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

对 TouchBar 的恐慌

随着新版 MacBook Pro 的上市,我听的很多博客都在讲对 TouchBar 的感受。发布会刚结束后,人们出于本能对 TouchBar 表示反感,当然最后会加上一句也许等摸到实物后会改变想法。现在,很多人也许改变了想法,就算没有改变,也表示不在担忧,然后转为担心键盘键程。

第二次

拿回我送修的 ThinkPad X250 后,我发现我在送去的时候,才刚安装完 ArchLinux,很多东西都没有来得及配置,一些东西都比较诡异。我当时觉得换个键盘而已,几天就可以完成,结果没想到从 10 月 9 日一直到 11 月 8 日左右,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让再次打开 X250 的我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我想找一个记账软件

近期因为某些原因,想有一个手机上可以用的记账 APP 来记录花销。之前我短期的用过随手记,那时候刚参加工作,和父母住在一起,也没有结婚,发现实在没什么资金好记录的。一共没俩钱的工资卡,平时不怎么购物,买了之后也过很久才想起要记一笔。所以几天后就没再用它了。

比特新声 117 期反馈

注:我过去听《比特新声》这个播客,经常听到一些让我不能认同的观点,但从来没有和主播讨论。有的时候心里想的很清楚,但动笔写的时候就没有了头绪,所以写这种反馈对我来说比较麻烦,时间一长,也觉得自己的观点没有那么重要了,干脆“求同存异”,最后就作罢了。不过这一期我听的时候感觉比较强烈,有些不吐不快的感觉,但写的时候也觉得困难重重,无法表述,也一度想放弃,但有些不甘。最后推翻了之前的稿子,重新起笔,写下了反馈,虽依然不满意,但多少反映了我的想法。记录在这里。

在手机上重新使用全拼

在 iOS 上的官方中文输入法不支持双拼,我过去想用双拼,所以只能安装了百度输入法。我对此一直不快,一方面是 iOS 上的第三方输入法不大稳定,有时候键盘不会弹出来,碰到急事时就会很着急;另一方面,百度这家公司在名誉方面也不是多好,输入法这么敏感的东西,如果生产商是个没节操的公司,那个人隐私就不大安全了。

转移日记

我在用三星 Galaxy Note 7 的时候,需要一个像 iPhone 上 Day One 一样的应用来记日记。很容易的,我找到了 Journey。

我用的很好,一方面 Journey 本身就不错,另一方面,安卓系统上有非常好用的谷歌拼音输入法,我觉得比苹果上的输入法要好用 50 倍,我在这一个半月写了几篇日记。

中国的 Naver

我对互联网这一块儿很好奇。国内的不必多说,大家都知道。欧美的也都了解,毕竟咱也是出去转过一圈的。唯独日韩,让我很好奇。

过去我总是以为最发达的科技在美国,那么最发达的互联网一定也在美国。结果当我真正了解时,才发现大错特错。我以为美国人民已经有了近乎免费的高速互联网介入,现实是他们的费用比中国还要高。而最好的互联网在日韩,不仅带宽,各种应用也是琳琅满目。

别人行,我们为什么不行?

最近用 iPad 有点入迷。每天除了看孩子、吃喝拉撒、就是抱着 iPad 不放。或者用上面的 Kindle 软件阅读电子书(最近重温了《乔布斯传》后半部分),或者在我的曲库里找一些我喜欢的音乐欣赏,少部分时间关注一下 YouTube、Reeder 上的订阅。

Linux 没有让我失望

前几天我说过我现在开的车没有蓝牙功能,不能播放手机上的播客,因此我将媒体文件复制到 SD 卡上播放。之前的那一期 ATP 听完了,昨天我下载了新的,放在了 ThinkPad 电脑上。

这个电脑运行的 Mint Linux 系统。过去我在它上面安装过 ArchLinux 和 Gentoo,都没有把 SD card reader 给配置好。我平日里用的不多,所以也没有执着于这个,就让它这么的吧。昨天我要复制的时候,心中也担心过在 Mint 下能不能正常识别读卡器,不过 Mint 在这方面口碑不错,我也对它信任比较大。

iPhone 7 Plus

昨天,我试用了 iPhone 7 Plus,简单谈谈感想吧。

这次我没打算换用 iPhone,之前我也写过,我渐渐的重新对 Android 手机发生了兴趣,这和 iPhone 渐渐的趋于成熟完备也有关系——我是说不出 iPhone 还有什么大的可改进变革的地方,所以我订购了三星 Galaxy Note 7。虽然有爆炸的新闻,但我用着还是比较满意的。有的时候确实因为 APP 的原因会卡住一会儿,但手机本身的系统没问题,可以方便的把这个 APP 给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