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Machine 过时了吧?
这个月上旬,女儿和爷爷奶奶出去旅游,家里平时就我和妻子,导致我们的也生活有了很大变化,结果就是我在家里基本上没有打开 MacBook Pro,就算打开也是短时间用用,没用给它充电。
这个月上旬,女儿和爷爷奶奶出去旅游,家里平时就我和妻子,导致我们的也生活有了很大变化,结果就是我在家里基本上没有打开 MacBook Pro,就算打开也是短时间用用,没用给它充电。
今天看到了 Daring Fireball 的一篇文章,说中国区的 App Store 下架了 Pocket Casts 和 Castro 两款经典的播客应用。简单看了一下文章,是说这两款应用违反了中国的法律。因为在播客应用里能够收听被政府禁止的内容。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在两天前已经通过苹果给 Pocket Casts 发过信息,但没有给出具体哪部分违规。
Hard to believe it’s better than tools like the Pocket or Instapaper. They are professional tools.
這些年 買了四輪 買了手錶 買了單眼
卻發現 追不到的 停不了的 還是那些
——五月天 《干杯》
之前听这首歌就非常有感悟,这一句我印象一直很深。对我来说,手表买的最早,在 2015 年结婚渡蜜月的时候,在瑞士脑袋发热,买了一块名表。单反,台湾语言是单眼,我在 2018 年买了 D850 后,也已经实现了。至于汽车,虽然我名下有一辆,但那是父母掏钱买的。我留学回来有一个优惠购车的名额,父母给我买了一辆大众途观,放在我的名下,名义上是我的,也是我在使用。不过对于我来说,我感觉很难当作是自己的血汗钱的东西。
我在 MacBook Pro 上用 Day One 写日记,总是感觉效率很低,或许是有太多干扰,随便一下 cmd+tab 就切换到别打应用看一看。我很多日记,都是用 iPad 来写的。在 iPadOS 的平台下,至少应用是全屏的。屏幕不会太大,给人浪费空间的感觉。这样更容易产生一种沉浸式的体验。
我曾经是 MarsEdit 3 的用户,在国外读大学期间用它写过一段时间的博客。当时遇到过使用上的问题,根据这篇文章的记录,当时我用的版本还不支持手动设定 slug,对于中文用户来说,中文标题会被忽略,生成很奇怪的文章网址。后来我开发者通过信,最终升级后解决了。
当我前几天得知了 Fiery Feeds 的时候,我在手机上安装了它。经过试用,我感觉比较满意,就买了高级版。之前我在手机上是用 Unread 的,再之前我用的是传统的 Reeder。
Fiery Feeds 给我的感觉不同。不大好说它和 Reeder 的区别在哪里。基础功能方面两者都差不多,给我感觉差别较大的在于界面。字体、字号、排版这些东西,看上去不甚重要,但对阅读的感觉来说影响其实挺大的。我感觉 Fiery Feeds 的界面读上去最舒服,因此用了一段时间的 Fiery Feeds。
这两天又把我的 RSS 阅读器换回了 Inoreader。
原本因为 Inoreader 被屏蔽,我一气之下又换到了 Feed Wrangler。Feed Wrangler 实际上我之前用过,对它的感觉还不错。后来不用了,因为它的界面非常简陋,日常阅读必须要靠客户端,而且目前几乎都没有安卓平台上的客户端,所以当我换到安卓平台时,我就放弃它了。
今天我第一次想要退订一个播客,名字叫《模糊地带》。它的网址的副标题是“用新鲜的范式讨论性别与文化”。关于播客的描述为“用质疑一切的方式,谈论感受,回顾经历,关注身体,讨论语言。在重新理解性别中,消解约束人的框架。”
当时看到这个播客的网页时,我考虑一下就订阅了。特别是看到一些节目的标题,我感觉还是比较有兴趣的。不过重点是我还保留着过去纪念对播客的珍爱。早些年想找一些好的中文播客真的很困难,有些播客做了几年,但我完全没有兴趣听,比如《糖蒜电台》、《段子来了》。他们坚持了很久,内容应该很丰富,但我就是无法入门。有些我比较喜欢听的播客,后来渐渐停播了,然后渐渐的,我也在探索新鲜播客的过程中,放宽了选择的标准,有些内容还可以但是语音质量太差劲的播客我也坚持听了下来。因此,出于广泛收集播客的目的,我把它订阅了。
今天些了一份文件,拿去给主任审阅,主任做了一些修改,我打开了 Apple Watch 上的录音功能。
主任的字是很难识别的那种,用“蚯蚓”来形容应该差不多。我感觉是没有骨头,没有间架结构可言,用“炊烟”来形容似乎有些美化的意味。如果说前一任主任的字我能认出九成,那这位主任的字我最多能认出一成,真是让人苦恼。我还见过刚调任不久的大领导的字,也不大容易认,但那因为他写的草书,字的间架结构还是有的,让人觉得有美感。这位主任的字则完全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