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标准数字键盘写blog真痛苦
这几天妹妹从烟台过来了,成天占用电脑,搞得我没有时间更新blog。好在现在有了手机,可以上网,我便试了一下子在Opera mobile上直接登录控制台来写blog。上一篇文章的前半部分就是这样输入的。
这几天妹妹从烟台过来了,成天占用电脑,搞得我没有时间更新blog。好在现在有了手机,可以上网,我便试了一下子在Opera mobile上直接登录控制台来写blog。上一篇文章的前半部分就是这样输入的。
几天前看到张昊贴出了第二份歌词的解释时,我就有做成一个wiki的想法。毕竟我们想向大家解说无数的歌词,工作量是十分巨大的;而且每一个人对一份歌词有不同的看法,也不应该由我们自己唱独角戏。做成一个wiki网站,大家都可以写,一起把它做大、做好,多好。
我的朋友张昊一直在做这么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他把一些经典的歌词做了一些分析,讲了一些藏在歌词下面的信息。今天我刚看到他写了第二篇文章,便去他的blog上留言,一是想激励他,二是提一些我的想法。我想或许很多人都了解一些歌词,知道这些歌词下面的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但是一直没有人搞这个,结果他们可能觉得一首两首歌词不值得在网上发布。因此我建议张昊做个wiki,号召大家一起来做这个,让这个“歌词分析库”迅速积累,越来越完善。
结果我就在留言框中敲了这些字符:
两篇歌词解析都很不错呢,一定要坚持些下去啊。建议能写一个系列。
甚至你可以在网上发动网友一起写,这样做一个wiki页面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说道新闻联播里的故事,我就来气。这不,写完了上一篇文章《人不能忘本》,我还没说够,要接着说。
同样是今晚的新闻联播的事,说到了重庆一家新华书店里一位员工的绝活:摸一摸书的厚度,掂掂重量,他就知道是哪本书。新闻联播借此来表示这位员工业务精良,潜台词是要求我们向他学习。看到这里我真想骂,这样的本事有个屁用!谁买书要闭着眼睛用手来选择?
这两天新闻联播上总报道矿嫂党素珍的事迹,好让大家学习她“全心全意为矿工服务”的精神。我对此颇不以为然,甚至有些痛心疾首。
电视上说她为了为矿工们服务,不得不舍弃照顾自己的孩子们,让孩子们自己照顾自己。电视上还采访了她的女儿,女儿说小时候别的小朋友回到家都有一位知冷知热的妈妈照顾,自己却只能自己做饭,有时候还会空着肚子上学。从这一点上,我说党素珍没有尽一位母亲的义务。换句话说,她忘本了。
我写出这个话题要感谢我的物理老师。他的一大特点是课堂上会说道很多与物理没有关系的社会问题。有时我会感觉他话多,但多数时候我还是挺喜欢这样的–至少他是一个有着“终极关怀”思想的人。这种人,就是我的同道中人。
今天发现邮箱里有blog系统发来的邮件,通知我有新的关于《好的blog阅读习惯》这篇文章评论。我发现其中有一篇Trackback是来自Pure Pleasure的。我愣了一下,意识到这不是李笑来老师的blog吗?顿时我的心跳直奔90次/分。我赶紧打开blog看看具体内容。
之前一直以为老外说不好中国话,是因为他们的语言中没有汉语中的一些发音,因此导致了他们说不好他们一辈子也没法过的音。而对于自己的英语发音,我倒一直没什么感觉。因为英语中一共26个字母,因标也没多少。精通博大精深的汉语的我们,要发起英文的音来应该没有任何问题吧。
给我们上写作课的外教Barton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我们写一封信。他要求我们用计算机打印出来,因为他无法忍受我们那难看的英文书法。
我在今天上午就把信写好了。信是用emacs写的,因为我最近重新读了一些关于自由软件的文章,希望在生活中杜绝使用非法软件。之所以说是非法软件,是因为我并不太赞同自由软件社区中人们关于“商业软件是反人类”的这一观点。我用开放源代码的自由软件,除了它们的功能强大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廉价。我甚至可以一分钱不花(除了上网的费用)就合法的使用它们。
昨天我在Google Reader上阅读网志时,就发现明明显示“周曙光的网络日志”有新文章,可点进去又说没有新文章。因为当时显示“没有新文章”后,我在一段时间内阅读其它blog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当时我还没有想到Zola会因为报道“维权户事件”而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