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sung

没诚意三星

今天早上听播客的时候得知三星 S9/S9+ 已经发布了,于是就去网站上看新机介绍,然后看到了新功能中有一项是智能解锁,也就是当光线充足时用虹膜解锁,当光线弱时则用面部。看了之后我心中的想法就是,这也太没诚意了。

通过光线强度判断来选择解锁方式不是显而易见的吗?过去就有人吐嘈过,三星过去不能同时使用蠖膜或面部解锁,结果这次自己打脸。我觉得要是没有苹果做了 Face ID,估计三星还不会变化。这好比把原先属于你的权利剥夺,然后再“赏赐“给你,你会感恩戴德吗?你又不是囚犯!

看了新机介绍,这次一点让我激动的点都没有。虽然过去我对三星手机意见很大,但种种机缘巧合,我的安卓手机都是三星的,目前我还用着 S8+,总体也可以接受。不确定今年会不会换手机,不过如果会换,我应该也不会考虑 S9/S9+ 了,打算看看小米或华为下一代旗舰机型。

话说,在 S9 上加双摄很难吗?上 6GB 内存很难吗?

渡过了一波手机瘾

今天,我感觉我的手机瘾是彻底的渡过了。

事情发生的也算比较突然,大概是在一个月之前吧。那个时候我已经在用三星的 Galaxy S8+ 手机了,感觉一直不错,但心中莫名的生出一股不甘心的感觉,总想尝试一下其他手机。这个手机我不打算很折腾,特别是知道了三星的 KNOX 有熔断机制之后,我担心造成手机不能保修,因此解锁、越狱什么的都没有尝试过。现在用的是国行的手机,系统自带 Google 的服务,我只要能访问到网络,就可以自由的安装 Play 商店的各种应用了,总体来说我十分满意。

但最近看了一些厂商发布新手机的新闻,我也是有些动心。之前去公司的物流帮忙的时候,看到那里的一位同事拿了一款手机,颜值十分打动我,虽然我没有向他询问手机的品牌和型号,但我知道这是一部国产安卓手机。从那之后,我就对国产的安卓手机上了心。

这次首先对我产生吸引力的是锤子 Pro 2,看发布会之前我真没对它抱什么希望,发布会也从未关注,第一次正经的看它是在《值不值得买》开箱那一期,感觉外观一下子就打动了我。至于系统,之前从来没有用过,只是对九宫格有印象。这几次在京东上流连了许久,手机也有货,不过也没有真正的去下单。我想主要是手机性能不是那么强悍吧。目前用了处理器最快的三星旗舰手机,再要前几代的手机有点不是滋味。

第二个吸引我的是华为 Mate 10 Pro。Mate 系列说实话有些混乱,印象里 Mate 9 一代的屏幕宽度和指纹识别的位置和 Mate 10 这代是完全不同的。不管怎样,Mate 10 Pro 的外观也很出色。我看评论有人说正面还行,背面很垃圾,我从照片上看一直觉得很好看。我最欣赏灰色的版本,蓝色的次之,金色的那些就算了。这手机的配置有让我纠结的地方,比如存储卡,Mate 10 支持而 Mate 10 Pro 不支持,屏幕也是一样,Pro 的不如普通的。我理解 Pro 是更高一级的意思吧,没想到配置方面反而不如 Mate 10。我想这应该是华为的定价策虑,但就是让人这么的蛋疼,一步到位不好吗?有全面屏的没有扩展,有扩展的没有全面屏?当然,所谓一步到位,我没有把保时捷设计版本算在里面。

第三个吸引我的手机是小米 6。这个完全是因为 MIUI。小米 6 手机的外观没有很出彩的地方,因为推出的早,因此没有上全面屏,广告中宣传的四曲面让我觉得就是把应该的东西拿来说,接缝处能塞进一张 A4 纸的新闻也传了好久了,还有就是手机重量也是缺点之一。MIUI 之前我也用过,早期在用三星 Galaxy S4 的时候,我在上面刷过 MIUI,从那时起,它给我的印象就是挺丑的,那种色块的风格实在不合我的口味。刷机后我用了它的云,把我的通讯录头像给搞得一塌糊涂,我在那一篇文章里也说过,因此对它的印象挺烂的。这次它引起我的兴趣,一是我登录了它的云,结果发现了我当年备份的短信都还在。我换了几次手机,最早的时候用 SMS Backup+ 把短信和电话记录同步到 Gmail 邮箱里,后来渐渐不用了,但当年在 MIUI 里备份过。这次我居然找到了我早年给妻子发的第一条短信,那时候我和她还没有什么交集,这算是一个有纪念意义的开始;二是 MIUI 的本地化在国内的一系列改装系统里做的最好,我也很想体验一下这些功能。但 ADUI 的负面消息也让我挺反感,再加上手机外观不抓我眼球,让我一直没有下决心收入。

