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今天在 Twitter 上看到了一篇阮一峰的推,心里颇受振动。特别是下面的一些人的回复,在我看来更是垃圾的不行。我回复了一句:“我在想,如果软件公司不讲武德,那我们也就别管版权法规了,直接回到用盗版的时代得了。”

下午,我看了一下网上关于这件事情的评论,在此梳理一下自己的想法。首先,不管 Figma 是出于何种原因做出了这个决定,也不管 Figma 制裁对我们的影响,单软件公司制裁我们的事实,就已经非常让人震惊了。当然,这种情况不是第一次,华为的旗舰手机到现在还不能用 5G 网络呢,但因为种种原因,我对此感受不深刻,现在发生了俄乌冲突,我对制裁这种行为更加敏感的多了。

论 What-aboutism

前几天在 Twitter 上看到了关于 what-aboutism 的说法,当时主要是讨论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制裁的事,有人指出网上有些人的论调是 what-aboutism。关于它的定义,可以参考维基百科上的页面

今天开始自我规训

今天,我尝试把 Office 文档的默认打开程序切换到 WPS Office,算是再次尝试使用 WPS Office(以下简称 WPS) 作为我的主力办公工具。

今天的 WPS 跟我最早接触计算机时已经是完全两套不同的系统了。当年的 WPS 是中文软件之光,求伯君也是无数学计算机青少年心目中的大神。但是一旦接受当今的文字处理系统的概念,就会发现,原始的 WPS 与今天的不同。我没有深入使用过原始的 WPS,小时候根本没有什么严肃的文书排版任务,等到开始严肃排版时,已经超过了 Windows 95 的时代了。不过凭我的回忆,我感觉原始 WPS 走的是 TeX、Markdown 的路子,文字以纯文本显示,格式控制靠在字里行间插入描述符来实现排版,然后还有打印预览,可以在屏幕上画出排版后的文档,想来也就是 Markdown Preview。当然这只是我比较模糊的记忆了。

RSS 摘要输出应该不是出路

前两天发现,少数派的 RSS 变成了摘要输出。在我的 Inoreader 网页端,看起来泾渭分明,下面的未读后面跟着满满的正文信息,上面的未读 这有一小截,然后后面的是空白。

电影《尚气与十环传奇》

昨天晚上,看完了《尚气与十环传奇》,谈一下感想。

这部电影在大陆被禁了,之前看过关雅荻的一个视频,讲他以为的为什么《尚气》不能在大陆引进。他的想法是电影开头两分钟,介绍文武的话有映射“黄祸”的意思,我有自己的看法,在后面谈一下。

我总体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是中等偏低的。说这句话时,我反思自己是否因为对它的期望过高而要求太严格,结论是并没有。我之前对尚气没啥了解,演员里面除了梁朝伟、元华,还有尚气的小姨之外,我都不怎么认识,因此谈不上对这部电影的期待,甚至可以说是零期待。因此,我想我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是我深思熟虑之后的想法。

我喜欢 Fedora 的理由(我不用 openSUSE 的理由)

上周日,思索再三,把笔记本电脑的系统换成了 Fedora。虽说上一篇文章中说了一个我的稍微有点变态的习惯,喜欢折腾稍微复杂一点的系统,因此我跳到了 openSUSE。当时我感觉 openSUSE 挺复杂,之前试过几次都没有把它搞顺畅,于是一直是心里的一根刺。经过几次虚拟机里的尝试,总算把之前遇到的大部分问题解决了,于是放到实体电脑上进行实践。实践了几个星期后,openSUSE 日常使用的问题基本已经解决,这时候感觉,我应该用一种日常更省心的系统,于是就换到了 Fedora。

Vultr 的新注册用户优惠

今天一早,收到 Linode 发来的电子邮件,通告其被 Akamai 收购的消息。简单浏览了一下,叙述了一下收购的一些事情,以及对收购之后服务保持不变的保证。收购已经完成,过分顾虑也不会改变什么,于是我也没多大在意。我想 Linode 这个规模和级别的服务商,应该不会被收购后让服务质量降低太多,甚至跑路的事情发生吧。

openSUSE

确实,今天绝对不鼓励 distro hoping。而像我这样以重装操作系统取乐的人,估计会被鄙视到死吧。不过对于 openSUSE 与我不对路这事,我实在有些不吐不快。

为什么安装呢?

或许是我自身的一种心理问题,不管我小时候经历过怎样的事件,总之到今天,我对 OS 时长在实用与找刺激之间徘徊。要论实用,自然是 Windows,可以处理我工作中百分之百的问题,以及 30% 的娱乐(可以上 Steam 打 CS),不过缺点是 cmd 和 PowerShell 我都用不惯,WSL 也时长让我抓狂。至于 macOS,这些年用下来也是一言难尽,还是有各种不如意的地方。反而或许是正式用的少,我最怀念十多年前用 Linux 的时光,因此自己常备一台专用的笔记本电脑跑 Linux。

蜘蛛侠三部曲

昨天看了《蜘蛛侠3: NO WAY HOME》,整体故事讲的其实比较完整,我想这应该算是荷兰弟这个系列的结束吧。简单记录一下想法。

NO WAY HOME

单说这部电影本身,元素挺多,从观感上挺过瘾的。电影保持了很好的平衡,不会元素过多让我感觉耽影响了剧情流畅。这方面负面例子是后几部《哈里波特》,还有《风云 2》,给我感觉与其说是电影,不如说是花费大一些的 Cosplay。蜘蛛侠虽说出场人物众多,但故事讲的有始有终,非常完整。故事承接上一部,给我感觉这个故事过的很快,两部电影隔了几年,但讲的故事似乎间隔没几个月,这一点在看完后有些微的不协调感。

对宝塔面板的尝试

昨天阅读 Dailyio 邮件的时候,看到赵赛坡讲到自己在网络服务器部署 TiddlyWiki 的经历。我接触 TiddlyWiki 也有十来年了,一直没有正式用过它。过去认为这种单文件类型的 wiki 玩具性质多过实用,结果赵赛坡硬是用它打造了自己的《iPad Pro 生产力指南》,证明了它的实用性。但现在我不像上学的时候,几乎时刻都呆在我的电脑旁边,而使用老旧的功能机,因此不能移动使用成为了一个痛点。TiddlyWiki 上有一些部署的方法,我都没有测试成功,或者成功了也弄的非常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