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文献原典
这是一篇之前保留的题目,7 月 31 日把题目保存在了 MarsEdit 的草稿里面,那时写了一篇关于 wget 镜像网站的文章,也是那时候恰巧有时间读了一些马克思主义原文,找到了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这个网站。那篇文章的背景就是我想把里面的文字下载下来,找时间慢慢看,后来这篇文章一直没写,就是忙碌起来,对这些比较偏远的兴趣渐渐丧失了。这两天公司在做党员的主题教育,我听了两节课,又想起了这个标题,心想一定要把它完成。
这是一篇之前保留的题目,7 月 31 日把题目保存在了 MarsEdit 的草稿里面,那时写了一篇关于 wget 镜像网站的文章,也是那时候恰巧有时间读了一些马克思主义原文,找到了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这个网站。那篇文章的背景就是我想把里面的文字下载下来,找时间慢慢看,后来这篇文章一直没写,就是忙碌起来,对这些比较偏远的兴趣渐渐丧失了。这两天公司在做党员的主题教育,我听了两节课,又想起了这个标题,心想一定要把它完成。
今天续订了赵赛坡的 Dailyio Pro 三年会员。我之前的会员在 6 月初到期,之前也是订阅了三年,本来打算不再继续续订的,因为我邮箱里还积攒了十几篇的文章没有读。之前我订阅这个系列是因为喜欢读他写的 iPad Power User 系列,对于一些行业的分析我是没那么多兴趣的。于是前两天我订阅了 Dailyio Lite,不过今天我改主意了。今天我读了一篇 Deep Reading,感觉十分有收获,这种形式的推荐功能,我感觉赵赛坡的系列非常合我口味,如果将来没有了,我感觉非常可惜。心想上网站上看看有没有前几年的合集,结果看到了三年会员有限时折扣,于是就联系赵赛坡,退掉了 Dailyio Lite,重新下了订单。
曾经的某一天,我忘记了是初中、高中、还是大学时期,我在家里阳台的旧纸堆里,找到了报纸上《万箭穿心》小说的连载。母亲把每一期剪下来,订成了一个小本。我在那天的下午,蹲在阳台上,一口气读完了全篇。
2015 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周五,下午,在老婆的娘家。中午刚去了老婆的姥爷家吃饭,喝了一点酒,不算晕,只是有点困,蹲完了厕所。老婆累了,在睡午觉,岳父母不在家,只有我自己活动在安静的家中,拿起了 Kindle。这一刻,我觉得万般琐事都是无聊的,只好进入书的世界。
今天,在 Kindle 上看完了上一本书,我开始阅读之前买的《大教堂与集市》。
最近一段时间,我在 Kindle 上阅读知乎发布的《深度学习的艺术:知乎采铜自选集》,是一个用户名为采铜的人,总结自己在知乎上回答关于深度学习方面的问题,出版的一本书。
我对这本书的期望蛮高的,爱读书的人谁不喜欢“深度学习”呢?不过从开始读的时候,我就觉得别扭,总觉得不得劲。从我的经验看,这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今天我继续读了一部分,从统计上看大概是67%,我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这部书的目标不适合我。
前面的文章说我从上海参加了上海16期Money&You课程。在课上林老师向我们讲述了思维导图(MindMap)的使用方法。在听这一块时我立即想到了《学习的革命》这本书,因为我就是从这本书中第一次得知”思维导图”这个词的,尽管在这本书中这个”MindMap”被翻译成”脑图”。
《北京桂花陈》是我近两年来读的最出色的一本小说。
我对这部小说的认识也算是一波三折了。2005年劳动节时,我的一位舍友去北京新东方听课期间买了这本书。他当时是把它当”黄书”来看的。当这位舍友向我介绍它时,信誓旦旦的向我保证”随便翻一页就能看到性的内容”。我随手翻了一下,果然如此。当时我略微浏览了一下前言及封面上写的梗概,并没发现有多么吸引人的情节,反而我对这种靠性描写来”抓”读者的一类书比较反感,于是并没有多么关注。在随后的几天里,舍友便把它带到了教室里,在上课时”津津有味”的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