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10 月份我换了一部华为 Mate 50 Pro 手机,把当时在用的 iPhone 13 Pro Max 和 Apple Watch S7 都给出掉了。换华为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多年使用 iPhone 再次发生了审美疲劳,特别是 iPhone 14 没有让我兴奋的点,我本来打算放弃今年的年年焕新的机会了;二是俄乌冲突导致西方科技企业对俄罗斯发起制裁,让我心有戚戚;三是我很长时间没有答案的问题——为什么身边的同事在安卓环境下那么自在呢?身边同事朋友华为 Mate 手机居多,20 的、30 的都有,不过没有 Mate 40 系列的。今年我看到 Mate 50 发布,于是等了一段时间有货,买了一台 Mate 50 Pro。
上手前我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因此一些困难也可以克服。之前我也用过安卓手机,之前的一部红米 K30 Pro,之后用的是 OPPO Find X3 Pro,在上面安装上科学上网的工具,剩下的慢慢都能弄好。不过在华为这里我没有成功安装 Google 服务框架,从网上搜索了一些方法都没有成功,最后放弃。之前那两个手机是我在用 iPhone 时候的副机,有一定的娱乐搞机性质,我可以放心的在上面折腾。而这部华为我是把它当作主力机来用的,还是以稳定为主。后来我安装了 Gspace,算是部分解决了这一问题,虽然使用起来并不是很顺畅。
优点
应用双开
我拿到手机后,把我目前在用的一些软件和服务迁移了过去。现在让我感觉最深刻的是微信双开,可以让我的两个微信号在一台手机上同时登录。过去我没有什么感觉,但自从我不得不开通两个微信号后,我感觉这样的功能实在是太需要了。有了这个功能,我第一次正式考虑卖掉我的副机,只用一台手机来完成生活与工作的不同需求。实际上,之后的两个来月,我也是这样做的。只用带一台手机的感觉,一开始稍微有些不习惯,觉得有点不安全感,后来习惯了之后,我感觉这样其实挺爽的,少一台设备,也少了一点心智负担。我有段时间在北京住院,一台手机管理所有也让我有种安心的感觉。当然有一定负面效果,一台手机的电量总是比不得两台手机。
中文输入
我直接使用了系统自带的小艺输入法。不管鸿蒙下面什么输入法最优秀,我的主意是先把官方的摸透再说。结果出乎我的意料,非常好用。我使用小鹤双拼,至少在双拼环节,小艺输入法使用起来比较舒服。偶尔有些多音字选择,我感觉有些选项在滑动状态下不会显示,需要把选单拉开才能找到,不过没有仔细验证过。另外就是按住空格键语音输入,太好用了,我后来渐渐的习惯了这样来回复微信信息,速度非常快,正确率也非常高。
返回键
比起 iPhone 来,这些安卓系统的小的功能,非常好用。屏幕边缘滑动返回,当然不是华为的专属功能了,但习惯它之后,我都有些不想再用回 iPhone 的感觉了。华为的这个功能设计的也不算完美,因为这个手势跟侧边栏工具箱重复了,滑动的多一些时间,就会换到工具箱。但有少数时候,我想划出工具箱来快速录音,结果怎么也出不来,也是让我很着急的。总体来说,这已经是安卓系统上的一点核心优势了。
小窗
又是一个安卓系统的优秀功能。一开始我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自己总是没有习惯来用这个功能。不过在一些情况下,小窗非常方便,解决了很多痛点问题。比如微信发比较大的视频文件,这时候把微信放后台,往往会让发送卡住,但在前台等着它发完又很无聊,这个时候就可以把它放小窗,同步进行。但华为的小窗我到现在也没有完全弄明白,一开始那个小窗口的状态,一旦我在里面操作一下,就变大了,再怎么还原到小窗的状态,我还没摸索出来。点击最小化就成了一个小圆球,就不能是小窗的状态了,这一点我还是非常困惑的。
缺点
总结了一些优点之后,我有一些缺点不得不说,有些也是我最终把这部手机卖掉的关键原因。
应用生态
拿到手机那一晚,我第一时间把之前在 iPhone 上的常用应用给迁移过来。几乎是当晚,我就有种头上被浇上一盆冷水的感觉。简单说来,拿到手机不做任何设置,打开华为的应用商店,看看里面的那些软件,让我有一种群魔乱舞的感觉——都特么什么玩意!充斥了游戏、在线交友一类的应用,看得我心想,这就是中国安卓手机市场的最高水平?
一开始我劝服自己,有些华为下面没有的应用,大不了就不用了!我不是也想试试为什么同事可以把华为用的那么顺畅么,这也是计划的一环。于是在那些天,我远离了 RSS 阅读软件,有需求就直接用 Inoreader 官方的应用,当然,是从 APKPure 下载的。但这种劝服实在无法持久,当我在北京住旅馆等待健康宝解弹窗期间,我无比庆幸我走之前把一台很老的 iPhone 6s 带上了,没成想它成了我的救星。后来有一次我实在觉得不是那么个味,就找到设置,在个人倾向里面把一些游戏、情感之类的标签删掉,应用市场总算能看了,但比起 iPhone 还是差了十万八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