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大折腾

我在之前说到我想改变网站的目录结构,主要原因是想用MT来把普通网页一并管理了。之前我手工写网页,但太麻烦了,尤其是想建立多个页面的时候。而且一些统计代码什么的也不方便添加。用MT可以有统一的模板,而且还可以用Markdown,正是我需要的效果。我目前来用UseMod Wiki来管理普通页面,但基于安全性的考虑,wiki系统普遍都不支持纯HTML,这样我的页面的表达能力就大打折扣,javascript代码、标签什么的都不能加,所以我觉得我终究要回到CMS系统上来。尤其是MT5会添加一个website概念,所有的blog都是在website下面的,这基本上就是我的需求了。

MT5 Release Candidate 1

今天中午的时候看MT官网上在11月6日发布了一篇新文章,说是MT5发布了RC1版本。本来我是没什么兴趣的,但看到介绍说有了新的Theme──Pico,从截图上看也挺好看,于是就从另外一个域名上安装一下试试。

MT从3版本开始的安装程序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因此安装起来没有任何困难。但仍然是数据库的问题在困扰我:如果选择使用sqlite来做数据库,默认的数据库路径是Site Root/MT/db/mt.db,但默认情况下,MT目录下面并没有db目录。可如果没有db目录,安装程序在检测数据库的时候就会报错,因此必须手工创建db目录。我觉得程序应该可以做的更智能一点(或者说“不那么愚蠢”),解决这个不算是问题的问题应该不难。我印象里MT3没有这个问题,MT4就有了,现在MT5到了RC1版本还是有这个瑕疵。

第一次遇到Internal Server Error

刚才在写上一篇文章的时候,中间需要插入一张图片。为了保证访问,我现在比较少把图片上传到flickr上再链接到文章中,而是直接上传到了服务器上。

少写Twitter多写博

Twitter无疑是互联网界的一大革新。从几年前它推出一来,这两年它的如火如荼的发展,让我们都承认──Twitter革了blog的命。不过,Twitter革命的不彻底。在我看来,它在形式上让群众参与互联网有了新的等级;但在结果上,则不那么尽如人意。当然,我们都热爱Twitter,想尽量的把自己展示在Twitter上与大家交流,但我还是觉得,我们应该多分一点时间在blog上面。

Movable Type升級到4.32

今天看到了Movable Type发布了4.32版本的消息。看了发行注记后,知道了新版本集成Zemanta插件。去Zemanta的网站上看了一下它的演示,觉得还挺有意思的,就下载下来升级了。

经过我的试用,发现Zemanta插件在写文章的地方的右边加上了一个框,据说可以分析你目前文章的语义,然后找出最合适的文章插图来,方便丰富文章内容。另外,通过分析文章,Zemanta也帮你找到适合你文章的tag,这样就可以直接用鼠标点击给文章添加tag了。但对于我们这种中文blogger来说用处不大。网上关于Zemanta的中文介绍不多,这里找到一篇,可以参考。

Out of Blog

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样,我是基本不能在家里写blog的。这次回国,7月24日抵达的北京,在这几天内,除了这篇文章外,只有两篇文章。我的另一个英文blog上的最后一篇文章写于7月27日。英文blog放的就是每日一篇的生活流水账,停止更新的原因大概也明显──家里的生活千篇一律呗。这个中文blog的作用是把生活中值得记录的想法提取出来,生活都千篇一律了,更别提提取了。

英文blog

七月四日的时候,我大概是在找关于MT的资料,顺便看到了Six Apart里的一些职员竟然也在VOX上有blog。其中的很多人已经有了TypePad上的blog,但他们往往在TypePad上讨论一些正式的话题,而在VOX上面写一些生活化的东西。恰巧我看了Apple4us的一篇文章,知道了MarsEdit,想尝试一下,MarsEdit支持VOX,我于是就在VOX上面开了一个blog。

Blog灵感的捕捉历程

大概从今年三月份开始,我又一次努力的写起了blog,还没有遇到过思维枯竭的情况。

从我的blog的月份记录上看,我在2007年的十二月到2008年的三月没有写过一篇文章。那段时间正好是我在这边读语言学校的日子。每天早上八点半到下午两点多的课千篇一律的重复,而且我那时还不会在学校自习,基本上就是早上7点多从家里出发,下午将近四点回到家中,因此那一阵子没有丝毫的内容可以写。而且那时我用当时的英文名字注册了一个域名,用Movable Type架了一个blog,用英文来写作,也相对的分散了注意力。同时我那一阵子开始用Gentoo,也让我很少有心思来写blog。

代沟

今天早上在Google Reader上看到一点挺让人郁闷的事情:周曙光写了一篇文章《GFW在草泥马和绿坝的推广下已经很有名了》,里面放了一位14岁的名叫jiehan的初二学生制作的介绍GFW的非常不错的幻灯片。然后我点进了jiehan网页的链接,发现页面上目前显式这样的内容:

jiehan

看了上面的话,我有点“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感觉,原因是我之前就从Twitter上看到过他的一篇tweet:“妈妈叫我删掉这篇文章, http://jiehan.org/archives/229 我不想删,大家说呢… 有没有违法内容?”。而那篇tweet里面的链接我印象里好像是一份要求学生必须国庆活动的的文件。

小故事,新感受

昨天写blog的时候回顾之前我写的比较短的文章,找到了这篇《无关时事,一个故事》,于是重新看了一遍,突然有了新的想法──原来国王才是最精明的。

国王给小孩们出的这道题目是什么呢?国王依王法管理年轻人,至于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能干的就干,不能干的就别干。很明显,国王给小孩们一颗煮过了的种子,就是告诉小孩子们我不想让你们真的种出花来。而一些自作聪明的小孩子,翻墙获得了正常的种子,虽然种出花来了,但不听话,只想着往外跑的孩子,将来不会容易管理。而能揣摩国王用意的孩子,在关键时刻才会“挺身而出”,接受采访,发表“心神不宁”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