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办公电脑上安装 Debian
2019 年来到了新的部门之后,我们有了一次更换办公电脑的机会,公司给我们配置了当时的配置还不错的台式机。配置说起来还马马虎虎——还够用的 CPU,8GB 内存,两块存储盘(小一点的 SSD+1TB 的HDD),默认安装的操作系统是 Windows 10。
2019 年来到了新的部门之后,我们有了一次更换办公电脑的机会,公司给我们配置了当时的配置还不错的台式机。配置说起来还马马虎虎——还够用的 CPU,8GB 内存,两块存储盘(小一点的 SSD+1TB 的HDD),默认安装的操作系统是 Windows 10。
昨天我的 openSUSE Tumbleweed 又一次在休眠唤醒时锁死了,而我对于这种事情一向没大有耐心,所以干脆考虑换一个更加保守的发型版。最近我在用的只有 openSUSE 和 Debian 两种,其他的常用发型版,我稍微能习惯的又太激进,常常会不稳定,毕竟影响工作。新内核、新底层的一些特性,我目前的理解是适配新硬件,如果我目前在用的硬件跑 Linux 4 能很好的运行,那么升级到 Linux 6 的好处也不明显。
自从上两周结束了一项工作后,我的联想 Yoga 14s 笔记本电脑又处在了一个基本闲置的状态了,于是我又一次在上面安装了 Linux。思来想去,还是安装了我比较熟悉的、软件包比较新的 Arch Linux。
Debian 是一个很古老的 Linux 发型版,我之前只是简单有所了解,曾在虚拟机里安装过,但从来没有真正的以一个正式的系统的视角去体会它。因此,这次安装 Debian,当中遇到了很多麻烦,值得记录在此。
昨天晚上,我心血来潮,去了 Linode 的网站去看文档,估摸着 Debian 应该可以升级了。用关键字 debian 搜索果然有这么一篇。粗略看了一下就开始升级,升级完后,发现网站不行了,打开任何页面都显示 404 错误。我有点奇怪,一般来说应该是 Apache 无法启动或者发生 500 错误吧,这种找不到文件的情况还是第一次见到。
昨天,在一台老机器上安装了Arch Linux 0.7,不过到了晚上又删除了。因为Arch确实有它的局限性。
对我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软件包太少、太旧了。有很多我们在Unix桌面环境下常用的工具都没有二进制版本。本来安装好了Arch,开始准备配置X时,发现默认带的FVWM是2.4版的,这个版本对中文支持不好,我以前用的时候怎么都没法让窗口的标题栏显示中文。于是我又上网去找2.5版的。由于是台老机器,没有网卡,我搞了半天也没法用猫拨号,只好在另一台机器上把包下载下来,再用优盘拷贝过来安装。上Arch的官网一搜,2.5版的FVWM没有官方的安装包,需要下载自己编译安装。于是按照链接地址下载。等到拷贝到Arch这里来,却发现了一个问题,默认状态下无法解开bz2的包。于是赶紧下载那个gz包。编译、安装到也没出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