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米 K60 Pro
这篇文章想写一下红米 K60 Pro 的使用体验。
当我要卖掉华为 Mate 50 Pro 的时候,我意识到除了要回到 iPhone 外,我还需要一台备机,因为我有两个微信号,都是必须要保持在线的,iPhone 不支持应用双开,我只能重新回到过去两个手机的状态。
这篇文章想写一下红米 K60 Pro 的使用体验。
当我要卖掉华为 Mate 50 Pro 的时候,我意识到除了要回到 iPhone 外,我还需要一台备机,因为我有两个微信号,都是必须要保持在线的,iPhone 不支持应用双开,我只能重新回到过去两个手机的状态。
去年 10 月份我换了一部华为 Mate 50 Pro 手机,把当时在用的 iPhone 13 Pro Max 和 Apple Watch S7 都给出掉了。换华为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多年使用 iPhone 再次发生了审美疲劳,特别是 iPhone 14 没有让我兴奋的点,我本来打算放弃今年的年年焕新的机会了;二是俄乌冲突导致西方科技企业对俄罗斯发起制裁,让我心有戚戚;三是我很长时间没有答案的问题——为什么身边的同事在安卓环境下那么自在呢?身边同事朋友华为 Mate 手机居多,20 的、30 的都有,不过没有 Mate 40 系列的。今年我看到 Mate 50 发布,于是等了一段时间有货,买了一台 Mate 50 Pro。
通过 Proxifier,总算在 Windows 下面成功登录了 Journey,可以把手机上的条目给同步过来 了。近几年,自从我有了安卓手机,我就在Joruney 和 Day One 之间反复横跳。
今天看到这篇文章,第一个感觉是支持。我上一次使用安卓平台终止到2018年12月,当时的安卓平台依旧存在软件市场泛滥的情况。除了每个手机厂商都有一个软件商店外,还存在一些第三方的软件商店,而且还有一些应用自己就可以给你装新的应用。如果有一个统一的软件商店,应该会缓解这个难题。
但我有一个疑惑,这些应用的来源是哪里呢?直到今天,我还是不清楚国内的软件商店里的应用的来源。中国互联网圈有搬运的传统,我还没有明确见到过国产应用商店有提交自己开发的应用的渠道。实际上,与其说是软件商店,不如说是又一个华军软件园,软件商店组织一群人从各处手机资源,然后放在上面供人下载安装,实际上是一个聚合的功能。哪怕杀病毒等安全审核功能做的再出色,依旧是别人的应用。
许久没有关注我订阅的那些 RSS 之后(闲着没事净看相机了),我看到近期科技媒体在讨论近期发布的一加手机。近期推出的 OnePlus 7 Pro 获得了不错的评价,有媒体说它是目前安卓手机达到的巅峰(大意如此)。也许是近期还没有到达状态,我看到了新相机的参数,心里一片平静,没有丝毫想要入手的冲动。
今天早上,读到了少数派《[送码] 以时间计划为核心,这款应用想要帮你更智能地管理任务:Sorted³》一文。如果是一般的时间(任务)管理工具,我大概也没兴趣仔细看,不过开头看到作者说他的 Todoist 快到期了,因此找到了 Sorted 3 这个应用。我想能替代了 Todoist,一定有过人之处,所以就略微仔细的看了看。
今天,我感觉我的手机瘾是彻底的渡过了。
事情发生的也算比较突然,大概是在一个月之前吧。那个时候我已经在用三星的 Galaxy S8+ 手机了,感觉一直不错,但心中莫名的生出一股不甘心的感觉,总想尝试一下其他手机。这个手机我不打算很折腾,特别是知道了三星的 KNOX 有熔断机制之后,我担心造成手机不能保修,因此解锁、越狱什么的都没有尝试过。现在用的是国行的手机,系统自带 Google 的服务,我只要能访问到网络,就可以自由的安装 Play 商店的各种应用了,总体来说我十分满意。
近两个星期,莫名的产生了买一个安卓手机的想法,然后这段时间有时间就一直在看这方面的文章、视频。现在,该看的文章、视频都看的差不多了,想写一篇文章来记录一下。
这些天我又开始看安卓手机的测评,心里又有了一份痒痒。
说不好这种感觉从什么时候又蹦了出来。我曾经以为我这辈子会安安心心的用 iPhone,结果应该是我错误的估计了我的秉性。2015 年之前,我手里唯一的苹果设备是一台 MacBook,到了 2015 年 10 月份前后,我同事去香港,托他稍回一台 iPad mini 第二代,32G 版本,这是我第一台移动苹果设备。之前在加拿大读书,曾经很羡慕那些用 iPhone 的朋友,好几次在购物车里下单,最终没有舍得买。到了最后我带着一台 Nexus 4 回的国。
这几天来,我用三星 Galaxy Note 7 已经基本习惯,除了有两点不是很适应。
其一是应用缺失。我过去以为,苹果的软件商店审核严格,所以安卓的应用应该更加繁荣才对,结果没想到现实竟然打脸。我目前缺少的有中国石化和华夏基金,这两个应用都可以在苹果软件商店里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