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 WordPress

今天下午,趁加班在办公室没事,终于想起了要写写博客。想了一刻钟的时间,终于决定要把 Hugo 系统换回 WordPress。

之前我其实就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是一直没有下定决心。当前网上的趋势是静态内容生成器逐渐替代动态生成工具,从 Hugo 换回 WordPress 似乎有点“开历史倒车”的感觉,我总觉得是自己哪个地方做的不大对,或者有哪个关节没有想明白,要不然为什么网上这么多人推荐的内容生成器我用着就这么不安稳呢?

X250 系统还原的坑

昨天把 ThinkPad X250 从闲鱼网上卖掉了,发货前要还原成出厂设置。我买这台电脑的原因是为了玩 FreeBSD,后来该玩 Linux,原本的 Windows 系统盘和系统还原分区在开箱的第一晚就被我清空了。

重新配置了 X1 Carbon

昨天重新配置了一下 ThinkPad X1 Carbon,用了 Windows 自身的恢复功能,把整个计算机恢复了出厂设置。然后重新安装了一些常用的软件,目前基本上是可以使用的状态了。

单兵作战装备

不知道受到了什么影响,我经常不自觉的思考,一套怎么样的装备能让我在任何场景都过的很自在?

年前的一个周日,我加班到近凌晨才到家,之后因为一点小事和妻子吵了一架,最终弄到大打出手。我不胜其烦,穿上外套、拿起背包摔门而去。到了楼下上了车,一点也不想在这附近多呆,开车就出门到了离家不远处的一条人很少的马路上。在路边停下车,就在里面呆着,什么都不干。一开始感觉还不是很特别,慢慢的车内的温度降了下来,就感觉身上开始冷。冷在物理学上虽然是分子运动速度的变慢,直至静止,但从感觉上可并没有静止的感觉。并不是说你冷了,你就不想动了,而是一种特殊的难受的感觉。并不会让你静静的死去,而在死前会让人遭受巨大的痛苦。当然,这也有可能是人类生理上的本能,让你觉的难受,好及时增加温度,如果没有这个机制,或许冷死会更让人舒服一点。

最好的夫妻关系?

前几天我在微信上看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做《最好的夫妻关系,是遇事不责备》。文章主旨是讲夫妻之间遇到了问题,不要一味责备,追究谁的责任,而是要互相包容。文章举了一些例子,我看了之后,感觉深得我心,于是在朋友圈里转发了这篇文章。

之所以对这篇文章有如此感触,是因为前几天我和妻子发生了剧烈的争吵,一度到了动手的程度。起因很小,是我一天加班回来很晚,妻子让我做一件家务,我很累,说休息一会儿就做,结果妻子喋喋不休,说上次说做一件家务就没做,现在不信我了。晚上孩子不睡觉,妻子自己一个人在家照顾,可能很累,让她的语气很不好,但我觉得这种话非常不体谅人,而且根本没有商讨的余地,让我很生气。之后争吵、动手。我感觉这篇文章就是为我们写的。

Signal v Noise 退出 Medium 有感

今天,在 Daring Fireball 上看到一篇文章,说 Signal v Noise 退出了 Medium。我刚开始看到 Signal v Noise 感觉有点眼熟,进去看看内容,原来说的是 DHH 啊。

DHH 全名 David Heinemeier Hansson,名字太长了,我一般叫他 DHH,这也是他自己的账号名称。DHH 最知名的就是他创立了 Ruby on Rails,他在博客圈子里也一样有名,原因是他当年介绍 Ruby on Rails 的时候,在 15 分钟内使用 Rails 写了一个简单的博客系统,是著名的 15 分钟内写一个博客系统。不过近年来我不大关注 Rails 圈子,对他了解不深,并不记得他在 Medium 上写博客。

Mena 离婚了,博客还写吗?

事情是这样的,晚上在看 Twitter,看到冯大辉分享了一篇他写的博客,我一看网址的开头是 mt,就好奇点进去看了看。文章本身没什么,只是这个博客是 Movable Type 架设的。我知道冯大辉过去是用 Movable Type 的,后来换成了 WordPress,我还不知道他还在继续用 Movable Type。看他有一篇文章,标题是《优雅不太容易模仿》,让我感到惊讶,看他的意思是想要重新拾用 Movable Type。

优库版《守望者》

《守望者》海报

晚上自己在家,一个人光吃饭感觉不爽,就到了书房打开电脑,因为想起了《守望者》这部电影,就想重新看一遍。

这部电影在我最喜爱的电影里可以排在第一梯队吧,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是 2009 年暑假回国的飞机上。当时电影刚上映,属于强推的电影之一。电影封面一看是超现实主义动作类,也符合我的口味,于是我就点进去看了。

下单了适马 35 1.4 Art

趁着还不到晚上 11 点,我从京东上下单了适马的 35 1.4 Art 镜头。这个头我是近一周才考虑购买的,原本想着要买一个 35 的头,不过当时没有考虑适马,想的是尼康原厂的。我之前在用索尼微单的时候,买过一个索蔡的 35 1.4,非常喜欢这个视角。后来换门尼康的时候和机身一并出掉了。买尼康 D850 后感觉花费挺大,当时先买了尼康 50 1.8G 标头,再买了腾龙的 24-70 二代,那时感觉自己要先收手,不然经济上支撑不住。现在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时期,于是经过了不短时间的思考与权衡,我今天终于下单了。其实买一个镜头没什么值得说的,写这篇文章是记录了这次买这款镜头背后的思考。

选择 Hugo 主题

直到现在我还不大能确定,我把用了几年的 WordPress 换成了 Hugo。

更换的原因是我对 WordPress 的未来不大确定。WordPress 现在推出了古腾堡,是一个新的编辑器。刚开始的时候我看着挺不错的,主要是界面很美观,因此也用它写过几篇文章。后来我发现,它与 Markdown 实际上是不兼容的,而且让我用 Ulysses 提交的一些 Markdown 格式的文章的排版发生了错误,后来我禁用了这个插件。但看 Automatic 弄这个挺欢的,而且说老的编辑器支持到某某年。虽然我想将来应该也是可以支持 Markdown 格式,但毕竟不让人确定。我担心将来我的博客会突然间失去了支持,因此也在找一个后路。