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找到了一直想要的 Firefox 扩展
从昨晚开始,我正式把电脑的默认浏览器修改回了 Firefox。经过了前几日对 Vivaldi 的(无效)探索,我对标签页的管理略微产生了一点兴趣。于是今天搜索了一下 Firefox 的扩展,找一下跟标签页有关的,结果找到了这个——Tab Stash。
从昨晚开始,我正式把电脑的默认浏览器修改回了 Firefox。经过了前几日对 Vivaldi 的(无效)探索,我对标签页的管理略微产生了一点兴趣。于是今天搜索了一下 Firefox 的扩展,找一下跟标签页有关的,结果找到了这个——Tab Stash。
前几天我尝试 Vivaldi 浏览器的时候,也研究了一番 Vivaldi 浏览器的特点。因为之前凭我自己的尝试体验,我没感觉这个浏览器有什么不得了的特色功能,比起 Chrome、Brave 等同为 Chromium 核心的浏览器,也没觉得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今天读 RSS 的时候看到,看到了 Opera One 的消息。之前了解过 Opera 这款浏览器,现在看到有了新的设计,于是再次调查一番,而且特别想知道跟 Brave、Vivaldi 等浏览器之间的差别。这个过程中从网上找到了这样一篇文章——《为什么 Vivaldi 是最好用的桌面浏览器》。这样一个标题让我产生了兴趣,于是就研读了一下子,并对 Vivaldi 浏览器产生了一些兴趣。
之前我换 Hugo 的原因之一就是对 WordPress 的编辑器的开发路线非常不满。一个简单的博客,弄那么复杂的古腾堡干什么?这东西,我感觉就是初学者用这简单把,还有真正在浏览器里打字的人用着输入一些。像我们这种在外部把文章写好了再发布的,非常不爽。我猜和 WordPress 要往 CMS 工具发展有关。
没有了插件,Firefox 就成了一个平庸的浏览器,这时我曾经的想法,从几年前开始,随着一步步的迭代,Firefox 本身自带的功能也经过了数年的调整,已经可以不需要插件就完成了大部分的工作了。
前几天看到 Firefox 有比较大的更新的消息,尤其是在速度上,我就想试一下 Firefox。我现在用的是 Chrome,但我发现现在要更换浏览器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情。
前几个星期,我因为 Firefox 把我的系统拖的非常迟钝,我忍无可忍,于是把浏览器切换成了 Safari。
我在用 Firefox 打开一些标签页后,从 Activity Monitor 里 Firefox 占用的内存,基本上没有下来过 500M 的,经常还可以上 G。我的机器的内存一共才 2G,一个浏览器就给我占用一大半,这让我情何以堪啊。
基本上自从我开始写blog一来,我就很少写短文(指字数在200~300字的小文章)。而常常在其它的blog上看到有人用100字就可以写一篇比较精彩的文章了,还是比较羡慕的。短文对于非职业blogger们是有好处的。在可以表达清楚的情况下,文章写的越短,写blog所花的时间越少。这样就相当于节省了很多时间、获得了更高的效率。
标题里的话是昨天下午上《分布式计算》时老师说的。这老师经常爱与我们开玩笑,上次的玩笑是这个。作为一个Mac用户,和一个风趣的老师,他课上常常对我们说Microsoft的“坏话”,而IE作为Microsoft的标准“垃圾产品”自然逃不过他的毒口。
昨天听了他的这句话,我一下子想到了他在第一节课上给我们讲的几句片段。他说当他是我们这个年纪时,只有计算机系的学生才有机会使用互联网。那是个黄金年代,所有stupid的人都在互联网的门外。那时的互联网还是一个乌托邦,是一个用来连接不同大学的计算机系的工具。
这两天搞得轰轰烈烈的firefox3下载日,于温尼伯当地时间中午12点整开始。之前我报了名,主要是因为想在自己不忙的时候给Mozilla助一下威势。今天早上由于看到了下载的人会得到一个证书(估计是一个网页写上你是第几个下载的),于是想到如果能弄上个前几名也算挺有面子的事。再加上中午12点实在也不是什么忙的日子,于是我就在iCal里设置了一个闹钟提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