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

Plurk的优点和缺点

自从我开始使用Plurk以来,对比我一直在使用的Twitter,有了一些感想,写在这里。

首先我要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我一直在找一种形式来用在Plurk上。与之相对的是我们熟知的一些Twitter复制品,如饭否、唧歪de之类的。同样是继承了Twitter开创的微博服务,Plurk就能比它们更有创新。这也是我今天讲到的Plurk的优点。

Twitter的用户tweet列表的方法,是一种对用户的tweet的简单组织。按照时间顺序,用户可以非常方便的知道用户最近做了什么。它的缺点是对于用户的交流无法体现出来。在Twitter上几个不同的话题被同时讨论时,用户的回复就常常被误解:到底这条回复是针对哪一条tweet?这种方式一直被饭否、唧歪de简单的继承着。而Plurk独辟蹊径的用了按照线程排序的组织方式,这样一来所有用户的交流过程就被很直观地表现了出来。Plurk改用横向的时间显示方式,同一条信息的交流用纵向来表示。Twitter用户初次接触Plurk时会感到页面挺乱,不过熟悉后就能发觉这样非常有效率。通过鼠标滚轮来横向滚动也比在Twitter上不断的点“more”键翻页来得快。

我的Plurk的使用感受与想法

说起来,我得知Plurk还是因为它在中国被封锁的新闻。当时我上去看了一下别人的页面,觉得不过是又一个Twitter的复制品,因此也没有再关心。后来我在这几天看了不少台湾人的blog,发现Plurk这个东西在台湾挺火的,很多人的blog侧栏上都加了Plurk的gadget。特别是传奇的“Twitter女王”林凯洛blog侧栏上同时摆了Twitter和Plurk的gadget。林凯洛的Twitter数目比我多了大约20000条,我当时就觉得在Twitter上有了27000+条记录的人要同时用Twitter和Plurk两个,于是就点了她blog上的Plurk注册按钮,注册了一个帐号。

与其它的仿Twitter微博不同,Plurk给我的感受就是界面做得相当精美。整个页面分成两部分。上半部分是更新的条目。与传统微博不同的是条目按照时间先后横向排列,可以动态的显式出更新的顺序。用鼠标滚轮可以使线条左右滚动。另外交互线程也比Twitter有了改进,可以清楚的显示出来一个条目的回复过程。这部分也支持一些快捷键,比如V浏览、U更新之类的。页面下半部分是发送更新与用户信息区域。与传统微博一样,Plurk每条信息也是140个字符。信息前面可以在下拉菜单里选择动词,比如“想”、“说”、“觉得”什么的,这样发出的信息就成了“liufeng 说 XXX”这样的话。信息框右侧也有下拉菜单可以选择条目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