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DE

我可能真的不适合用窗口管理器

近期我发现了一个宝藏 up 主,B 站账号为 unixchad,他发布了一系列 Linux 桌面相关的介绍视频,即实用又有趣。他日常使用的桌面就是自己深入配置的窗口管理器,之前是 Sway,现在是 River。除了他之外,我之前关注过的几个 YouTuber,也是窗口管理器的使用者。比如说 DistroTube 之前是 Xmonad 的用户,现在他切换到了 Qtile。还有 Chris Titus Tech,他 7 天前发布的一条视频,显示他在使用 Hyprland。

KDE 和 GNOME 的语言设定

这是近半年来我使用 Linux 桌面环境遇到的一个问题,在次记录一下。

我过去安装 Arch Linux 的习惯是在安装系统时尽量安装基础的内容,先获得一个可以正常引导的系统,之后再逐步调优。比方说桌面环境的语言,就是一项。之前我使用 KDE 的时候,先进入到英文界面的 KDE Plasma,然后在系统设置里设置语言为中文。过去这个过程一直很流畅,导致我几乎忘记了其他修改配置文件的方法。后来短暂的一段时间,我尝试使用 archinstall 安装脚本来安装 Arch Linux,发现中文出现了异常,虽然已经选择了“中文(中国)”,但有些字符还是显示不正常。后来我发现了是脚本不会执行 locale-gen 命令来生成中文的 locale 的原因,手动操作一下问题解决。

对 Linux 桌面产生疲倦

昨天因为一件小事,我尝试了一下 KDE 的桌面。当前在用的是 Cinnamon 桌面,之前感觉比较完美,因为我成功的 Arch 下面装上了 Linux Mint 的主题,总体美观程度还是可以的。不过有些功能还是差一些,比如我想把一个文件夹压缩,点击右键,nemo 就没有这个功能。因为我觉得我对 Cinnamon 已经比较了解了,所以再试一次 KDE 吧。

Amarok 印象

今天,我在 Gentoo 里安装了 Amarok 音乐播放器。

在我对 KDE 的印象中,Amarok 就是 KDE 默认的播放器。在过去,Amarok 不止是 KDE 的默认,还是 GNOME 环境中一直羡慕的播放器。具体的其实我也没有用过,因为我连 KDE 也不曾用过,但看了不少文章,基本上都是天花乱坠。不过我心里一直在盼望尝试它,还没有尝试过。

安装 KDE 的经历和对它的遗憾及其它

这两天,我再笔记本电脑上装了 Plasma 5。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居然想不起当时的原因来了,大概还是为了折腾吧(KMail 能发 GPG 签名、加密的邮件也是一个原因,Enigmail 目前死活不能正常工作)。我买这台电脑就是为了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