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米 K60 Pro
这篇文章想写一下红米 K60 Pro 的使用体验。
当我要卖掉华为 Mate 50 Pro 的时候,我意识到除了要回到 iPhone 外,我还需要一台备机,因为我有两个微信号,都是必须要保持在线的,iPhone 不支持应用双开,我只能重新回到过去两个手机的状态。
这篇文章想写一下红米 K60 Pro 的使用体验。
当我要卖掉华为 Mate 50 Pro 的时候,我意识到除了要回到 iPhone 外,我还需要一台备机,因为我有两个微信号,都是必须要保持在线的,iPhone 不支持应用双开,我只能重新回到过去两个手机的状态。
去年 10 月份我换了一部华为 Mate 50 Pro 手机,把当时在用的 iPhone 13 Pro Max 和 Apple Watch S7 都给出掉了。换华为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多年使用 iPhone 再次发生了审美疲劳,特别是 iPhone 14 没有让我兴奋的点,我本来打算放弃今年的年年焕新的机会了;二是俄乌冲突导致西方科技企业对俄罗斯发起制裁,让我心有戚戚;三是我很长时间没有答案的问题——为什么身边的同事在安卓环境下那么自在呢?身边同事朋友华为 Mate 手机居多,20 的、30 的都有,不过没有 Mate 40 系列的。今年我看到 Mate 50 发布,于是等了一段时间有货,买了一台 Mate 50 Pro。
这两天在家办公,可以把笔记本电脑连到家里的大显示器上面,一来可以方便给笔记本充电,二来在大屏幕上的观看效果也更好。一开始我把 MBP 连上,MBP 是 2018 版的,用到现在已经提示我电池应该更换了,虽然它的续航能力还是刚刚的。之前这台 MBP 我一般都放家里用,因此我经常把它连显示器。这次需要在家处理一些工作上的事,我就把 yoga14s 连上显示器来用。一开始忙于完成工作,因此也没有去详细配置。昨天晚上试了一下子,让我毕竟有感慨。
5 日读到了一篇文章,讲了在 Linux 下面的 5 款笔记应用。其中第一个就介绍了 Joplin,软件的截图一下子吸引了我。于是我下载安装了一下,并在上面记录每日笔记。
每日笔记的事情我忘了是从哪里看的了,很有可能是赵赛坡发来的邮件订阅。我特别希望有一个这样的每日笔记,记录下来每天发生的事情,完成的工作,读到的内容,以及心中的思考。之前有过几段实践的经历,但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坚持下去。最早我因为一直在用 Day One 写日记,就在里面建一个日记本,设置了一个每日记录的模板,来让自己填写今天完成的事情、思考、明天计划要做的事情等等。之后因为它不跨平台,至少在 Linux 下面不能用,于是我找用开了当时比较火的 Obsidian,并且为了顺利同步手机还买了一年的同步会员。后来感觉还是不大方便,最终也没有坚持。Notion 有些人用的风生水起,可我一直也不大习惯,坚持时间更短。Logseq 也短时间尝试过,也没有坚持用下去。我在办公室里还放了一个 A5 大小的 Filofax 活页本,专门用来记录每天的工作,这样等每周一写工作总结的时候方便回忆。但有的时候偷懒,没有及时写,就导致写总结的时候抓头皮了,尴尬。
上个周五的中午,因为我在单位食堂的秤上称了一下体重,想起第一次去三亚,在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玩滑杆,需要确保 100kg 以下才能玩,尽管我不确定,但我还是在告知书上填写了 95kg 的事情。时间过的很快,我现在都不大确定是哪一年第一次去三亚了,于是吃完饭,就在手机上翻看之前的照片。
前天晚上,我和妻子去了济南万象城二期。之前就听说,济南第一家 Tim Hortons 要在这里开业,于是这里便成为我们今天要消费的一个地点。
我不是第一次在国内消费 Tim Hortons,最早一次是带老婆孩子去上海迪士尼,第二天要离开前,我们就专门跑那里去体验。当时感觉自己有点傻,在加拿大点单时要说的 one-one、double-double 在这里似乎不适用,只能跟店员说一份糖一份奶,然后 bagle 也没有我最爱的 blueberry 的,而且似乎没有加热后抹 butter 这一选项,因此吃的这一块就比较失望了。之后有一次我单独去了上海,基本上每天都会在那边的 Tim Hortons 呆着。虽然没有我爱吃的 bagle,但咖啡还是可以喝的。不过,因为这些都是我在外地的时候发生的,我从心理上好像就没有这样高的要求。但前天晚上的场景就不同了,在家乡开的咖啡店,要求似乎更高一些。
昨天因为一件小事,我尝试了一下 KDE 的桌面。当前在用的是 Cinnamon 桌面,之前感觉比较完美,因为我成功的 Arch 下面装上了 Linux Mint 的主题,总体美观程度还是可以的。不过有些功能还是差一些,比如我想把一个文件夹压缩,点击右键,nemo 就没有这个功能。因为我觉得我对 Cinnamon 已经比较了解了,所以再试一次 KDE 吧。
周末我们公司举办了两天的订货会,我负责媒体设备这块。去年我们也办过类似的活动,不过因为时间挺长,我现在的印象不深了。加上不是我第一次做这样的工作,也有余裕思考更多的心得,所以写一篇文章,以做记录。
Debian 是一个很古老的 Linux 发型版,我之前只是简单有所了解,曾在虚拟机里安装过,但从来没有真正的以一个正式的系统的视角去体会它。因此,这次安装 Debian,当中遇到了很多麻烦,值得记录在此。
我发现过一段时间,我心里就会来这么一遭。一般这种情况,总是随着实际上的需求发生的。
这一次是妻子被单位选去参加演讲比赛,需要制作一个 PPT 或者视频,在演讲的时候在背后的大屏幕上播放着。甚至为了演讲效果,还要加一些背景音乐什么的。本来这个东西不需要我做,可她同事给完成的非常粗糙,那种风格简直不忍直视,于是最终还是要我给她操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