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的韵味
很久没有写博客文章了。现在我也想开了,有些想法和值得记的事就放在 Day One 上面。结果一发不可收拾,我开始广泛尝试各种笔记记录的地方,包括 Obsidian、OneNote、Notion……结果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不成体系,越发不得要领。手里别提今年重新开始用的 Filofax 手帐本,能写的地方越来越多了。
很久没有写博客文章了。现在我也想开了,有些想法和值得记的事就放在 Day One 上面。结果一发不可收拾,我开始广泛尝试各种笔记记录的地方,包括 Obsidian、OneNote、Notion……结果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不成体系,越发不得要领。手里别提今年重新开始用的 Filofax 手帐本,能写的地方越来越多了。
今天,在确保了我导出了全部数据之后,我删除了我的 Pinboard 账号。
删除账号的起因是在 2020 年的最后一天的下午,我在访问 Pinboard 的网页版的时候,发现它的中文页面下方有一行标语——“光复香港,时代革命”。我意识到不能继续欺骗自己了。
升级 macOS 到最新的 Big Sur 版本之后,我对它一直不是很满意。标题中说的它像一个玩具,不是褒义。
经过几年使用电脑的经历,我相信人对操作系统也是有感觉这一说法的。或许只用过一种操作系统,比如 Windows 的朋友体会不到这种感觉,但我正式使用过几种系统之后,我对这种感觉越发的明显。
过去我一直坚持使用RSS来进行阅读,这应该是从 Google Reader 时代养成的习惯。后来 Google Reader (可耻的)关闭了,我辗转了几个 RSS 服务器,又同时辗转了几个 RSS 客户端,目前稳定在订阅 Inoreader 的服务,并使用 Reeder、Fiery Feeds(iOS)、FeedMe(Android)作为客户端。但是,最近的一款 App,让我的这一习惯产生了动摇。
过去我比较相信第三方的客户端,原因很简单,如果官方客户端那么优秀,第三方客户端早就没了生存的空间。所以我的手机上安装了墨客,因为在一期播客里听了作者的访谈,用下来觉得还可以,所以也没有尝试其他第三方客户端。
到目前为止,我订阅的播客里,2019 年发布的部分,还差 3 个就听完了。本来我计划在今年上半年先完成这些播客的收听,因为落下半年的播客不听,实在也有点夸张。结果到 6 月份的最后几天,我越发注意这个问题,但终究还是没有听完。
今天下午,在妻子的同学家里,看了一期《乘风破浪的姐姐》,在里面看见了许飞。
关于这个节目,我之前在朋友圈里听到过,在知乎上因为层上热门,我也大体了解了一下是什么内容。不过当时大体看了一眼里面的“姐姐”名单,没有我关注的。而且经过这几年韩娱、跑男等节目的洗礼,我认定这些节目基本上都是有个大纲剧本,演员们或许有所发挥,但不会离剧本多远。里面嘉宾们的冲突、撕逼,基本上都是提前设定好的,为了就是搏眼球、蹭热度,因此现在对这个节目也没啥期待。
最近我听了一期《跟宇宙结婚》播客,听的是第 197 期,再见 2019。三位主播回忆了 2019 年中发生的一些值得分享的故事。引起我兴趣的是在结尾,他们说在公众号上会把提到的一些图片发出来。说有人说终于看到你们的真容了,但他们从来没有隐藏自己的长相,在公众号上有很多照片,只是你们不看。
曾经的某一天,我忘记了是初中、高中、还是大学时期,我在家里阳台的旧纸堆里,找到了报纸上《万箭穿心》小说的连载。母亲把每一期剪下来,订成了一个小本。我在那天的下午,蹲在阳台上,一口气读完了全篇。
昨天下午确定了今年 WWDC 的时间,并在日历上进行了标注。心想已经好几年没看直播了,今年如果没事不如看一看,权当娱乐。结果哄睡孩子的同时,又一次把自己哄睡了,再次醒来是今天凌晨四点半左右。睡不着觉了,拿起手机直接看了一下订阅的博客,除了 Darring Fireball 有些零散的文章,爱范儿和少数派都还没有文章介绍要点,于是打开官网上的视频看起。在我又一次睡着前,看了iOS 14、iPad OS 14 和 macOS Big Sur 的一部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