基本上我一直在这三个手机之间纠结,其他品牌型号都没有让我很满意的。一开始锤子有些出局,毕竟配置比较低。虽说我自己不玩大型游戏,应该是不需要这么好的性能,但毕竟有了更好的,买了低配的心里也不是滋味。小米和华为我犹豫了许久,小米好处是便宜,而且基本有货,华为更漂亮,EMUI 做的也不错,但基本抢不到。当然有一个更大的障碍是我目前手里的三星 S8+,我不习惯拿两个手机,之前刚买 S8+ 的时候,我手里还有 iPhone 7,那个时候我也想像有些同事一样,尝试一下带两个手机,结果总是不习惯,iPhone 最后放在家里吃灰,直到我处理了它。

安卓手机调查

近两个星期,莫名的产生了买一个安卓手机的想法,然后这段时间有时间就一直在看这方面的文章、视频。现在,该看的文章、视频都看的差不多了,想写一篇文章来记录一下。

不过说实话,也真没什么好写的。随着时间于见识的变动,我的购买冲动也在变化,到昨天为止已经到了反思的阶段——我在好好的用着最新的 iPhone 7,为什么要买一款安卓手机?买来后我不会后悔吗?其实我还是不必买了吧。

简要说说我动心的几款手机。

Galaxy Note 7

这是我上一个用的安卓手机,之前我写过文章。里面说了当时我选择它的理由,而事实上,Note 7 是当时我能买到的旗舰安卓了。这个时间我看视频测评的时候,上面也说如果不是电池的原因,Note 7 现在仍然是机皇。我看到他们手中的 Note 7,心中也还是很想念。退货后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当时使用上的一些小麻烦也都忘记了,我还想过,如果能淘一部便宜的 Note 7,也许我会考虑买一部来玩玩。经过使用 Note 7,我也体验了大屏幕手机,用了 Note 7 后我都不觉得 iPhone 7 Plus 的体积过大了。不过到了最后,我还是觉得,手机还是要尽量小一点。大了的话对我有各种的不方便。

Galaxy S8

在我看的第一个星期中,不知不觉的 S8 发布了。我在 3 月 29 日晚上正在捣鼓 Funtoo,到了 4 月份才看到了消息,然后上网找了新闻,并且仔细的把三星官网上的介绍页面看了好几遍。当时心里想买的冲动简直压抑不住,只想立刻拿在手上把玩,直到过了几天,情绪才淡定下来。之前我从来不看各种 leak 新闻,因此第一眼给我的感觉非常惊艳。小米 Mix 没有给我什么感觉,因为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概念机,但 S8 就是一个冲击了,我都想不到手机能做到这个地步。让我更惊讶的是和 iPhone 7 Plus 的体积对比,比 iPhone 7 Plus 体积要小,但屏幕要大了一些,很惊人。

它的好处大家都说尽了,我谈谈对它的顾虑。首先是电池,3000 毫安时的容积对 2016 年发布的一些手机来说是一个退步,虽说三星把续航优化的重点放在了软件系统优化上,但实际能做到什么地步,我不好说,尤其是在中国用,能不能降住种种“毒瘤”,我不是很相信三星的实力。三星把 ROOT 抓的很紧,KNOX 熔断基本上绝了大多数玩家的 ROOT 之路,因此绿色守护之类的插件也不能用了,这样一来,续航就不那么让人放心了。

其次是材质。双曲面玻璃这么完美的外观,我是绝对不想把它放进壳子里的。曲面屏贴膜也很难帖,我给 Note 7 买了几块膜,都贴失败了,之后接受了事实。S8 还没出来,但网上 S7 Edge 碎屏、碎后盖的消息超多,我也担心买来后出各种状况。

第三是奇怪的屏幕比例。虽然似乎 Google 号召开发者开发适配 18.5:9 的屏幕,但视频基本上不会主动适配。这几天我看了很多的 YouTube 视频,在我的 iPhone 上可以做到全屏,而评测中的 S8 两侧就都有黑边。不过我想这一点是小问题,我可以克服。而且看视频分屏我觉得也很有趣,视频下面的空间足够大,简直是一个 iPhone 5se 的屏幕大小。

Note 7 啊 Note 7

2016 年 10 月 29 日星期六,我去把手中的三星 Galaxy Note 7 给退到了当地的三星授权服务点,算是正式告别了它。

现在想想有点后悔,我一开始不想这么快就退货,一方面是因为机器是香港行货,在国内退不了全款,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心里还有一丝侥幸与怀念,毕竟也有感情,不想就这么把它放弃。后来看香港那边也没有什么说法,而且就算我办好了港澳通行证,也没法亲自去退货了,毕竟机器都不让上飞机了不是?至于感情,其实也没那么深刻,特别是我的 iPhone 7 到货后,又回到了过去熟悉的操作环境,之后除了转移数据之外,我一次也没有打开过 Note 7。我现在后悔的是,手机在我手里也不升值,不如早退了拿到钱买基金涨利息。

仔细想想,三星这次可是 A 了我不少钱的。港行不能原价退货不说,本来我买 Note 7 是想要长期用的,结果买了机器后,又添置了立式无线充电器、原厂镜面壳、手机贴膜、还有 DBrand 背膜(妈的 DBrand 全球送货现在还没收到,不知道发到了那个旮旯里去),这些除了贴膜让我贴坏了报废之外,其余都成了不良资产。无线充电器倒是计划挂在闲鱼上看有人买不,手机壳还有谁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