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写 Journal 还是 Diary?
昨天在写《记日记的习惯》这篇文章时,提到了 Day One 的博客上有很多其他人使用 Day One 的案例和一些日记主题的文章会让我很有收益。找博客网址的时候我打开了这个页面,并顺手浏览了一下近期的文章,看到了一篇文章的标题挺感兴趣,于是就打开了它并在今天完成了阅读。读下来是非常好的文章,值得分享。
昨天在写《记日记的习惯》这篇文章时,提到了 Day One 的博客上有很多其他人使用 Day One 的案例和一些日记主题的文章会让我很有收益。找博客网址的时候我打开了这个页面,并顺手浏览了一下近期的文章,看到了一篇文章的标题挺感兴趣,于是就打开了它并在今天完成了阅读。读下来是非常好的文章,值得分享。
前两天我重新买了一年的格志日记的会员,想尝试把记日记切换到格志。之前我在 Day One 上写,感觉 Day One 的每年订阅费用不低,心想是否可以“消费降级”一下。
其他日记软件我唯一了解且比较信任的就是格志了,几年前因为读了对他的作者的访问而了解了这个软件,之后看它不断演进,一直对它比较有好感。原因一是它的作者对日记这件事有思考,且一直专注于日记这个赛道多年;二是它近期开展了订阅制,软件的存续更有保障;三是它支持苹果和安卓两种设备。之前短暂使用华为 Mate 50 Pro 时尝试过一些其他的日记应用,多数不符合我的使用习惯,而且因为存续时长、名声问题,我不大敢用它们,非常担心某天突然停止服务。
去年底开始,确切的说是 2022 年底,我曾经尝试过在 Obsidian 里面写日记。这个选择看上去有点顺理成章,因为 Obsidian 官方自带一个 diary 插件,可以按照设定的规则,每天生成一个新的条目,还可以自己设置模板。
晚上在书房又一次听到了让我战栗的振翅声音,是臭大姐!然后我在书房门边的墙上看到了它的身影。
自从搬到这个家来,我已经跟臭大姐搏杀了不知多少次了。现在虽然还有些微恐惧,但也算是轻车熟路了,搬来椅子,踩着用纸巾轻轻的捏住它,然后冲进马桶里面。
昨天我有一些日记想进行记录,在 Day One 里面写了几篇。然后回顾一下近期写的日记,惊讶的发现我在 2 月份竟然一篇日记都没写,不由的又泛起了焦虑的情绪。
我于是挖空心思的回忆 2 月份发生的事情,脑中竟然一片空白。虽然我知道翻一翻微信,我大概还能找回几篇(这正是我打算要做的),但焦虑还是会影响我。随着年龄的增长,明显感觉到记忆力的下降,有时不光是中、长期记忆难以回忆,甚至短期的记忆都容易丧失。这种失控的感觉真是太糟糕了。
5 日读到了一篇文章,讲了在 Linux 下面的 5 款笔记应用。其中第一个就介绍了 Joplin,软件的截图一下子吸引了我。于是我下载安装了一下,并在上面记录每日笔记。
每日笔记的事情我忘了是从哪里看的了,很有可能是赵赛坡发来的邮件订阅。我特别希望有一个这样的每日笔记,记录下来每天发生的事情,完成的工作,读到的内容,以及心中的思考。之前有过几段实践的经历,但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坚持下去。最早我因为一直在用 Day One 写日记,就在里面建一个日记本,设置了一个每日记录的模板,来让自己填写今天完成的事情、思考、明天计划要做的事情等等。之后因为它不跨平台,至少在 Linux 下面不能用,于是我找用开了当时比较火的 Obsidian,并且为了顺利同步手机还买了一年的同步会员。后来感觉还是不大方便,最终也没有坚持。Notion 有些人用的风生水起,可我一直也不大习惯,坚持时间更短。Logseq 也短时间尝试过,也没有坚持用下去。我在办公室里还放了一个 A5 大小的 Filofax 活页本,专门用来记录每天的工作,这样等每周一写工作总结的时候方便回忆。但有的时候偷懒,没有及时写,就导致写总结的时候抓头皮了,尴尬。
上周,我听了 Flomo 的作者刘少楠的一节网络直播课,题目是《如何系统做好知识管理》,题目我非常感兴趣,课程的内容也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
我目前在工作中就面临着知识管理的问题。我现在在单位的一个 B2B 平台开发运营团队,因此日常办公电脑都是外网,团队之间和大多数中国企业一样,用微信群来交流或传输文件。没有任何文档沉淀的机制,经常一份合同,找不到最新的版本,还有同事在硬盘共享了一个文件夹,放供应商的信息,但访问起来还是不大方便。我个人角度,经常有各种各样的信息,时常一下子冲过来,我来不及整理,感叹一团乱。
通过 Proxifier,总算在 Windows 下面成功登录了 Journey,可以把手机上的条目给同步过来 了。近几年,自从我有了安卓手机,我就在Joruney 和 Day One 之间反复横跳。
我在 MacBook Pro 上用 Day One 写日记,总是感觉效率很低,或许是有太多干扰,随便一下 cmd+tab 就切换到别打应用看一看。我很多日记,都是用 iPad 来写的。在 iPadOS 的平台下,至少应用是全屏的。屏幕不会太大,给人浪费空间的感觉。这样更容易产生一种沉浸式的体验。
最近,Day One 团队做了件不大地道的事儿,到现在还没有解决。我从香港回来后发现,在 iOS 版本的 Day One 里编辑过的条目,回到安卓版的 Day One 里,就显示不兼容,无法编辑,只能查看。经过调查以及反馈开发者,确认了是他们搞升级,弄的和旧版本不兼容了,造成了这样的问题。我当时那个气啊,发了邮件把他们骂了一通,这样的升级也太不专业了嘛,而且还让我这个安卓用户获得了“二等公民”的感觉,我可也是订阅了服务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