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我自身的一种心理问题,不管我小时候经历过怎样的事件,总之到今天,我对 OS 时长在实用与找刺激之间徘徊。要论实用,自然是 Windows,可以处理我工作中百分之百的问题,以及 30% 的娱乐(可以上 Steam 打 CS),不过缺点是 cmd 和 PowerShell 我都用不惯,WSL 也时长让我抓狂。至于 macOS,这些年用下来也是一言难尽,还是有各种不如意的地方。反而或许是正式用的少,我最怀念十多年前用 Linux 的时光,因此自己常备一台专用的笔记本电脑跑 Linux。
昨天看了《蜘蛛侠3: NO WAY HOME》,整体故事讲的其实比较完整,我想这应该算是荷兰弟这个系列的结束吧。简单记录一下想法。
NO WAY HOME
单说这部电影本身,元素挺多,从观感上挺过瘾的。电影保持了很好的平衡,不会元素过多让我感觉耽影响了剧情流畅。这方面负面例子是后几部《哈里波特》,还有《风云 2》,给我感觉与其说是电影,不如说是花费大一些的 Cosplay。蜘蛛侠虽说出场人物众多,但故事讲的有始有终,非常完整。故事承接上一部,给我感觉这个故事过的很快,两部电影隔了几年,但讲的故事似乎间隔没几个月,这一点在看完后有些微的不协调感。
昨天阅读 Dailyio 邮件的时候,看到赵赛坡讲到自己在网络服务器部署 TiddlyWiki 的经历。我接触 TiddlyWiki 也有十来年了,一直没有正式用过它。过去认为这种单文件类型的 wiki 玩具性质多过实用,结果赵赛坡硬是用它打造了自己的《iPad Pro 生产力指南》,证明了它的实用性。但现在我不像上学的时候,几乎时刻都呆在我的电脑旁边,而使用老旧的功能机,因此不能移动使用成为了一个痛点。TiddlyWiki 上有一些部署的方法,我都没有测试成功,或者成功了也弄的非常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