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听了 Flomo 的作者刘少楠的一节网络直播课,题目是《如何系统做好知识管理》,题目我非常感兴趣,课程的内容也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
我目前在工作中就面临着知识管理的问题。我现在在单位的一个 B2B 平台开发运营团队,因此日常办公电脑都是外网,团队之间和大多数中国企业一样,用微信群来交流或传输文件。没有任何文档沉淀的机制,经常一份合同,找不到最新的版本,还有同事在硬盘共享了一个文件夹,放供应商的信息,但访问起来还是不大方便。我个人角度,经常有各种各样的信息,时常一下子冲过来,我来不及整理,感叹一团乱。
刘少楠的这节课,里面有很多教益。和这篇文章有关的一点,是每日的总结。这不光是记录一天发生的事情,还是一种对思维的训练。每天逼迫自己整理、记录,促进自己的思维水平。
我于是想起了格志。
我目前在使用 Day One 在记录日记,当然做不到每天都写,但很多感觉有记录必要的事情,我都记了下来,几年下来已经有 700 多条了。我感觉 Day One 的这种空白纸一样的功能,对我每天进行梳理有些不便,我需要一种强模板类的应用,每天问我一些问题,辅助我对当天的事情进行梳理。
我几年前就听说过格志,也下载下来试用过。当时感觉晨间日记这个概念挺有趣的,但是我已经用 Day One 写了挺长时间的日记了,没有必要再用一个新的日记工具。而且晨间日记那些问题也不全部是我想要的。当时对格志的介绍,是有些人从零开始写日记有困难,于是设置了这些问题来辅助他们。我自觉不会有这类的困扰,因此也不想用它。不过后来有个短暂时间,妻子想写日记,但又不知道改写什么,于是我就推荐她用格志日记,不过她其实也没有坚持。
于是,我在 6 月 3 日再次在我的手机上安装了格志日记,并写了第一篇内容。我简单调整了一下模板,把我一般不会回答的问题去掉,加上了几个跟工作有关的话题。然后分别填了一些格子,有些没有要填的就空着。然后我发现过去我对格志日记的了解非常浅,格志日记并非只有格子一中形式,而是可以把这些格子按照小标题的形式组合成一篇日记。然后我突然领悟到,这不就是 Day One 的模板吗?我何其愚也!
然后,我打开了 Day One,设置了一篇模板,加上了几个小标题,一个模板就出来了。我分别设置了几个问题:
- 今天完成了什么?
- 今天有什么特别的事?
- 今天有什么想法?
- 明天计划做什么?
然后我在当天写了一篇日记,把这些问题都答了一遍,一篇工作日总结也出来了。
然后我发现我其实可以用 Day One 来完成我需要的工作日总结。因为我用了几年 Day One 了,积累了上百篇的记录。而且我为 Day One 支付了几年的费用了,格志我目前还在试用阶段。但是,并不是说我可以松一口气安心用 Day One 了。在我使用的经历中,Day One 有几个困扰我的问题——跨平台薄弱。Day One 有安卓版,但支持度属于第二梯队。当苹果版 Day One 升级后,会导致安卓版无法打开在苹果版上编写的日记。这个问题十分蛋疼。我当年用三星手机的时候就有这种问题,现在用了最新的 OPPO 手机,还是有这问题。格志我还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不过看界面,安卓上和苹果上感觉非常相似,不和 Day One 似的,安卓上的版本给人一种凑数的感觉。
尝试到格志日记之后,我感觉有点喜欢上了这款应用。它的日记功能在线,而且小清新风格真的是非常的吸引人。效果音也让我有种上瘾的感觉。于是我想,尝试把之前在 Day One 里的日记导入进来。Day One 里也许因为我插入了太多媒体的原因,如果全部导出,文件有 7 个多 G。我第一次导入失败,后来只好选择不把媒体文件都下载下来,这次文件有 2 个多 G,勉强能够成功导入。但是导入之后,我又萌生了一丝茫然,这样岂不是成了另外一个 Day One?
用了 Day One 的模版,达到了类似的效果,我心想是继续用 Day One 还是顺势换成格志?这两天我用格志多一些,因为他的程序就是这么设计的,分问题的编写模式深入其中,点击一个问题,跳转到专门的页面上,可以专注于回答这一个问题。Day One 相反,即使有了模版,还是在一个页面上。另一方面,Day One 非常适合按照事件来组织日记,比如去哪个地方旅游,去参加什么活动,可以一篇日记专门写一个事件。而格志就要每一篇都是一个样式的。Day One 的历史也是我非常不舍的一个,毕竟有 7 个多 G 的内容,虽然文字部分应该都导入了格志,但图片如果能一并带着就更好了。
其实还有第三个选择,就是两个都用。Day One 记录事件,格志记录每一天。我没有尝试过,不确定这样是否还有用 Day One 记录事件的必要性。目前,格志还有 10 来天的试用期,但愿到时我能够有所决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