没有让自家应用适配鸿蒙,或者适配了但只有“简陋”版本。

如果我现在可以忍受当前鸿蒙应用的简陋,那我需要等待不确定的时间,让应用丰富功能,以及(鸿蒙电脑被广泛接受)OR(PC 版本应用被开发出来)。从目前的进度来看,上面哪个都不是短期可以实现的目标。然而,更让人悲观的是,上面的期待有个前提,那就是应用是国产的。国外应用目前还远看不到适配鸿蒙系统的希望,比如这次我去大连旅游,遇到的索尼相机应用杀后台的问题,造成照片的定位信息缺失很大一部分。以及我在用的一些外国应用,比如 Bitwarden、Inoreader 这些,都要经过漫长的等待。重新发明轮子的确是一门好的生意,但期间的过程还是蛮令用户感到痛苦的。

这两天我一直为此烦心。一方面,我不像再经历一次 2022 年尝试华为的失败,重新购入苹果手机;另一方面,苹果还真是一个适合“养老”的生态。可惜的是,随着国产手机厂商的发力,至少在硬件方面(除了芯片),苹果不算是一骑绝尘的那种领先水平了。就算我用了苹果手机,我失去了快速充电,失去了屏幕两侧内划返回等这些功能,也是会令人感觉可惜的事情。而且,我真的特别期望可以把两个微信账号在同一台手机上登录,这样远比拿两个手机登录不同的账号来得方便。

睡不着的情况下,我搜索了一下鸿蒙回退 4.3 的方法。幸运的是,我这台 Mate 70 Pro+ 手机购入的时候就是鸿蒙 4,不存在无法自行回退的情况。我在打开了开发者模式后,的确看到了回退的选项,准备找个合适的时机进行操作了。先看看退回到鸿蒙 4 会不会多少解决一下我的问题。但是!纯血鸿蒙毕竟是华为的公司策略,尽管近期华为放开了鸿蒙 4 的退回(引发一些人的不满,我看了觉得他们也挺有道理的),未来又成了一个问题。将来升级的硬件,肯定直接就是纯血鸿蒙了,到那个时候要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