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完成了我的年度笔记库从 Obsidian 向思源笔记迁移,还购买了 148 元的年度订阅。
说起来也就是这一星期的事情。目前,市场上的笔记应用层出不穷,我也只了解其中几个,对思源仅听过名字,但没有实际用过。Obsidian 是我近几年使用时间最长的,算是最深得我心的,也被它的同步折磨过多次,目前基本上是我的必备记录仓库。使用思源的契机之一是上个周末在家把手机和平板升级到了鸿蒙 NEXT,一些没有原生支持的应用被划进了卓易通下面。虽说日常使用还是不影响的,但总感觉隔了一层,还是更想用原生的应用。于是就从软件市场里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原生应用,看到了思源,之前对它虽说不了解,但观感是正面的,就深入的了解了一下。
了解的过程还是存在阵痛的,但不多。比如我不知道怎么给笔记新建个文件夹,摸索半天才发现文章和目录在思源里是一个东西。解决了这一点就可以尝试把 Obsidian 仓库里的东西迁移过来了。之后发现了日记功能,虽说现在还没有弄明白怎么让标题加上周几,但是一个比较大的进步,让我感觉从 Obsidian 跳过来更有动力。
昨天开始逐步的把我 2025 年的仓库逐个文件夹的导入进思源,在今天把笔记的附件也导入进来后,同步时被提示超出了试用账户 128MB 的同步限制,就买了一年的订阅。订阅时要求绑定电子邮箱,我使用的是域名邮箱,被过滤无法绑定,心想要不就此放弃。心有不甘之下,去他们的论坛找了找,看到可以给客服发邮件,让对方手工绑定,就抱着试试的态度发了邮件顺便吐槽这个过滤政策,下午收到邮件说绑定成功了,然后我的购买也成功了。
我看中思源笔记的一点,除了它原生支持鸿蒙外,主要看中它的同步。前面说 Obsidian 的同步折磨了好几次,我在博客里也写过几次同步带来的同步与心智负担。我印象里因为同步失败导致的数据丢失有三、四次,每次发生了都让我追悔莫及,谁让我喜欢把日常记录 all in Obsidian 呢?同步错误经常是些低级错误,就是哪个时间点脑子犯浑,做了本不应该发生的低级的事,就让数据这样眼睁睁在我眼前消失,恨不得抽自己耳光的那种难过。
我在 Obsidian 用的同步方式是 Remotely Save 插件,通过 Webdav 使用的坚果云的服务。
Obsidian 官方提供了同步服务,效果非常好,我使用期间,不但没有遇到过数据丢失,它还有贴心的历史版本功能,可以方便的回滚到之前的版本,也救过我的命。唯一的不好是价格较高,尽管我目前还能享受早鸟价,一年的普通费用是 24 美元,高级费用是 48 美元。24 美元档只给一个库的同步,48 美元给的范围更高。我曾经买过两年左右的吧,最终当我配置好了 Remotely Save 插件后,还是没有接着订阅。Remotely Save 在多数情况下工作的很好,还支持端到端加密,但对文件版本的判断比较机械。比如我在电脑上写了一大篇当天的记录,在手机上打开,忘记先同步一下,直接点编写当日记录,结果就给我创建了一个新的空文件。然后后端同步发起,它对比两个重名的文件,发现手机上的版本虽然字数更少(甚至字数为 0),但它的编辑日期更新,于是就把它当作最终的版本,覆盖了电脑上原本的版本。所以,虽然思源笔记有第三方的同步,但我还是花钱买了官方的同步服务。毕竟如果 Obsidian Sync 也是 148 元人民币一年,我早就用上它了。
到现在位置,我对思源笔记总体满意,很多功能都还在探索。现在给我的第一印象是 Obsidian 与 Notion 的结合。如果只用基础的功能,把它当成 Obsidian 来用其实也不错,其他的高级功能容我继续探索。思源笔记的滴链社区我看讨论比较繁荣,至少上面的文档我还没有看完,虽说知乎上有些人说这个社区有些氛围不是那么友好,我还没有探索到这么深入。现在,我的第一要务就是找到自定义日记标题的方法,想让它像我之前在 Obsidian 里配置的,以 “2025-07-02 周三”的形式来当作日记标题,但要么就给我生成 “2025-07-02 周一”,要么用英文设置就只能显示 “2025-07-02 Wed”,实非我所愿。等解决了这个小问题,我再深入研究。
我同步obsidian的方式是白嫖OneDrive。因为我很少有除windows环境外的同步需求,如果非要在Linux或者安卓上,OneDrive也不是不能用,只是可能需要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