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喝咖啡
2013 年 8 月 19 日我从加拿大的温尼伯市出发,21 日晚上到了济南。自从那时起,我到现在也没有喝过一口咖啡。
我开始喝咖啡时年龄已经不小了。小时候我父亲喝过咖啡,那时候我对咖啡的印象是一种类似于中药似的苦水。小时候看到我几岁的小表妹喝了近一杯的雀巢速溶咖啡时,嘴里还说“好喝”时,我真是惊讶万分,搞不明白。后来我上了初中才觉得咖啡好喝,时常冲一杯雀巢咖啡,拿到书房去,在做作业的时候喝。
2013 年 8 月 19 日我从加拿大的温尼伯市出发,21 日晚上到了济南。自从那时起,我到现在也没有喝过一口咖啡。
我开始喝咖啡时年龄已经不小了。小时候我父亲喝过咖啡,那时候我对咖啡的印象是一种类似于中药似的苦水。小时候看到我几岁的小表妹喝了近一杯的雀巢速溶咖啡时,嘴里还说“好喝”时,我真是惊讶万分,搞不明白。后来我上了初中才觉得咖啡好喝,时常冲一杯雀巢咖啡,拿到书房去,在做作业的时候喝。
上个月去青州学习期间,我写了两篇博客文章,这两篇文章都不是短文。这是我少有的几次用手机写博客的经历,因此总结一下写下来。
我最早的一次用手机写博客是刚买手机没几天后。那时候家里只有一台电脑,那几天我表妹来了,电脑被她用着,我想写博客就只好用手机。那时候我买了 Opera Mobile,用它打开 WordPress 后台,在里面的文本框里面输入文字。当时我感觉十分痛苦,我当时用的诺基亚 E50 手机的键盘有点硬,不是那么的好按。而且我才买手机不到一个月,用九个按键输入汉语拼音也不习惯,因此花了很长时间,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弄出了一点点文字。最终我不得不放弃,保存了草稿,寻找机会去了台式机上把剩余的部分输入进去。可能是我这方面的训练太少了吧,我见过我的大学同学用 9 键手机可以盲打,这得输入多少汉字才能练出来啊!我是难做到了。
出国多年,这是我在国内过的第一个春节。
在加拿大,我都不过春节。有些中国留学生热衷于此,不过我懒得再捣鼓什么年夜饭,上网找春晚直播也够麻烦,只好干些自己的事情。在加拿大的大学的春季学期开学一半是是一月份的五、六日,到了过中国春节的时候,一般是我们布置了作业之后,这时候恰巧是我们要抓紧时间完成作业的日子,因此我多数是在完成作业。每年过年时固定要完成的任务是用 Skype 往家里打一个电话问候,在国内的父母回老家过年,还有住在城市里的姥姥家。我一般是在某天的早上打电话,国内正好是年三十晚上。可惜这时候国内四处鞭炮声,要正常通话都不太容易,我们也只能各自的说上两声。
我实在是不想继续忍受安卓手机上对于 VPN 设置的政策了。当我设置 VPN 的时候,会跳出对话框要求我必须设定一个屏幕解锁密码。这实在是烦死了,我现在并没有要保密手机里的信息的需要。也许将来会有,不过现在这个步骤实在是太令人讨厌了。
今天我需要从 Evernote 上找篇资料。由于用的是公家的机器,我登陆网页版的 Evernote,结果页面自动跳转到了印象笔记。我点了切换到国际版的链接后,才会跳到我过去用的 Evernote。结果我发现打开 Evernote 页面的速度是印象笔记的好几倍,这令我十分的吃惊,兼有沮丧。
我的第一款手机是诺基亚 E50,之后的是 Galaxy Nexus,半年后我从 Google Play 买了 Nexus 4。真正的触屏智能手机都是 Google 的亲儿子系列,所以我一直看网上各种说手机 root,但一直没有觉得 root 手机有什么用。我在用 Galaxy Nexus 的时候没有 root,在用 Nexus 4 的时候因为手机存储空间不够,从网上找到一篇文章说 root 了手机后就可以把 /data/log 目录清空,这样应该能节省出很大的空间。所以我就第一次 root 了,虽然之后也没有解决存储空间不足的问题。
之前我说过,我对这台中国移动定制的 Galaxy S4 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它剔除了 Google 的一系列程序。其它的程序没有也就罢了,但没有 Gmail 让我实在是不习惯。而且因为没有办法安装 Google 的服务框架,这导致了两个不良结果——一是安装了 Google 的软件不能用,打开后会马上退出,人称“闪退”;二是因为没法添加 Google 帐号,所以我安装了 Chrome 浏览器却没法跟电脑同步标签页。所以我从一开始就琢磨着把这台机器给刷机了。
最近这几天我在使用这款中国移动定制版的 Galaxy S4 的时候,有惊喜,也有难受。惊喜主要是硬件带来的,而难受则来源于软件。我总结了一下,得到的结论是,导致我使用难受的原因,在于中国手机市场是一个分散的生态圈。
作为今年推出的旗舰机,三星 Galaxy S4 的硬件自然是没的说。无论是处理器、存储器还是摄像头,都是顶呱呱的。相比起我之前用的 Nexus 4 来说,那可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