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法的规训

8 月 31 日那天的凌晨时分,我在 flomo 上发了一条,说我开始尝试一下墨奇码,虽然还是有些用不明白,但已经感觉挺有趣的,希望可以加深了解。

我前几天看到懒猫的博客上又在推荐雾凇拼音,我之前也看过它在 Github 上的页面,感觉看介绍还是挺厉害的。当时我其实是感觉标准的小鹤音形在输入中英混合的时候不是很便利。由于其四码上屏的特性,虽然对于输入纯汉字很便利,但对中文夹杂英文单词的情况下会有些困扰,写博客就是其中之一。我当时就想找一个可以兼顾的方案,于是想尝试一下这个颇受好评的输入法方案。研究了一下安装方法,发现其实很简单,只要拉下仓库,把文件解压到 ~/.local/share/fcitx5/rime 目录下,再重新部署就可以了。我尝试了一下,确实不错,介绍里面输入“三个马”,“骉”字也能出来。可惜就是只支持全拼,当我习惯于小鹤双拼后,我发现用全拼打字会让我很不习惯。肌肉记忆会让我感觉到别扭,打比较长的韵母也让我感觉到急躁。因此雾凇拼音并不适合我。

我在网上游荡着,当晚也比较巧,我在知乎上看到了有人把雾凇拼音和小鹤音形结合了起来,开发了凇鹤拼音,其介绍是整合了雾凇拼音和小鹤双拼/音形方案的拼音输入法。安装也很简单,我尝试了一下,也挺不错,虽然说不上来哪好,但感觉上输入挺丝滑。可以在雾凇拼音和小鹤音形中切换,但实际上,就是在原本双拼的基础上,加上了方便的全拼输入方式,我在今天意识到了这一点。我印象里是在知乎上介绍凇鹤拼音的知乎文章的评论里看到了墨奇码的,一开始没怎么在意,因为市面上有很多小众的中文输入编码方案,已经呈眼花缭乱的趋势。之前我就听说有些方案的科学程度已经超过小鹤,比如虎码。我曾经想学习一下,感觉很难找出那么些精力来学习一个新的输入法方案了,于是也就放弃了。

忘记具体原因,可能是哪根弦搭错了,我停留在了墨奇码的介绍页面上,读到了它的介绍。给我的感觉是墨奇码方案把很多双拼输入法方案都结合并融合进了自己的方案里,看着挺有趣的样子。安装也不麻烦,于是我就装上尝试了一下。部署之后,默认的方案叫墨奇万象+小鹤双拼·墨奇,看着像两个方案的结合。我试着输入了一些字,竟然莫名其妙的就输入成功了。当时还没有深入了解这个方案,第一印象是打的越多识别的越精确。比如长句输入基本没问题,词语输入时常会给我同音的其他结果,单字输入给的同音字更多,甚至我都不会打我的名字。之前用小鹤音形,我的姓氏和名字是需要分别输入单字的,我输入lqw的时候,已经提示我“刘”字在第二位,也提示了辅码是wd。但我输完lqwd,出来的是“六外”这个奇怪的词。

我于是继续看资料,在 B 站上也找到了几个教程,看下来感觉这个输入法方案很有趣。首先,它基于我之前习惯的小鹤双拼方案,基础的声母韵母输入没有障碍。辅码也很小鹤音形很相似,摸索着就能把字打出来。加上它的方案中配置了一些附加功能,比如 Ctrl+l、Ctrl+p 以及输入大写数字等东西,还有上屏方案默认有量组这件事,都让我有些兴致盎然。当时我很兴奋,在 flomo 记录了之后,还给 macOS 也给安装上了。当时我想的是,我大概可以升级一下我自 2016 年开始用的,用了快十年的输入法方案了?

打脸来自于这周。周二到周四三天,我跟随去外单位检查,检查出的问题随即在当天整理在我携带的笔记本电脑中。在输入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到不适。因为原本流畅的输入体验好像被打断了。原本我的肌肉已经基本习惯了小鹤音形,输入的习惯、节奏都已经固定了。换了一个新的输入方案后,少量的打字还感觉不到什么,但当输入数量一大,然后遇到一句话里好几处因为打错字被中断时,一种烦躁的感觉就会萌生,我想这就叫“戴着脚镣跳舞”吧。在这几天中,当我意识到墨奇码并不是那种可以马上解放我的输入体验的方案时,我反复在电脑上存的几种输入方案中切换。我在 ~/.local/share/fcitx5 目录下放了几种输入法方案的目录,然后把 rime 文件夹以软连接的方式进行切换,陷入了一个迷茫的阶段。

几种输入方案的冲击下,我会感觉有些迷惑。过去的输入方案似乎用着很顺,但这次我发现在填表的时候,输入带小数点的数字,出来的不是小数点而是中文句号,这让我困惑原本使用的方案是不是这样子。果然有句话说:If it doesn’t broken, dont’ fix it.,是非只因强出头,这让我考虑尝试切换用惯了的输入法方案是不是一种冒然的行为。我想到切换回过去的方案,但感觉墨奇码还是挺有趣,就这样放弃有些可惜。如果坚持使用,也不清楚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真正习惯。

这让我思考这十年使用小鹤音形给我带来了什么。正面来说,这是有个相对成熟稳健的输入方案,我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把它变成了肌肉记忆,在日常工作、生活的场景都用它。从另一方面来说,它也让我丧失了原本的输入习惯。有几次使用别人的电脑,我顺手打起了小鹤音形,出来了一堆奇怪的内容,我才意识到这是全拼的输入环境。短期使用的情况下,我会让自己使用全拼来输入,需要一个个输入韵母字符这事让我感到烦躁。我相信当完成 1000 字的输入后,我应该可以逐渐习惯全拼,但我时长等不到敲满 1000 字,这成了输入法给我的规训。

我这些年多次尝试了解其他的输入法方案,均以失败告终。难说是不是和现在在用的输入法有关系,因为比起十年前,我的精力、体力都大幅下滑早就难以专注了。我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是一个相对比较长期的过程,我希望一年之内可以找到或者适应一个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