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方法》
《阅读的方法》这本是近期买的一本书。之前我对这个方向的书不大关注,也基本上不看纸质书。不过今年因为陪孩子去了几次万象城里开的西西弗书店,我也渐渐的对纸质书和逛书店重新燃起兴趣。这本书是在 9 月份去西西弗的时候,我专门想找工具书和讲修炼的理论书,在书架上看到了这一本。它不是我最想看的那一类,因此放到现在再看。它也不是我从书店买的,因为我从京东上用扫码购拍了一下,网上有便宜更多的,我就没在西西弗买。
《阅读的方法》这本是近期买的一本书。之前我对这个方向的书不大关注,也基本上不看纸质书。不过今年因为陪孩子去了几次万象城里开的西西弗书店,我也渐渐的对纸质书和逛书店重新燃起兴趣。这本书是在 9 月份去西西弗的时候,我专门想找工具书和讲修炼的理论书,在书架上看到了这一本。它不是我最想看的那一类,因此放到现在再看。它也不是我从书店买的,因为我从京东上用扫码购拍了一下,网上有便宜更多的,我就没在西西弗买。
总体来说,从笔记、个人管理角度,这本书是一本比较经典的基础类读物。近几年推出了不少相关的书籍,有点“天下文章一大抄”的感觉,大家互相引用,各自独有的知识点很少。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也这么想,上手读了之后我发现这本书完全不是,它属于那种基石类的作品,介绍了不少原初概念。比如 PARA,已经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词了,应该就是这位作者最早创造的。
近几年,我们对 618、双 11 这样的购物节都感觉疲倦,也是因为已经搞了好几年了,有什么想买的大件前几年就已经买完了,这两年也没什么目标。今年因为家里要生二孩,所以老婆上个月就开始往购物车里加东西。我原本对此不大感冒,因为现在 10 月份才过了一半,离双十一还又将近一个月呢。就算商家提前预热,那折扣也会持续到 11 月 11 日,不用过早着急。后来在老婆的反复催促下,看了规则及宣传海报,似乎不是这样,在 10 月 15 日晚八点,双十一的抢购就开始了。以我们想要买的儿童座椅为例,在李佳琦的直播间就有抢半价等活动,于是我也不得不紧张起来。
前几天用回了 iPhone 之后,我发现苹果的中文输入中加入了一个蛋疼的功能。因为我前一年没有使用 iPhone,所以凭感觉是在 iOS 26 上加入的,不过我也不是很确定。
这个国庆假期,我在读《打造第二大脑》。第 82 页这里,属于将内心思想具象化的惊人收获一节,基本内容是鼓励你用自己的语言,把脑中的想法写下来。后半部分,作者讨论了将内心思想加以具象化的好处,其中最直接的好处是“可以帮助我们摆脱所谓的(负面)反应循环(reactivity loop)”。
按照知乎的“传统”,先申明利益相关:我是济南育英中学 99 级的学生。
我想谈这件事情有段时间了。一直忍住没有写,是因为我想等待一个相对成熟的官方结论。最早学校给的通报语焉不详,就是为了息事宁人,我相信上过学的人应该都能看明白,结果似乎我太天真了。
看了看时间,一个月前,我把手上的华为手机和平板从鸿蒙 5 降级到了鸿蒙 4, 并感叹好用到像是重回了天堂一样,甚至后面这月初还写了一篇文章说我不可能用纯血鸿蒙。现在我重新给手机和平板升级回了鸿蒙 5。
倒并不是因为什么而打脸,前面说的是在我把华为手机当作我仅有的手机时,在这个时间点使用鸿蒙 5 是比较折磨人的事。但事情起了变化,在上周五下班回家路上,妻子刷出了 iPhone 17 Pro 在本地直营店的现货,我到家后成功抢到了。当晚去店里取回了手机,把个人的手机号及相关的应用账号放在 iPhone 上,在华为上保留工作电话号码和微信。在买到 iPhone 之前的一天早上,我起床时脑海中萌生一个念头——如果我有了另一台手机,应该就可以把华为的设备重新升级回纯血鸿蒙,因为最影响我使用的 Sony Creater’s App 可以在苹果或者安卓手机上运行而不被杀后台,解决了我最尖锐的问题。
这两天经过一段磨合期后,渐渐的熟悉了墨奇码的一些字根,输入一篇文章也没有感觉到那么难受了。
今天早上,研究了一下《墨奇码拆分说明》,我感觉这篇文档对我这种半路出家的用户来说是最最重要的一篇。这篇文档讲了墨奇码拆字的原则,以及各种字根的分布。我之前用墨奇码那么难受,就是因为它的拆字规则以及字根分布和小鹤音形有区别,打字时经常会出现驴头不对马嘴的情况。
不过墨奇码在软件实现方面很成熟,我用的输入法方案不算多,但它的配置复杂度已经是我见过的数一数二的了,我感觉它充分运用了中州韻输入法引擎的功能。Ctrl+l 和 Ctrl+p 两个功能这两天帮了我的大忙。因为墨奇码的声母韵母在键盘上的位置完全兼容小鹤双拼,所以打出正确读音来对我不成问题;一旦我遇到了字根不兼容打不出字的情况,我就看看候选词列表的后面的部分,根据对字根以及拆字规则的提示,揣摩出来墨奇码的正确编码。之后就是记住这个字的编码,让自己尽快习惯。
在所有的科技产品发布会之中,苹果的发布会是我唯一一全程看过的。这当然要得益于乔布斯,他关注营销的习惯让他把产品发布会做成了一种艺术。从他之后,很多国产手机也学习苹果开一场发布会,但从观感上来讲,比起苹果发布会那种演讲的风格还要差老远。哪怕新东方出身,以段子手自居的罗永浩的锤子发布会,我看过片段,那种说话状态看上去还是停留在小学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