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金钱
我们的Zapp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讲写可笑的话,让人感觉他的心比较年轻,但有时也会说出一些有这里的话。
有一次他在给我们解释为什么“Linux is evil”时,又顺便捧他用的Mac,以及损他一贯鄙视的Windows。然后不知道怎么就谈到他问什么不用Linux了,因为同是有UNIX血统的东西,还便宜。他说,Linux其实不错,但要让它用着顺手就要花费很多时间,还不如花钱买一台Mac,直接就可以用。然后还说,他的假定是你的这些时间值一台Mac的钱。
我们的Zapp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讲写可笑的话,让人感觉他的心比较年轻,但有时也会说出一些有这里的话。
有一次他在给我们解释为什么“Linux is evil”时,又顺便捧他用的Mac,以及损他一贯鄙视的Windows。然后不知道怎么就谈到他问什么不用Linux了,因为同是有UNIX血统的东西,还便宜。他说,Linux其实不错,但要让它用着顺手就要花费很多时间,还不如花钱买一台Mac,直接就可以用。然后还说,他的假定是你的这些时间值一台Mac的钱。
Twitter无疑是互联网界的一大革新。从几年前它推出一来,这两年它的如火如荼的发展,让我们都承认──Twitter革了blog的命。不过,Twitter革命的不彻底。在我看来,它在形式上让群众参与互联网有了新的等级;但在结果上,则不那么尽如人意。当然,我们都热爱Twitter,想尽量的把自己展示在Twitter上与大家交流,但我还是觉得,我们应该多分一点时间在blog上面。
今天我浏览了一下昨天没看完的Jedi’s Blog的Archive,点出了不少感兴趣的文章看了一下。当中就发现了这么一篇:《Jedi 的求學故事錄音檔》。这篇文章里公开了于2003年12月23日國立教育廣播電台播放的「教育新航線」节目的录音节选。Jedi接受了节目的采访,讲述他的的学习经历。
自从升级到了Snow Leopard后,我干脆把MacPorts完全删掉,重来。
原先的MacPorts是上一次重装系统之后安装的,已经用了很长时间了。中间装了很多软件包,我都记不太清具体有那些了。删除前用port installed查看已安装软件包列表后才惊讶的发现,原来我原先系统里的wget、mldonkey竟然也是用MacPorts安装的。
刚才写上一篇文章的时候,发现蔡智浩在Twitter上follow了我。我当时正在写回忆的文章,写到了我在十年前刚上初中,晚上放学后被老师留下,骑车经过泉城广场时,但到大屏幕在放新闻联播的时候的感想,于是立刻就想到了蔡智浩的《房間》这篇文章。
我特别喜欢蔡智浩的《Taiwan 2.0》与《布洛卡區》这两个blog。自从发现了它们之后,我把历史记录找出来,读了大多数文章,感觉非常受启发。
《房間》这篇文章是蔡智浩回忆早年生活的文章。写到他在二十年前从国内求学时的日子。引起我共鸣的是他在中学时期成绩并不理想,正好符合我在1999年刚上初中时的心情。蔡智浩在屋内折纸飞机、听鬼故事、搞计算机编程、逃避白天拥抱黑夜,好像是通过做这些事情来发泄郁闷。这些方式,有的我也经历过,比如编程、听鬼故事、喜欢黑夜,有的则与我无关。但宣泄的心情是类似的。在自己的屋子里,没有别人,可以勇敢地忘记平日里平凡的自己,让想象的翅膀带我们进入自己的世界。
这两天有晚上上床小睡一会的习惯。如果白天精力消耗过度,就直接睡到第二天6点,如果白天精力消耗一般,就过一会就起床,继续搞一阵子。
刚才躺在床上,听到隔壁朋友在看阅兵式,脑中不禁思绪万千,觉得要下来写一点了。不过因为身在国外的缘故,现在我越来越对这类活动不感兴趣了。像奥运开幕、春晚之类的我都有意的不看。最多到后来下载了一次奥运开幕看了一下。所以我说的不是阅兵,而是10月1日这个日子。当然也和阅兵有一定关系,因为我们国家每10年进行一次大庆,我们也大概会有一次大型的活动,来表达我们莘莘学子对祖国的拳拳之情。而我这次自然想到的,则是10年前的10月1日发生的事情。
从回来之前就在家里看《Programming Ruby》,想尽快把这门语言入门。我以前也说过,对我来说,过去的知识常常会阻碍我接受新知识。过去学Python的时候是这样,现在学Ruby的时候也是一样。其实这类语法类似的脚本语言,它们的语法我早就基本掌握了,欠缺的就是解决某类问题的经验,以及对相应库的了解程度。这些就与实际编程的经验有关了。
前几天听说Picasa在Mac平台出了3.5版本的,还从某个地方(印象里是Twitter)看到有人说在Mac下用Picasa替换了iPhoto。今天想起了这话,于是下载了下来看了一下。结果却是比较负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