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 GApps 失败
之前我说过,我对这台中国移动定制的 Galaxy S4 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它剔除了 Google 的一系列程序。其它的程序没有也就罢了,但没有 Gmail 让我实在是不习惯。而且因为没有办法安装 Google 的服务框架,这导致了两个不良结果——一是安装了 Google 的软件不能用,打开后会马上退出,人称“闪退”;二是因为没法添加 Google 帐号,所以我安装了 Chrome 浏览器却没法跟电脑同步标签页。所以我从一开始就琢磨着把这台机器给刷机了。
之前我说过,我对这台中国移动定制的 Galaxy S4 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它剔除了 Google 的一系列程序。其它的程序没有也就罢了,但没有 Gmail 让我实在是不习惯。而且因为没有办法安装 Google 的服务框架,这导致了两个不良结果——一是安装了 Google 的软件不能用,打开后会马上退出,人称“闪退”;二是因为没法添加 Google 帐号,所以我安装了 Chrome 浏览器却没法跟电脑同步标签页。所以我从一开始就琢磨着把这台机器给刷机了。
上一篇文章中我说了我把 Nexus 4 手机恢复了出厂设置后再还原时有些麻烦,当时有一项我常用的功能也没有恢复,当时我没有想起来,就是 Google Now。
这两天总是觉得手机不对,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我经常喜欢用手把 HOME 键网上拖,来启动 Google Now,这几天这个功能不出现了。尽管有的时候我只是想搜索什么东西,并不是要看 Google Now 的卡片的内容,但这个东西没有出现怎么看都别扭。当然,我日常的温度还是关注的,没了卡片,我用语音问也会出来,但总不比卡片方便,更不用说偶尔需要用到其它的小功能。
刚刚看到了这个消息,说是 Google 要关闭 Latitude 并转入 Google+。
一如既往的关闭服务,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一个如 Google 这种规模的大公司,随随便便的就关停服务,让用户十分不爽。如果是一家小企业觉得玩不转了,或关门或转型,也就罢了。但 Google 坏在之前经营的形象太好,现在突然间搞的这么急切的改变,我一时间难以接受。虽说有时候我们会有改进一件作品还不如推倒重来更省力,但我真的很难理解 Google 为什么一定要做的这么的激进,又不是财政上有什么困难。
今天是 Google Reader 的最后一天。本来以为到今天应该已经终止才对,没想到刚刚上去看了一下,竟然还可以工作,估计它会持续到今天的 23:59:59?Google 应该不会到最后一刻才说它反悔了吧。
今年三月末,我从 Google Drive 换回了 Dropbox。除了是因为两者之间的功能差异的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当时因为 Google 要关闭 Reader,我对 Google 的信心下降。
说起我对 Google 的信心,最早是从它好用的搜索功能开始建立起来的。在用 Google 搜索前我用的什么搜索,我现在都有些记不起来了。我刚接触互联网的时候用的搜索引擎是新浪,到好来好像用的是 Yahoo 或 MSN 吧。当搜索引擎还是门户网站的一部分的时候,Google 的专注于搜索的简单界面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那时候我整天在学校的机房里搞计算机奥赛,觉得 Google 这个单词很诡异难记(确实它比 Yahoo、雅虎难记多了),还专门收藏了它。
最早使用 Google Music 是因为换手机。Google Music 把音乐都保存在服务器上,然后用手机可以无线的来播放。实际上,我的手机的存储空间只有 8GB,我现在的曲库已经无法全部保存到手机上了。目前这项服务的实施范围不大,在加拿大就不能使用。好在用美国的代理服务器打开一次这个服务之后,就可以正常的使用了。可惜只能上传音乐,音乐商店还是不能用的。
开始的时候还不知道,后来用了 iTunes Match 发现 Google Music 就实现了 iTunes Match 的部分的功能。它们都把音乐保存到了云端,不同的是 iTunes Match 更加封闭一些,并且有了可以提升音乐品质的作用。
今天早上从 Twitter 上看到了 Google Reader 要被关闭的消息,有点吃惊。第一感觉是愤怒,想骂人。不管有多少人在用 Reader,至少我是被抛弃了,被一个运营了八年的服务。不过我没有看到 Google 这么做的原因,心想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情况,导致 Google 不得不关闭这项服务。
挺长时间之前我就听说过 Google Drive 了,但一直没有用。今天恰巧在 Google 商店里看到了 Google Drive 的插件,于是稍微的看了一下。
我在 Dropbox 刚刚开始广泛流行的时候就开始用它了。后来一次重装系统后我没有继续安装它的本地客户端,原因是因为我想节省一点资源,而且平时用它的分享功能的机会也不多。在本地和远程同步两份一摸一样的文件我觉得稍微有些吃亏,而且我本身也经常把我的硬盘空间给用光,所以能节省一点是一点吧。至于 Dropbox 的备份作用,有了 Time Machine 之后就用不到了。
上个月底,我收到了我的 blog 正在使用的 Google Analytics 插件的作者 Josh Fowler 的来信,除了感谢我使用他的作品外,还推广了一项关于 Article Rewriting 的 SEO 服务。当时我看来信挺长,就把它保存在了桌面上,没有仔细看。刚才我正好想起来了这件事,就仔细看了一下那封信。信中说感谢我使用他开发的 Web Ninja Google Analytics WordPress plugin,而在我的 blog 上这个插件自从今年 6 月份我转移了 VPS之后就不能完美工作了。虽然可以正常的在我的 blog 页面里插入跟踪代码,但这个插件的另一半功能,在 Dashboard 上显示 Google 的访问流量信息,却一直不能工作。
今天去 Google 搜索“VeryCD 改版”时,突然发现了一点有趣的地方。截图如下:
我用红线标出来的地方就是我要说的。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搜索关键字搜索出来的结果包含了很多中文,还是因为 Google 自己索引了很多 baidu.com 的网页,所以出来了这么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