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

更换到 Google Chrome 和 LaunchBar

最近我又从 Firefox 换到了 Chrome。

我选择浏览器的主要标准是:

  1. 速度流畅,占用资源小

  2. 除广告、脚本功能(也就是类似 Firefox 的 Adblock、NoScripts 插件的功能)

我之前在 Chrome 出了 for Mac 的版本之后,使用了一阵子 Chrome。但后来我发现对我来说,Chrome 有严重的效率问题。其实这可能不算是 Chrome 的错,因为我的浏览器使用习惯导致我用着用着,打开的标签数目就上了 60、70 了。估计标签页开多了,在硬件的限制下,哪个浏览器都不会有很好的性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因为 Firefox 里面 AdBlock Plus 插件表现不错,就在 Chrome 里也安装了这个插件,结果非常让我失望。还有禁止页面脚本的插件我没找到。这导致我打开一个页面(多数是国内的网页),突然出现了背景音乐,还有低俗的广告,让人的心情好不起来。

旧文章转向设定好了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说过,我的 blog 之前用的是 MT 系统来架设的,不过长期以来我对 MT 失望了,所以接着换了主机的契机,我把 blog 程序换成了 WP。但 MT 的默认 URL 是以 .html 结尾的,而 WP 默认的 URL 是目录形式的。所以我从 MT 导入的旧文章的链接都失效了。

对 Eye-Fi 比较心动

eye-fi.png我不是摄影爱好者,只是有时喜欢照相而已。手头上有一个佳能相机,遇到比较喜欢的景色也会照两张。不过有一个问题,却让我越来越不喜欢照相了。

原因是把相片从相机里传到电脑里有点麻烦。我的相机有 mini-USB 借口,我有一根数据线,但不是原厂配的,但相机那一端的设计有点不好,接口那里比较拥挤,用我那跟标准的数据线很难插上。使劲插怕插坏了,不使劲又插不上。我也有一个“数码伴侣”,也就是一块移动硬盘上多了几个读卡器的设备。不过大概是我的人品不好,我的 SD 卡与这个读卡器接触不大好,需要我用特殊手法,对插进去的 SD 卡保持施加向右的力才能保持接触。在使用过程中,我要空出一直手来专门做这事,几次下来谁都烦。换上一个读卡器或者 SD 卡就没这个问题了,真是让人恼火。

导入 Movable Type 的旧文章

切换了 blog 程序之后,旧的文章就成了一个问题。

WordPress 的文章链接是目录格式的,而 Movable Type 的文章链接是 .html 格式的。除此之外,Movable Type 把每一篇文章静态输出成了 HTML 文件,而 WordPress 是动态生成。我在 WordPress 导入从 Movable Type 导出的文章后发现,我在 Movable Type 下用 Markdown 格式写的文章,所有自然段都合到了一起。一片文章成了一大段,这是完全不能忍受的。

MarsEdit 可以使用了

我在挺早之前看 Apple4us 上的“工具癖”系列文章时,在这一篇里知道了 MarsEdit 这个离线写 blog 的工具。我尝试的时候,感觉不错。毕竟在写字的时候,用浏览器的输入框并不是很方便,速度是一方面,有时候的误操作就让人特别头疼了。离线写作工具的好处就在于此,解放了很多东西。

Movable Type 情结

从我开始使用虚拟主机来搭建 blog 起,我就听说了 WordPress 和 Movable Type 的大名。我先用的是 WordPress,很顺利的装上了。用了大约一年之后,我刚到加拿大没一个月,手贱,试着在另一个域名上安装 Movable Type,结果不大完美,从那时就有 Movable Type 更难的印象。一直到去年,我的虚拟主机出问题了,我换了一家,又尝试安装了一次 Movable Type,结果成功了。奇怪的是,从那以后我又装了几次 Movable Type,一直很顺利。

告别 VOX

第一次听说 VOX 是在 istef 的 blog 上。他的那篇文章写于 2006 年 10 月 31 日。我看了之后,就注册了一个 VOX 帐号。当时是因为害怕自己选择的 blog 服务商被封锁,因此就注册了一个作为全新的 blog 来用。

更新 Mac OS X 的 locate 数据库

什么样的操作系统造就什么样的操作习惯。

在过去用 Gentoo 的时候,很多动作都是在终端下面完成的。而在 Mac OS X 中,我虽然每次开机后一定要启动的程序就包括了终端,但很多动作都无法在这边完成了。久而久之,我对这些动作的命令也记不太清了。

Emacs 24 的 magit commit 问题

Magit 是 Emacs 的 git 前端,想对于在 Emacs 当中写完代码再切换到终端去 commit 代码,或者去做一些 diff 之类的操作,把一切都放在 Emacs 当中比较方面一些。而且想对于命令行来说,这种方式也更加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