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Ultimate Tag Warrior总算能用了

在phpMyAdmin里捣鼓了一晚上,终于让UTW正常了。之前我的数据库默认编码是latin1,默认连接校对是latin1_swedish_ci,虽然从wp-config.php里面改成了utf8/utf8_general_ci,但数据库的默认设置没有改。而且我用的是虚拟主机,自己也没有权限更改这些全局变量。然后自己研究导出的数据库文件,发现数据库在建立的时候已经确定了这些基本属性。我本想把它们在文件中改过来,重新建立数据库,但我的虚拟主机又是与别人分享的,不能自己删除数据库。

Ultimate Tag Warrior测试

很早就了解了UTW这个“传说中最棒的tag插件”,但一直因为不熟悉,所以不敢使用。前几天终于下决心要用一下试试,于是昨天把它下载到服务器上并解压缩。我找到了天佑写的教程,发现上面说UTW与新版本的WordPress不兼容,当时吓得我没敢启用。

恢复blog的折衷方案

我是颇有“不破不立”、推倒重来的想法与勇气的,但放不下的是无效链接带来的负面影响。

自从我写了那篇“好的blog阅读习惯”后,被李笑来写了一句话推荐后,我的blog开始被我的亲人、朋友之外的人们访问。试想有一天,人们在别人的页面里看到了这篇文章的链接,点击后却发现根本找不到这篇文章,岂不令人难过?

WordPress 2.2中的书写工具真棒

刚刚我手动的把过去算是有点价值的文章贴了过来,以使用这个独立的域名为止,没有复制原先在Smart: vulgar blog上的文章,算是有了个安慰。

过去我不知道Markdown这个超级棒插件时,先是直接在控制台里面撰写文章,后来是用ScribeFire来发表。这两个工具都有个缺点,就是每一段里不加

完全失败还是新的开始

昨天上午我打算更新WordPress至2.2版本,便根据花儿开了上的说明去更新。结果1024-px模板不能使用了。今天本想修复一下,但想到当初建立blog的时候因为没有经验,MySQL设置有些问题,便想干脆完全重建一遍blog算了。于是把原有的文章等记录导出成一个500多k的xml文件,就把过去的blog全部删除了。

我又从服务器上重新建了一个数据库,重新在控制台上下载WordPress并解压缩,修改配置文件,安装。一切结束后开始导入文件。结果就出问题了,总是在中间就停住了。我本以为是我加网速慢的原因,结果找同学让他在他那的宽带再上传一次。他那里也不行。

和讯的“留言审查”真不是东西

我的朋友张昊一直在做这么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他把一些经典的歌词做了一些分析,讲了一些藏在歌词下面的信息。今天我刚看到他写了第二篇文章,便去他的blog上留言,一是想激励他,二是提一些我的想法。我想或许很多人都了解一些歌词,知道这些歌词下面的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但是一直没有人搞这个,结果他们可能觉得一首两首歌词不值得在网上发布。因此我建议张昊做个wiki,号召大家一起来做这个,让这个“歌词分析库”迅速积累,越来越完善。

结果我就在留言框中敲了这些字符:

两篇歌词解析都很不错呢,一定要坚持些下去啊。建议能写一个系列。

甚至你可以在网上发动网友一起写,这样做一个wiki页面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让我又爱又恨的JavaEye博客

JavaEye社区注册成为用户后,我发现他提供了blog功能。其中有一项是告诉系统你的blog地址,系统会自动帮你把原来的blog导入到JavaEye的blog里。当时我刚建立了这个“Feng’s Style”,就把它在feedburner上烧录的地址给了系统,果然每次我在这个blog上发表了新文章,JavaEye那边就自动的有了新的文章出现了。

笑来老师的推荐——兼谈blog的意义

今天发现邮箱里有blog系统发来的邮件,通知我有新的关于《好的blog阅读习惯》这篇文章评论。我发现其中有一篇Trackback是来自Pure Pleasure的。我愣了一下,意识到这不是李笑来老师的blog吗?顿时我的心跳直奔90次/分。我赶紧打开blog看看具体内容。

好的blog阅读习惯

昨天夜里和ZH在QQ上胡扯,它突然问我在哪里找到这些技术牛人的blog。我立即“文思泉涌”,便通过QQ一句话一句话的给他说“好的blog阅读习惯”。说完之后,我意识到这几乎是一篇文章了,便把聊天记录整理了一下,形成了这篇文章。许多人对blog这种交流方式理解不深刻,无法做到快捷有效的阅读blog,因此损失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我想这篇文章对这些人来说是有一定意义的,便放到blog上,希望看到的人可以有收获。

首先要明白blog和一般网页的区别。我的blog中一篇文章写“蔡依林的部落格”事件,那是我引用了别人的文章,而原作者的意思是蔡依林的那个所谓的“部落格”,只不过是一个网页+留言板。除了留言功能,其他的blog的功能如RSS、Trackback之类的统统没有。这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blog不是一般网页。我们不能用看网页的方式来读blog,因为这样效率很低。所以我们应当学会使用RSS与阅读器。当时我第一次使用Google Reader时,我感觉极度兴奋。因为所有的内容都被提取出来,整齐的放在那里等我们去读。而页面上那些flash、音乐之类的“垃圾”一点没有。这样不但提高了页面载入效率,也提升了自己的阅读效率。

Blog这种媒体在中国的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Blog这种媒体在中国普及尚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其中的关键因素是愿意花时间阅读的人仍然很少。

随着电视这种媒体的普及,在中国出现这种情况算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大多数人把看电视当成一种休闲方式,而把阅读当做一种事情来做。这种情况也与中国的教育方式有一定关系。在中国的学校里,绝大多数的学生要通过课本来获取知识。而通过实践来获取知识的教育方式在中国的学校里几乎无法见到。这样的话,学生们在课余时间会把看电视作为放松的方式,对于报纸、书籍则被认为是最可恶的“课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